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这么慢,那么美读书笔记(3)篇

这么慢,那么美
作者:罗敷
一个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MM分享幸福指数NO.1的生活本质,用毕淑敏式的细腻、三毛式的浪漫讲述理想国的生活。生活断舍离,如果不能慢下来体会生活,又何必拼命活着。慢悠悠却有效率,简约而不简单,闲适又不空虚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许多人将全球幸福指数第一归结于北欧制度、福利、资源等因素,但真的仅仅是这样吗?幸福是什么?物质很重要,但仅仅是“够用”就可以了。北欧人的幸福感,更多来源于简约、自然、宁静的心态,以及家庭的温暖、个人努力,而这是我们可以学会,可以身体力行的,也是我们自古传统一直倡导的。幸福是一种选择,我们不必去远方适应别人的生活,不必为了他人的价值观而将自己累得喘不过气,跟着罗敷,一个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MM,体会那些真正能获得幸福的自信心态、简约的生活方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和温馨治愈的家庭观念。
这么慢,那么美读书笔记 第(1)篇

        唯美的书名、唯美的封面、唯美的作者名字,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感觉,不觉想象着:作者或许是一个十分热爱生活的文艺女孩吧!想象着书中所写或许是作者的一些游记和生活所感吧!想象着,一个温暖的午后,手捧此书,一杯咖啡,一段闲适惬意的时光……

        带着想象,把此书加入书架,看过简介“一个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MM分享幸福指数N0.1的生活本质,用毕淑敏式的细腻、三毛式的浪漫讲述理想国的生活。生活断舍离,如果不能慢下来体会生活,又何必拼命活着……体会那些真正能获得幸福的自信心态、简约的生活方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和温馨治愈的家庭观念。” ,觉得此书应该值得一读。再看过目录“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根植于内心的修养、为人着想的善良、可持续的花钱习惯、无需提醒的自觉和恰到好处的节俭”,更添立刻读之的冲动。

        带着美好的想象,带着满满的期望,渐渐走进此书,随着作者走进了瑞典,走进了这个被全球公认的“典型福利国家”。

        初读此书,也会随着作者,爱上瑞典,爱上瑞典的公共福利制度,也会情生羡慕,羡慕作者描述出的这个国家的高福利、高税收、重教育等方面,羡慕作者传达出的瑞典人民那种原则性、自律性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等等……

        但是,整本书读下来,却又有些不真实的感觉,感觉作者描述出的瑞典过于完美了,以至于有些乌托邦的感觉。

        也许,在作者眼中,瑞典真的就这么完美吧!也许,在作者眼中,瑞典也不是这么的十全十美,只是作者只想把这个国度美好的一面传达给我们吧!

        熟话说得好,金无足赤,我想作者可能是更多的想把这个国度美好的一面传达给我们吧!

        实际上,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复兴时期的北欧模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既有推动社会进步的一面,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缺陷也日渐明显。

        瑞典政府对收入最高阶层的征税率达到84%,以致很多人抽走资本侨居国外。高税收增加了企业成本,降低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导致一些大企业迁至国外、资本向国外转移、人才流失等现象。

        作者喜欢的瑞典的“慢”,实际上,慢也是有弊端的,比如效率不高,经济缺少活力等等,这些现在已经成为了当今北欧国家发展中面临的很大问题。 在国家层面,北欧模式的高福利导致国家不堪重负,在经济增长减速以后,有的北欧国家已陷入窘境,不堪重负,这些国家已经开始减少向失业人员发放福利金,下调所得税税率等。这些改革措施的出台不难北欧国家正逐步放开对经济的控制,并渐渐远离以高税收高福利为特征的社会制度,使得北欧模式的基本政策也正在调整中……

        正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此书,我并不算喜欢,就好比食物味道恰巧不合胃口一样,但我觉得每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灵魂,有时是倾诉,有时是思考,有时是启发,有时是解答...任何一本书,拿起它,读下去,哪怕只喜欢其中些许,阅读的过程也是美好的。

          愿,阅读,为你,为我,为我们的生活更添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态度,一种生活!

