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宋朝原来是这样读书笔记(3)篇

宋朝原来是这样
作者:醉罢君山
《宋朝原来是这样》以纵横捭阖的笔法,书写了宋朝三百年波澜壮阔而又充满矛盾与纠结的历史。有对宋朝高度文明的政治、文化生态的褒扬,也有对其军事、外交败笔的解读、抨击,更有对大宋民富国弱的历史吊诡的深思。
宋朝原来是这样读书笔记 第(1)篇

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封建王朝,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政治清明,军事力量疲弱。这本书主要是以时间脉络来叙写宋朝历史,更多着墨于宋与辽、金、西夏、蒙古等之间的军事战争,经济、文化方面的篇幅很少,是一大缺陷。终宋一朝,重文轻武,军事上强干弱枝,冗兵、冗官、冗政,自宋太祖、宋太宗之后,对外战争上一直处于落后挨打的局面,更有徽钦二帝被虏北上的靖康之耻。北宋以后,南宋更是偏安一隅,在金、西夏的军事打击之下,割地求和,纳币称臣,苟且偷生。中间虽有岳飞、韩世忠、刘光世等中兴之将,却因奸臣秦桧求荣谄媚与宋高宗的胆小昏庸,而冤杀岳飞错失收疆复土的大好良机,从此宋朝也大势去矣,被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南宋到最后文天祥兵败被俘,陆秀夫背少帝沉海,终于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历史。宋朝虽说在军事上是最无能最悲戚的一个朝代,但文学上、经济上却处于历朝历代之巅峰,怪不得高晓松也常常笑称最想穿越的朝代便是宋朝,最好还是北宋。宋朝确实是文人最幸福的一个朝代,太祖皇帝的刑不上大夫及劝事者,让有宋一代诞生了宋词这与唐诗所并立的文学形式,还有苏轼、黄庭坚、辛弃疾、柳永、晏殊、李清照、陆游等诸多著名词人。宋朝原来是这样,却也不一定就是这样。

宋朝原来是这样读书笔记 第(2)篇

为什么宋朝这么富,兵这么多还总是被各种锤?n1.中央禁军 。宋朝精兵都抽调至中央,戍守地方的多是战斗力较为低下的卒子。一开仗,中央禁军出发到地方长途跋涉,又不识当地地理,作战能力打折扣。2.将不识兵,兵不识将。一打仗,将军领了兵符去带兵,完事儿了兵符一交,不知道下次带的是哪队兵了,利害可想而知。类似岳飞有岳家军毕竟少数。3.文官当家。虽说一些能统帅部队的文官,但毕竟是少部分。在外出打仗,文武意见不一致,且文官主导的情况下。轻则贻误战机,重则兵败。我觉得这局面形成原因在宋太祖赵匡胤得国方式上可见一斑:赵匡胤手握重兵,于陈桥“不得已”兵变,通过这种方式成功上位之后,必然对手握兵权的将军们提防。那么就各种方法稀释、削弱、分化将军权力,于是以上三条发生了。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受挫,不知道宋朝皇帝有没有想过下放兵权,大大方方的雄起一把。结果虽是这样,但大家不能不顾当时的历史条件以现在的角度去出谋划策,鄙薄宋帝国的最高决策者。毕竟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n

宋朝原来是这样读书笔记 第(3)篇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宋代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国防等方面有许多值得今人借鉴,反思之处。吾欣喜于宋政治之清明(相对历代),经济之空前繁荣,科技之超前,处当时世界一流水平,但又怒而哀之宋帝国的军事国防之脆弱不堪,除宋太祖,太宗有进取之心外,其它各帝均无多少危机之感,对外外交表现得十分软弱,不得不说若没有强大的国防,其它虽强还弱。居安思危,枕戈待旦的忧患意识和防范意识不可无。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和平共处,共同繁荣,以中庸仁义立身,行君子之风范,然世界之林中总有他国虎视眈眈,好战崇尚侵略之族大有所在,如今中国所处之境说安似危,掌国家大船之舵手需有经纬之略,有超前的目光和世纪战略,相信我中华五千年之文明,文化能给予今日之中国的前行以动力,以无上智慧。中华复兴,再次主导世界,可期矣。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