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偷情的人有很多,写偷情的书也不少,但出轨出得那么忘情投入,下场又这么惨的,可能就一个包法利夫人吧。她的悲剧最大的原因是她那颗疯狂追求爱情,不切实际到了极点的心。爱情没有错,追求爱情也浪漫而美丽,但是失去了限度的追求,不受任何限制的爱情,都只能导致悲剧。爱一个人应该有限度,爱爱情本身就更应该克制而矜持,过于追求爱情的浪漫激情和生活的奢华铺张,都是不幸的源泉。除了包法利夫人悲剧的性格和不切实际的追求,她命运的际遇之离奇悲哀也是她最后落得如此下场的原因。如果她没有嫁给包法利,或者在第一次对人动心的时候就认真爱一场,真正满足自己对爱情的幻想,而不是碰见情场老手罗多尔夫,又或者在碰见罗多尔夫时拿出她初次对列翁动心时的忍耐和克制,又或者在受到伤害,接受教训时及时抽身回归生活,甚或者……可是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和或者,包法利夫人必然要经历她的性格和际遇造就的一切悲剧,最终落得凄惨死去的下场,而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引以为戒,踏踏实实落脚生活最实际最本真的状态,认真对待自己,认真对待眼前人,争取得到我们的性格和际遇之内最好的结局。当然,同时也要时刻警惕乐乐先生这样似乎总在你需要的时刻出现的“朋友”,交友不慎也有可能加速或者改变我们的未来呢!n
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看完真的挺气的,觉得女主自私虚伪,男主懦弱无能。不过再想想,每一个作者笔下人物最终的悲剧命运主要死于性格(也包括时代的影响)。夏尔从婚前到婚后对爱玛是越来越喜欢,无论是婚前端庄高贵的她,还是婚后风情万种的她,都让他着迷,而且这种爱从未消减过;爱玛因为以前在修道院中接受过高等的教育,有对书籍中浪漫爱情的幻想再加上后来接触过上流社会的生活逐渐厌倦了柴米油盐,平淡无奇的生活。夏尔并未察觉(我对男主的后知后觉程度真是甘拜下风[捂脸]),觉得自己很幸福,所以两人精神上的三观出现严重分歧,导致爱玛越想挣脱,就越堕落而不自知。我本来以为爱玛是悲剧的,没想到夏尔竟然…不过从最后他和爱玛的情夫见面说的“我不恨你,都是命运”这句话,也注定了他的命运,他认不清爱玛、认不清身边所有的人、甚至认不清自己,所以那些以前自以为的美妙生活都成了毒酒,那些尝过的甜头都是在刀口舔血(赠爱玛和夏尔)n
包法利夫人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读书打卡# [刀]别让贪婪和欲望吞噬了你
一个让欲望驱使,自命清高的女人背叛善良,老实,懦弱的夏尔,将自我实现价值都存放在爱情当中,两度偷晴,却没有得到理想中的结果,身负高利贷,服毒自杀,逃避现实。真人真事改编的一部小说,爱玛的悲剧是她自甘堕落,自我陶醉,自食恶果。时代的悲剧是当时资本主义初级阶段一些商人以及小市民的丑陋行为不断膨胀,郝梅的放低姿态,攀炎附势;乐乐先生做背后推手,将金钱作为金主,趁火打劫,一步一步将爱玛推进深渊。当今社会,这种人物依旧存在,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在追求现实和自我价值实现时,认清现实和理想,把握尺度,不要让贪婪和欲望吞噬,忘记自己的初心,最终自己都认不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