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书笔记及摘抄(3)篇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
作者:龙应台
作为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龙应台的文章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她的文字也可以有万丈深情。这本书里的龙应台是一个母亲,与生命的本质和起点素面相对,作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热爱。面对初生至童年、少年时期的两个孩子(华飞、华安),从出生,到开始说话、识字、逐渐认识这个世界,书中有忍俊不禁的童真,有无法抑制的爱怜,也有母子的无奈和迷惑。它不是对传统母职的歌颂,它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只有真正懂得爱的作家才写得出这样的生活散文。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1)篇

借此宝地

                                说三道四(二)

        现在的你,正是鸡飞狗跳的年纪,可你太过乖巧,用你自己的话说,你是宅男。写写作业,玩玩手机,看看柯南,读读《傅雷家书》、《天朝的奔溃》。这,本没有什么不好。曾经带你去书店,一摞一摞的挑书,每次几百上千的花钱买书,我花的开心快乐,你看的如痴如醉。读书就跟吃饭差不多,不会因一顿丰盛的饭菜,有鱼有肉,五谷杂粮,果蔬青菜样样俱全,就瞬间长成七尺男儿。读书也一样,不知道那本书会让你瞬间成长,但所有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绊倒你的沟沟坎坎,都会深入你的骨髓,在举手投足间彰显你的涵养。如今一个《王者荣耀》就让你一发不可收拾,吃饭时玩,上厕所玩。写作业间隙玩,说游戏也是一种学习,说小升初题都涉及游戏了。说劳逸结合云云。这都没有错,怕就怕你沉迷其中不能自拔。这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正真的自由,什么事都得有个度。即便是你想活成人渣,也得有人渣的忍耐。得准备好千人唾弃万人骂,也得练就好忍冻挨饿的肌体。点头哈腰鞠躬磕头乞求施舍。人   向来是生容易,生活不容易。前前后后多多少少我也唠叨你,你保证说你以后不玩游戏了,并且卸载了《王者荣耀》。为娘为你鼓掌为你加油。人生何处不是游戏,学习就是你打游戏时一级一级升级的过程。读书就是你打游戏时的装备。只要你能拿出打游戏的魄力,一级一级稳扎稳打,一点一滴积攒装备,定能披荆斩棘,所向披靡。

      我们都知道孩子是妈妈生的,孩子就是妈妈身上掉下来的肉。老外遇到危险喊上帝,而我们不论是踩到狗屎还是捡到钱都会喊一声我的妈呀!妈生妈养,直到有一天,某个女人把你从妈妈身边抢走。你目光所及全是她,恋爱了,动心忍性,徐徐图之。恋爱使人成长、成熟。有人说好女人就是一所好学校,从言谈举止,德智美劳,个个方面塑造你。我不知道自己是啥样的女人,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让你的外貌太过无颜。果子成熟之前,如果不精心呵护,施肥,浇水,杀虫,或许会长的不成样子,歪瓜裂枣。跟车祸现场一般不忍目睹的大有人在。不管将来的媳妇是什么样子的人,至少她在你身上不用太费劲。从这一点上说她也算是既得利益者。你与她一见倾心,再见倾其一生。尽管我一再强调,恋爱和婚姻是两回事。恋爱时眼睛雪亮,却永远看到的都是阳光灿烂。结婚后虽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看到的总有阴雨连绵。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庭,甚至是两个社会关系的总和。各种关系错综复杂,丝丝绕绕牵绊。平衡各种关系成为你又一大必修课。不管恋爱多少次,失恋多少回。恋爱、结婚、生子都是逃脱不了的程序。你与她牵起彼此的手,余生风雨无阻一起走。有了自己的婚姻家庭。从此,你和为娘我就有了彼此,咱们曾经的家成了妈妈家,成了婆婆家,成了奶奶家。为娘我会难过、会落寞、会盼望你们每一次回家的日子。买好你们爱吃的东西,虽然我做饭不一定合你媳妇胃口,依旧死心不改,做好饭菜,无尽等待。

