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豆瓣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9338955/
刘慈欣因《三体》火的时代,首先看了这部短篇小说集《时间移民》,第一次看科幻小说,一次新的体验,当然,是一次不错的体验。
首先,作为短篇小说集,书里面的任何一个小说经编剧编辑后都有可能拍成电影,这是我越看书越肯定的事情,期待着吧,终有那么一天的。我喜欢在屏幕上看见浩瀚的宇宙,无垠的大海,给人一种胸怀和畅快,类似星际那种,静谧而伟大。但作为电影也有它的缺陷,比如更多的细节无法展示,时间的流逝,环境的变迁,宇宙的变幻等等,只要尽力还原,这种不同形式表现下的差异也都可以接受。
其次,书中很多地方展现了一种普通人无法理解的精神境界,当然,我也不能理解。为了自己崇高的追求,放弃一切,甚至于牺牲自己的生命。比如丁仪他们各个领域的“专家”,为了所谓的“奥秘”、“真理”,得到之后只有10分钟的生存时间也甘愿牺牲,即使爱人以死相逼。比如冯帆(是这个名字吧?),为了登山,“背叛”同伴、恋人,只因为还有山在等待他,为了更多的山能有什么可以“背叛”的他说过他全部会背叛。因为太伟大了,以至于我们不能理解,如果没有了我爱的、爱我的,那么一切还有什么意义。能享受天伦之乐,所谓的“奥秘”就让他永远朦胧而美好吧。或许是境界和追求还不一样,我努力。
最后,说一下自己对于天文和物理的无力。物理那是没戏了,让我做更难的事情我都不会选择去学习,去涉猎,恐惧也有,讨厌也是。对于天文,完全是一个小白,连天上的星座都找不出来,小学课本里总是说的“北斗七星”我都不能辨认【捂脸】。以后可以学习一下最基本的常识,也是满足了好奇心。
发现自己的无知和不足也是读书的好处,继续吧,皮皮虾!《三体》不可错过哦。
时间移民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小时候其实挺喜欢科幻小说的,看凡尔纳科幻系列,看完之后觉得也没那么震惊,大概是因为很多事情在后来已经成为现实,于是没有那么多惊喜,之后没有找到合适的科幻小说,图书馆随便找来的大概一本初高中生科幻题材作文合集胡编乱造让我彻底倒了胃口,从此十几年再没看过。直到前几年,有几个朋友不约而同力荐《三体》,从此知道了刘慈欣,又重新点燃了对科幻小说的热爱。[呲牙]好作家真的太重要了[呲牙]本书是短篇合集,每个故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各个角度描绘过去、现在、未来人类的境况,其中印象最深的还是《镜子》,科技的极度发达并不见得可以让人类生活的更好,水至清则无鱼。《吞食者》和《微纪元》似乎都反映着作者觉得进化应当是个体变得越来越小,消耗资源少,这样才有生存优势,可现在大家的择偶目标好像都是反的啊[呲牙]讲真,以后人类会变到平均身高2米么?
时间移民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与《三体》长篇史诗般的述事相比,这一中短篇的故事集,就像长河中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时间的尽头,宇宙的奇点,文明的进化,人类的归程……宇宙的目的?人生的目的?如同哲学家的思索,上穷碧落下黄泉,以文学的美作答。生命就像一堆无用的热情,虚无缥缈,却以永恒的热情在冷寂的天宇中书写着大大的“人”字。一切的一切,似乎没有答案,然而正因为“无”才成就了大“有”。这是一个弥足珍贵,丰富多彩的世界,生命本身就敬畏,就是一切存在的意义。
读书那会看《时间简史》《上帝掷骰子》《黑洞》等科普书籍。最近读完大刘的《三体》到这本《时间移民》,让折服于大刘合理的科幻之中。作为一个喜欢文学的理工男,能读到这样的好书,可谓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