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读书笔记 读后感(3)篇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
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
丹尼尔·卡尼曼、赵汀阳、姜奇平、叶檀、胡泳、涂子沛、罗振宇、秦朔、刘建位盛赞推荐,“这本书应该出现在每一个有思想的人的书架上!”畅销书《黑天鹅》作者、当代最杰出思想家塔勒布将《反脆弱》一书视为毕生杰作,继“黑天鹅”之后,塔勒布大胆提出并定义了“反脆弱”一词,正在掀起一场社会思想的重大革命,他主张:脆弱的反义词不是坚强,而是“反脆弱”。既然黑天鹅事件无法避免,那就想办法从中获取最大利益!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1)篇

五星推荐!这是一本伟大的著作。可以安排在作者的《黑天鹅》后阅读,它为不可预见的黑天鹅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应对方案。

尽管作者同凯文.凯利KK是两个背景完全不同的时代大牛,但是他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却有着惊人的类似。前者从交易开始洞悉世界,后者从生物到科技。有兴趣可以读读KK近三十年前的《失控》。其总结的大自然从无到有的九律例如每当使用一个想法、一种语言或者一项技能时,都在强化它、巩固它并使其更具被重用的可能,既所谓的正反馈在《新约》中表述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更多”等内容在本书中又做了更为广阔和深度地阐述。

本书从人类还没有一个词能够用来形容脆弱性的对立面既反脆弱性(antifragile)开始,反脆弱性超越了复原力或强韧性。复原力能让事物抵抗冲击,保持原状;反脆弱性则让事物变得更好。生物的奥秘就在于这种反脆弱性。而非生物体,在压力下往往会衰竭或者折损。看看细菌对于抗生素的耐药性现象,越是努力杀灭,幸存的细菌就越顽强。反脆弱性可以视为生物体与非生物体之间的界限。还可以将这个区别推而广之,用于区别非复杂系统和复杂系统。

反脆弱性存在多个层级和层次,对一个是脆弱性的东西,但对其他而言则会提高反脆弱性。在一个系统中,为了其他单元或者整体的利益,往往有必要牺牲某些脆弱的单元。例如每个新创企业都是脆弱的,但这推动了整个经济反脆弱性的提高,是个人创业者的脆弱性和他们必要的高失败率成就了生生不息的创业精神。又例如单个餐馆往往是脆弱的,相互竞争,但正因为如此,当地的餐馆集群才具备了反脆弱性。进化是层级在反脆弱性实现的最好范例,“有利于后者的必然有害于前者”。错误,谢谢你!

现代社会不喜欢危机,实际上在缺乏危机的情况下,隐藏的风险会逐步积累,这提高了遭受罕见恶性事件打击的风险。“现代化的定义是:人类大规模地治理环境,系统性平整世界的凹凸不平,以及控制波动和排除压力。”现代化就是系统地将人类从充满随机性的生态环境中驱逐出去,包括物理的、社会的,甚至认识论的生态环境。现代化是普罗克拉斯提斯之床,会逐渐自食其果。

“现代化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却把人类从从容镇静的那类人变成神经过敏的人”。“在商业和经济决策中,对数据的依赖导致了严重的副作用。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数据空前丰富,你在数据中陷得越深,错误数据的比例就越高。我们很少讨论数据的一个属性,即大量数据实际上是有害的,即使是中等数量的数据也是有害的”。当你使用和利用噪声和随机性,但噪声和随机性也可以使用和利用你。

黑天鹅事件无法预测而且后果严重,而在所谓的灰犀牛事件如果是可以预测的,那么后果就并不严重。但是本着预测的渴望,我们不断地超越自己、超前发展,由此创造出的事物却越来越超出我们的理解与掌控。人们反感小的损失,但对非常严重的“黑天鹅”风险(他们往往会低估)却毫无反应,因为他们往往会为小的可能的损失投保,但却忽略了大的罕见的损失。

“美国的资产很简单,就是在冒险和运用可选择性方面,这是一种卓越的能力,即参与到合理的试错活动中,失败了也不觉得耻辱,而是重新来过,再次失败,再次重来。而现代日本则恰好相反,失败给人带来耻辱,导致人们想方设法地隐藏风险,不管是金融风险还是核电风险;创造很小的收益,却要坐在火药桶上,这种态度与他们尊敬失败英雄的传统,以及虽败犹荣的观念,形成了奇怪的对比”。

反脆弱性等于获得的比失去的更多,等于有利因素比不利因素更多,即等于(有利的)不对称性,也等于偏好波动性。如果决策正确所得到的利益大于决策错误所受到的伤害,那么从长远来看,你就将从波动性中受益(反之亦然)。类似期权,当你正确时,你会获得更大的收益,但损失是有限已知的,这使你不必每次都正确。一个人如果能明智地运用选择权,则会更加强韧。自由就是终极选择权。选择权的一个属性是:不关心平均结果,而只关心有利因素(因为不利因素并不会超过某一界限)。

选择权=不对称性+理性

后500页的内容,本人并不完全认同作者的观点。但是依然要认真学习,依然被震撼!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

