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爱弥儿(精典教育) 读书笔记(3)篇

爱弥儿(精典教育)
作者:卢梭
本书共分为5卷,每一卷的儿童年龄都各不相同,并根据儿童的年龄总结出了相应的教育原则和内容。第一卷,卢梭以小于两岁的婴儿为教育对象,告诉父母怎么进行恰当的体育教育第二卷,卢梭以2-12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建议父母重点对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卢梭以12-15岁的青少年为教育对象,可以进行相应的智育教育第四卷,卢梭以15-20岁的青年为教育对象,此年龄段的孩子开始逐渐接触社会,德育教育是最为关键的教育第五卷,卢梭重点论述对女孩的教育,他以10岁为分界点,分别论述10岁前和10岁后的女孩应该如何教育。
爱弥儿(精典教育) 读书笔记 第(1)篇

不知道怎么去写这类书的书评,就把自己在看书过程中的小记录写出来吧

作者主观意识很强,在文中很多地方的观点都带有个人色彩,也有很多地方不可取。

很主张自然教育,提倡家庭教育

卢梭创造出爱弥儿,柏拉图创造出理想国,这两本书让我觉得论述教育都是在以案例来阐述教育理念,包括一些有关教育的论文,杂志等,也许从具体事例分析更具有说服力吧。

要让孩子通过亲身实践来了解事物,发展感官

童年对孩子是十分重要的,要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发展,而不是把他们培养成同一个样子。

自然教育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判断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什么只是他们的欲望。根据真正需要的来给予帮助。

教育者要保证自己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为避免孩子撒谎不履行承诺,在做出承诺要求时就要谨慎,要以身作则

不要轻易判断一个孩子是好是坏,这是对孩子起码的尊重

很多时候,儿童对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并不能完全理解,他的大脑像一面镜子。

语言:12.15岁之前的儿童不能真正掌握两门以上的语言,这里的语言是指包括含义在内的语言文化。

让学生愿意学习,重点是培养他们想要学习的欲望!

锻炼孩子的体力是培养其智力的前提。要想让他变得聪慧,首先得让他变得强壮。

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判断,这样才能发展他们的理解力。

重视自身实践,让学生在自己亲身实践中探索事物。

起初,孩子们只是身体比较好动,而渐渐地,这种身体的好动会把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出来,而成人要做的就是引导这种好奇心,把它变成这个年龄段孩子对知识的渴望。

无论是对地理的学习还是物理的学习,都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先实践,再从制作地图或者一些小物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探索出万事万物的定理。动手,主动发现,而不是传授规律。

15岁之后用感情来完善理性

当孩子对不适宜让他们知道的东西表现出很强的好奇心的时候,如果打算告诉他,语言一定要简单明了,表情要平和淡定,千万不要让他们解读出神秘的意味。

关于女孩子和男孩子的区别,作者带有很大的偏见,认为女孩子就该温顺等,很不同意,不过可取之处也很多,大体上也是表示要遵循自然教育,让孩子实践。

爱弥儿(精典教育) 读书笔记 第(2)篇

卢梭把教育的方式分为3种:来自自然的教育、来自人的教育和来自事物的教育。他认为人天生就有感知事物的能力,好的教育应该是借助自然规律,顺应人的天性来进行,他有一个观点:“教育是一种习惯,只有与天性相符合的习惯才是“自然””。

卢梭关注孩子的体力,注重成人的判断力,关注孩子身体的成长和兴趣的发展,至于道德,人性,修养则在他们具备了一定认知能力后再让他们接触,任何道理或知识绝不直接告知他,而是在他需要的时候,引导他自己去发现,人想要什么就会主动学习什么,有目的的学习,效率往往是超高的。

卢梭对于男孩子的教育确实是很不错的,爱弥儿是一个自爱,善良,真诚,正直,有能力的人!但他对女人的观点:“女人天生就处于从属地位,所以必须让她们学会服从和温顺”,有明显的男权主义倾向。这种对女孩子的教育观点我很不认同,女人和男人本是对等的存在。

爱弥儿(精典教育) 读书笔记 第(3)篇

这本儿童教育经典书籍里,有许多闪光的见解。收起你的絮叨和说教,保持淳朴,谨言慎行。自爱才能学会爱人。让孩子自己去摸索体验,不要好为人师。多亲近自然和村庄,身体的锻炼和头脑的提升并重。女孩子得温顺和机敏,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以柔克刚。包括最后爱弥儿步入婚姻,卢梭对他们所说的对待对方永远要对待情人一样,尊重对方,控制对方前控制住自己。等等。这些我都很认可,不过卢梭谈的是男孩子爱弥儿,对女孩子有不少偏见,不苟同。也许卢梭想要培养出的人更多也是理想的自己吧。现实中卢梭是把自己的小孩被迫送进去孤儿院。而这培养起来的理想幸福的爱弥儿得有一个多么理想幸福完美的父母。这看似是儿童教育,对于成年人也很受启发,我们更像是不完美小孩。喜欢书中的一句话:正因为我们自身的弱点,我们才能体会幸福的存在。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