        冯唐认为对于男性来说,姑娘是个入口,世界是颗倒长的树。这句话可以理解的很黄很暴力,也可以参悟出禅机。姑娘是入口没错,关键是有没有出口。当你深陷感情漩涡里,发现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时;当你因为一份工作干的不舒心,没办法展现你的能力时,你是否有勇气有魄力跳脱出来,而不是委曲求全,为父母、为孩子、或者为其它什么,任人摆布,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今天你所有的努力,都是给明天做多项选择题的自己多了一个选项。选项越多机会越多,而不是像一枚硬币,除了正面,就只剩背面了。退一步说,即便不能横刀立马,至少除了骂街竖中指外,你还可以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排解困扰。如果你有幸跟一位姑娘熬到了金婚,我想这姑娘就跟张晓风说的那样:会烧五万四千多顿饭。她把厨房用火供成了庙宇,她自己是祭司,比任何僧侣都虔诚,一日三举,寒暑不断,那里面一定有些什么执着,一定有些什么令人落泪的温柔。而那时为娘我一定在天堂倍感宽慰。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

一部写两个孩子成长点滴故事的书:印象特别深刻和也值得我们反思的点滴:n记得华华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就说不再接送孩子让他自己放学回家,但永远放心不下的妈妈每次在放学的时候偷偷跟在儿子后面看着孩子是否在十字路口朝着家的方向前进,是否在过马路边上先左看看右看看确保安全之后才过马路,看孩子是否在路上偷偷玩而不准时回家。最后在觉得可以真正的放心之后,就随孩子去吧。虽然在这过程中,孩子有几次都超过正常回家三四倍的时间才到家,让在家里的妈妈焦急万分,一个路口一个路口的跟,一个朋友一个朋友的问,确定孩子是按正常路线走没被拐走或者出意外才安心接纳孩子回家淡定的表情。妈妈的及时放手和相当的信任,让孩子有自己的安全规则与意识,有不被妈妈限制的自由放学时光。还记得妈妈每天晚上为两个孩子讲《西游记》、《水浒传》的故事,在讲完故事孩子应该睡觉的时候,亲亲两儿子睡觉,孩子却在妈妈关灯之后“躲猫猫”,开灯整出动静让妈妈一次次过来安抚睡觉,直到妈妈越气极败坏,儿子越有成就感的结果才愿意睡去。妈妈的爱让孩子没有任何压力和负担,孩子也在挑战妈妈底线的范围内作到适可而止,这种相处方式让长大了的孩子都还能清晰的记得妈妈深深的爱。妈妈努力去做自己的事情,孩子自由的成长,细水长流的爱,温馨的氛围,孩子就算犯错了,妈妈没有用吼的方式去吵孩子,而是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去对待他们:给晚回家的儿子表达自己的情绪:“你回家晚了妈妈会担心甚至害怕你知道吗”;孩子“偷东西”被 超市老板叫去的第一反应是:蹲下来,把孩子拥在怀里说:“你别害怕,我们不找警察,我只需要先真实的知道你们作了什么?”n孩子你慢慢来,但是快快的放手也是多么有必要的!nn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

妈妈站到孩子的视角,去走进他们的世界。能够感受到,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从小就有自己可爱的认识,也有惊人的学习天分和理解力。孩子有善解人意的温馨,也会有因为爱被分割而妒忌烦恼,如何走进他们的世界并予以沟通和关注,是每个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喜欢妈妈对孩子的每一次好奇给出他们能理解的回答,喜欢文中那种谐音字,一下子就能想象出孩子的奶声奶气。

文中好多场景画面能够想象并会心一笑,不过有些情愫相信等若干年后,开始为人父母,应该能有不一样的体会。

PS:错别字好多

  • 孩子,你慢慢来。长长的路,慢慢的走
  • 孩子将我带回人类的原始起点。漠漠穹苍和莽莽大地之间,我正在亲身参与那石破天惊的“创世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