
最近看了好几本刘墉的书,简单犀利的语言,总是一针见血的表达生活里的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细致到极点,很多小小的生活琐事真的感同身受很多。这本书很多小故事连着,没有主次,读起来有点乱,但是依然不损故事里的细致。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故事:一对爬山父母,终于从山脚下艰辛的困苦爬到了半山腰,生下了儿子,然后陪着儿子长大,却一直希望儿子重新感受山脚到半山腰的艰辛,儿子果断的回答父母,为什么我有这样的优势条件,你们非要我放弃,重新来过呢?然后儿子在父母创造的条件下,先于很多人到了山顶。
是呀,现在的九零后都是六零后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特殊环境,然后悉心照顾下养大的,自然没了父母喜欢稳定的生活来着兴趣。以前那个吃大锅饭,集体主义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是一个多么遥远的故事,独生子女吃独食长大的,更多的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喜欢拘束,这些在规规矩矩的父母看来就是不安分。父母的安分就是随大流,该什么样的年纪干什么样的事情,从小该学习时好好学习,长大了该好好生活就好好生活,到了年纪还结婚生子就结婚生子,这些对于父母来说是多么平常却又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九零后就是在这样子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们已经没有任何条件的就享受的生活,为什么还要继续下去?
人生都是有追求的。每个年代,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为什么总是拿周遭人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来评判自己的人生?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人,他的人生目标就是吃饱穿暖,这是进步,一个人从小已经吃饱穿暖的人,他的人生目标难道还会是吃饱穿暖么?这明明已经不是追求。马斯洛的人生五种追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层层递进。现在的九零后,出生的环境就已经唾手可得人生的前四个追求,有什么理由不去实现自我需求?中华泱泱五千年的历史,如果父母都想儿女们经历感受下自己曾经闯过的苦难,难人生该是有多忙碌,五千年的进步,短短一个人生怎么够用。
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包容,学会放手,大概是刘老先生想通过这本书告诉我们的吧。
学会爱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读完这本书,你学会爱了吗?
爱——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也是一个很难写的话题,有很多种爱,每个人都在付出各种爱的同时,也在接受他人给予自己的爱。
如果问你,你知道什么是爱吗?很多人会不屑,这谁不知道啊!如果问你,你会爱吗?同样,也有很多人会说当然。大道理大家都懂,但往往又讲不清楚、说不明白。人内心天生有很多情感,譬如爱、恨、悲、欢等等,这些情感冰封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不声不响。当遇到幸福感动的事情时,会激发你内心深处的爱,当遇到不公时,会激起心中的恨,当亲人离去时,会让你悲,当大病初愈,你又会欢喜。
很多人喜欢鸡汤类的文章,用很直接的方式给你灌输各种思想,对,是这个道理;对,是这样的;对,这就是我内心想表达的等等。一开始,很受用,也会尝试按照鸡汤的指引去生活,但是,往往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就像花盆里的植物一样,需要定期灌输。渐渐的道理都懂了,再给你灌输这些鸡汤时,内心会排斥,我知道,不用讲了,而后是按部就班和以前一样过活。
但如果是自己经历了一些事情,大彻大悟,那就不一样了,他会伴随你很久,或者一直到你生老病死。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开悟,大抵就是这个意思。一些所见所闻所感受的东西,激发你内心的深处的潜能,才能持久。就像生长在户外的植物,自己扎了根,主动去汲取水分养分,不需要外力,干旱,一米深没有水了,我可以生根两米,两米也没了,可以五米,十米……
刘大人的这本【学会爱】,没有理论的告诉我们如何1、2、3的爱,他通过列举一个个小故事,去激发我们自己内心的情感认知。小故事比较客观,没有浮躁华丽的词汇描写渲染,只是简简单单的把故事讲清楚,其余留给读者自己开悟去吧。所以读起来,不枯燥,很有趣。容易引发思考,引起共鸣。
其中太多故事让我感动不已,很多道理我记不清,但是记得每一个小故事,遇到类似的情况,我知道如何去爱,这也许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价值吧!
读完这本书,你学会爱了吗?
推荐指数:
学会爱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我总羡慕美国人对家人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表达自己的爱,一句“I LOVE YOU”那么自然,又那么真诚。
而我们中国人表达爱却十分含蓄,心里明明惦记你嘴上从来不说,把好吃好用的留给你总说自己不爱吃用不惯,遇到危险担心你时,破口大骂甚至手打脚踢,也不会表达他是多么怕失去你。爸爸妈妈一般只选择打屁股。
做父母的,孩子永远长不大;做孩子的,父母永远唠唠叨叨。做父母的,努力陪在孩子身边;做孩子的,离父母越来越远。做父母的,不想给孩子任何负担;做孩子的,麻烦父母已成习惯。
在我大学时,时逢期末考试月,家中父亲病重,住院近一个月也没让我知晓,当我接到妈妈的病危电话时,我知道父亲没多少时间了。27个小时到家后,所有的亲人都在了,却唯独我这个做儿子的刚刚回去,而此时父亲已经不认识儿子了。
父亲去世的这些年,我一直都有遗憾,悔自己没有给家里多打几个电话,悔自己没在父亲清醒时说句我爱你,悔父亲那么爱我,我却很少有爱过父亲,以前父亲和我报喜不报忧,现在我和母亲报喜不报忧。
年龄越大越能体会父母的爱,也渐渐理解曾经一些父母让我生气的行为。母爱,父爱,我一辈子也读不透,或者我为人父母时,能懂得多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