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读书笔记(3)篇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作者:约翰·赫斯特 席玉苹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热销欧美,中文繁体版2010年4月出版,即跃居台湾诚品连锁书店、金石堂连锁书店、博客来网络书店畅销榜Top10超过半年。澳大利亚知名历史学家约翰·赫斯特在《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新版)》中的一场引人入胜的探索,为我们梳理出欧洲文明所以能改变全世界的各种特质。作者从三大元素: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教义以及日耳曼战士文化开篇,描述了这三大元素如何彼此强化,又相互对立,最终形塑为欧洲文明的内核;继而在诸多世纪以来催生帝国与城邦,激发征服与十字军东侵,造就出许多性格截然分明的人物──如仁慈的皇帝、好斗的教皇、侠义的骑士,乃至世上第一批享受繁荣和启蒙果实的公民。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读书笔记 第(1)篇

澳洲人写的欧洲史,脉络很清晰,而且符合记忆规律,重要的知识点用图表形式反复强调。我觉得小学四年级以上可以作为课外读物来用。本书最后两页作者用中华文明和欧洲文明作了对比,其实这也是我读本书的思考点。也许作者认为以希腊文明为发源的欧洲文明需要找一个同样璀璨的文明作为参照物吧。不得不承认,工业革命后,欧洲文化成了世界主流价值观。是什么造成了中华文明跑输了这一程呢,难道输赢仅仅在这一程还是早有铺垫?又或者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这也是正常的此起彼伏?欧洲文明之幸在于它从未被残酷割裂,政权的更迭并不影响文明的传承。罗马帝国曾经遭到三次大规模侵略:第一次的侵略者是日耳曼蛮族,继而是穆斯林(指伊斯兰教徒),再来是北欧人,或称维京人。所幸这三次侵略对文化并未割裂,反而有机融合了,这或许是世界文明的幸事。让我很惊讶的是罗马帝国时代皇权的更替已经有不是世袭的先例,而日耳曼作为蛮族,在入侵罗马帝国前权利也不是世袭。反观中华文明,秦始皇统一中国确实带来了稳定和繁荣。可是焚书坑儒一节还是对文化和思想造成严重摧残。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中国历史上两次大规模异族入侵,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元朝的文人应该是最落魄的吧,一个先进的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文明社会一下子倒退回奴隶社会思维的统治阶级手里。   是什么造成了东方文明对权力的绝对崇拜,而使本该多姿多彩的思想没落了呢?集权,意味着思想统一,统治的稳定,但是不利于文明的传承和进步。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读书笔记 第(2)篇

这必须要给五星的。

因为极简,所以浓缩的都是抽丝剥茧后最核心的点。有故事,有知识,既读了故事,又学了知识。阅读体验十分畅快,始终有种不忍读完的牵挂(可能主要是因为真的很短,花不了多少时间就看完了,我看的慢,是因为每一章都看了两到三遍)。

第一次看欧洲史,通过作者的描述和关联,我觉得欧洲的历史也很有趣,以前只喜欢看中国的历史,各朝各代,如数家珍,很珍惜,津津有味的像吃大餐。欧洲国家林立,每个国家的历史却有同宗同源的点,而本书就提供了一条有迹可循的线,可以让我们大概的一窥欧洲的历史深处的人事纷纭。

还会刷下一遍,同时期待下一本。

关键词:欧洲、希腊、罗马、日耳曼蛮族、基督教、伊斯兰教、语言演变、国家演变、骑士、文明、传承、第一。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读书笔记 第(3)篇

感慨,要说欧洲史和中国史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君权了。欧洲国家的君权简直弱到不堪入目,而权力也是守衡的,上面的权力小了,下面的权力就大了。君主的权利小了,其他人的权利就大了,贵族阶层、商人阶层的活跃和生机是古代中国没有的,也是极为珍贵的。缺乏一个大一统帝国的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互相之间依靠经济、战争、基督文化来沟通和竞争。而国王对外需要争战,需要军队和财力,对内需要制衡地方贵族,因此更多地依赖商业的税收,依赖中下阶层的支持。这样,封建社会的君主成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保护人,不同的封建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式也不同,可以互见优劣,思想的交流碰撞难以管制,在君主们不知不觉间汇聚成了冲击旧世界的思潮。对于新时代而言,还有比欧洲更合适的地方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