这么慢,那么美读书笔记 第(2)篇

这么慢,那么美。作者将自己移居北欧瑞典十年的切身感受、体验述诸笔端,笔墨下的文字如同这冬日的暖阳带给人平静而幸福的感受。当然作者诸如北欧五国是高收入、高福利、高税收和高均衡性发展模式,其经济运行体系可以简化为斯堪德纳维亚模式=福利国家+国家干预+合作主义+平等的精神等溢美之词需要冷静辩证的看待,外国的月亮也不尽是那般的圆满,国情、制度、文化等深层次背景不一样的太多,无需愤世嫉俗,在这不做赘述。

我感兴趣的是作者描述的生活状态,无论这来自于作者本人还是笔端下的北欧人。比如书中提到轻物质,重思想,不仅是北欧人个人的人生态度境界,也是整个社会的映射。北欧条件最好的公共设施,一个是幼儿园,一个是学校,再就是城市博物馆和图书馆。在热闹的场合干自己的事,不为交友,不为赶热闹,就为在人群中的一份存在感。有了这份存在感,和一本读来甚是愉悦的书,对于北欧人来说,足矣!一本书、一杯咖啡、一个桌旁阅读的自己,再加上咖啡的气息和低低流淌的音乐,完美!这种状态与中国古代所提“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的哲学思想颇为契合。个人感受就是有时自我独处时,真的感觉世界很喧嚣躁动,而在人群中专注于自我的事反而觉得世界立刻安静了!卢梭说过,劳动和节制是人类的两个真正的医生:劳动促进人的食欲,而节制可以防止贪食过度。与别人比是愚蠢的,每个人在这世间都是独一无二的。人们要做的永远是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每个人的价值都是贯穿在自我而非他人的一生中实现的。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我们做了他人眼中的完人,却永远地错过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当然我们也永远无权决定别人的生活,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人若有能力,播种下一颗自己喜欢的种子,守护种子成长的过程,那就是一种幸福吧。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位瑞典朋友的生命观,将自然即信仰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体现的淋漓尽致:其实我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我只是“恰巧”出生在了这个叫瑞典的国家。我是一个地球人!就像一棵树,它并不知道它长在哪个国家,它只是长在地球上的一棵树。一想到作为地球生命个体的我,有朝一日也会像千千万万自然万物一般化身地球的尘埃,我既感动又对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充满无限眷恋。最终的回归自然是生命对人类最后的慰藉!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好好生活,看尽沿路风景。

最后,关于何谓幸福的精确度,作者给出了如下的解释:爱情——不离不弃;家庭——相依相伴;生活——不急不缓;工作——讲求效率;理想——不高不低;金钱——不多不少;亲情——不浓不淡;陪伴——不远不近;健康——如影相随。在我看来中庸也罢,平和也罢,多少给人些许思考。《这么慢,那么美》值得一读。

2019.1.23奔跑的ZZY

这么慢,那么美读书笔记 第(3)篇

北欧的理想国度让人憧憬与向往!

憧憬的不是锦衣玉食奢华糜烂,而是北欧人的简约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舒适与从容。向往的也不是升官发财飞黄腾达,而是钱够用就好,对任何事物的认真态度,对家庭的忠贞与守护,以兴趣为前提的追求,顺应天性的教育。

看了这本书,更深地体会了很早就知道的这4句话: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意。

以前去瑞士旅游,坐火车,总能看到带着狗狗上车的当地人。当时真担心这些狗狗们又叫又闹。可是它们上车后却都安静地趴在主人的座位下,不管时间多久,从不叫闹,只用它们安静而善意的眼睛看着你。一直很好奇它们是怎么做到的?读了这本书,我觉得豁然开朗,一只训练有素的狗狗背后一定有个训练有素的主人。

读了这本书,我思考的问题是,一个人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赚一个亿?成为别人眼中有价值的人?没有钱肯定是不行的,但每天只想着怎么赚钱是否就有价值?你到底要什么?你不从容幸福真的只是因为没钱吗?

还有,有机会一定去看看北欧的风景与人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