断断续续 跌跌撞撞花了14个小时读完了塔勒布的《反脆弱》,想来也是一本有价值的书,那就写个短评吧。全书稍有些晦涩,也许是翻译的原因,但有些观点也不无道理,甚至颠覆原有的认知。作者把世界分为三元结构:脆弱类、强韧类以及反脆弱类。脆弱就是那些厌恶波动、变化以及不确定的事物,它的反面可不是强韧,而是反脆弱,也就是从波动、变化与不确定中收益,作者用了大量的生活例子来证明,这些例子值得反复玩味。当然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以下几方面:n1、他用了一些非常哲学的方式去阐述那些亘古不变的真理。比如时间的本质与价值。他说,只有经过提炼的想法,那些经过长久的时间积淀仍留在我们脑中的想法才是可以接受的,它们也大多来自于现实的想法。也只有时间颠扑不破的东西,才是属于我们永远需要的东西。从这种角度来讲,人们了解的很多东西其实都不值得去了解。2、作者本身也有着超越常人的努力。他从13岁左右开始就养成了记录阅读时间的习惯,一周差不多会阅读30~60个小时,这个习惯保持了很长时间。包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契诃夫、波舒哀主教、司汤达、但丁、普鲁斯特、博尔赫斯、卡尔维诺、塞林、舒尔茨、茨威格、亨利·米勒、马克思·布洛德、卡夫卡、超现实主义作家尤涅斯库、福克纳、马尔罗(还有其他野外冒险家,如康拉德和梅尔维尔;还有黑格尔、叔本华、尼采、马克思、雅斯贝尔斯、胡塞尔、列维–斯特劳斯、列维纳斯、肖勒姆、便雅悯,以及类似的哲学家的作品。一位学生想让他推荐书籍,他说:尽量不要读过去20年里出版的书,除了不是写过去50年内历史的历史书。”于是这位学生形成了一种阅读亚当·斯密、马克思和哈耶克等人原著的习惯,因为他相信这些书籍即使到他80岁的时候也会时常引用。3、他一直保持着对人生的思考与实践。他曾经花几年的时间把自己锁在阁楼上,试图把他内心深处的想法表达出来,构建所谓的“隐性的非线性”及其影响。如果说真正的财富是高枕无忧、问心无愧、相互感恩、远离嫉妒、胃口良好、肌肉强健、精力充沛、经常开怀大笑、从不独自用餐、无须健康课程、适当的体力劳动(或有些爱好)、良好的排便、不用开会、偶尔来点儿惊喜,那么这些主要是靠做减法做到的。现代格言中他唯一遵循的就是乔治·桑塔耶拿所说的:人只有在以不折不扣的诚意评判世界、评判他人的时候……才能获得切切实实的自由……这不只是一个目的,而是一项义务。但其实这个世界不希望我们了解它,它的魅力就来自于我们无法真正了解它,在这样的世界中生活,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n玻璃杯是死的东西,活的东西才喜欢波动性。验证你是否活着的最好方式,就是查验你是否喜欢变化。请记住,如果不觉得饥饿,山珍野味也会味同嚼蜡;如果没有辛勤付出,得到的结果将毫无意义;同样的,没有经历过伤痛,便不懂得欢乐;没有经历过磨难,信念就不会坚固;被剥夺了个人风险,合乎道德的生活自然也没有意义。后记:历史总是那么惊人的相似,坐在图书馆的一楼角落(几年前的一段时光我也一直呆在这里),每个阶段的状态与思考的东西都不一样,我知道只要生活在继续就一定会有烦恼,相信很多还没想明白的事情随着时间的积累与佐证可能慢慢会有答案。一颗追逐自由的心总是那么的清澈与热烈,希望有一天它能穿透层层迷雾,迎来另一个全新自我。2019.2.6 大年初二n

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

压力和随机性在生活中大有裨益,但人似乎本能的逃避不确定事件,追求所谓的稳定。这种常人以为的稳定恰恰很不稳定,浮而不沉的状态才是最稳定的。反脆弱就是用杠铃思维(Barbell Strategy),抓住可选择性(Optionality),形成有利的不对称,使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即有利因素比不利因素更多。optionality 指我们面对复杂系统时,不参照时间,经验,权威和概率,只看决策后的回报,不利影响是否不可承受,积极影响是否特别重要。回报,即你发生了什么(从中受益或受害)永远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事情本身。哲学家谈论逻辑上的真与假。真正过日子的人谈论报酬、威胁和后果(风险和回报),也就是脆弱性和反脆弱性。最后提一嘴塔勒布非常推崇的斯多葛哲学。斯多葛(Stoic) 。 学派名得自 Stoa Poikile ,指雅典中心广场北侧的绘画长廊,创始人芝诺经常在这里给门人讲课。斯多葛学派研究如何应对命运无常,即未来的不确定性。斯多葛哲学有趣的地方,在于强调尊严和个人的美感,而这是我们基因中的一部分。不要将你的命运怪罪于任何人,即使他们确实是罪魁祸首也一样。命运女神唯一不能控制的东西,是你的行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