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黄金时代读书笔记及摘抄(3)篇

黄金时代
作者:王小波
《黄金时代》包括中篇小说《黄金时代》、《三十而立》、《似水流年》、《革命时期的爱情》和《我的阴阳两界》等。
黄金时代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1)篇

黄金时代n王小波的写作风格独特,于我而言,还好。我想说写作手法上,真真将我饶了进去。也许你是精工雕琢,我听着总觉上跳下窜;你切换了第一人的我,尚可,只是这貌似独立却又非独的五个以王二为主角的小说,听得我有点难以论清;你的那一次那一幕曾经出现,如今再现,又复现,你要拉关系不小心穿了一个网,网的我来不及循去。或许这本书并不适合匆匆来听,更适合细细去看。浅显的表面之下,我感到的深处的想言,却未曾细想。作者的背景固定在那个特别的时代,关于这个时代,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写法。犹记莫言的生死疲劳,他们皆是不拘于现实。若说莫言以轮回之道写生活之实,我看王小波之字,更像是正儿八经的内心之实。那个时代将一个漫长的封闭世界徐徐打开,所说封闭只是行为的束缚罢了,内心的自由却是如何也限制不了的。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的是一种压抑了数千年的一种人之本性。就拿今天来说,改革开放浸润的这片大地如此之久,依旧未曾将世人洗礼。人的言行可以做到圣洁,但内心的本能是无法信誓旦旦的攀上圣字。王小波笔下的角色能够放下人们所重视的外在,让本心裸露而出,不拘束思想,不知算不算另一种言行思合一。除却思想的解放,却也显出了这些与现实的违和感,龟头本该而有的隐晦,破鞋的困扰,身不着一物的干净,因阳痿而自带的神经问题,颜色姓氏的不做作,对于彩头的追逐。而现实又有什么,制度下一遍遍升华而出的偷情报告,钢铁时代留在身上的痕迹,跳楼而下的空前盛况,来的张扬、去的无声的投石器,专研文人的默默惨淡境况。黄金时代的感情,三十而立的事业,似水流年的矿院,革命时期特有的颜色,涂抹了生活、爱情和事业,阴阳两界般的人生。

黄金时代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

花费一上午时间看完了《黄金时代》,总体来说并不满足,反倒怅然若失。一部小说能够让我们不满足,觉得意犹未尽,我想它是成功的,起码成功的俘虏了我这一个读者。

书中王二说,他常常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这是多么奇妙的状态。我存在,是因为别人以为我存在。如果别人不存在,那么我也不存在。但是我以为别人是存在的,所以他们存在,所以我也存在。有时候我也会发散思维,我在想:我的感觉存在么?对异性,对异世界。只要还有感觉就好,我不理会存不存在。哪怕所有的感觉只是虚无,我也希望里面有欺骗存在,因为我总要说服我自己,相信我的感觉不是幻觉,相信你的幻觉真实存在。但这样似乎强人所难,起码强己所难,因为悲伤是幻觉,幸福也是幻觉。这些我都知道,只是我不相信而已。当我沉湎于回忆,回忆就成为幻觉,这就仿佛我脱下裤子,就没有欲望一样。我需要时间淡忘一切的细节,需要想象建构所有的记忆。所以一个人的过去也不可信。

但我还是存在幻觉,我甚至幻想我身边也出现一个陈清扬,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一起乱搞,不管什么破不破鞋,没有人会批斗我,我可以不在意世人的眼光,因为世人皆是如此。


黄金时代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

王小波在书中所说:天空应当是蓝色的,但实际上是红色的;正如我们的生活不应该是我写的这样,但实际上,它正是我写的这个样子。

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这个样子,只不过我们不会直接的去表达出来,否则就意味着我们要做少数人,可能要受到大多数人的指责与批评。大多数人不会这样做,所有只能选择沉默。然而,王小波做到了,王二做到了。放荡不羁,直言毫不隐晦,语言直白,但却直戳大多数人的内心深处。

第一次读王小波的文字,之前知道这是一本大家所说的小黄书[捂脸]所有不大想读,但还是怀着好奇的心情读完了[捂脸]读完的确增长了不少知识[捂脸]但是觉得作为启蒙读物还是不太合适,毕竟里面有些言语感觉有些……尽管如此还是觉得王小波的文字很是幽默风趣,对人物环境等的描写采用的比喻也是有趣的恰到好处。

毕竟只读了他的这一本,不能片面的去评价他的作品,更无法得知作者本人如何如何。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