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3)篇

时间简史
作者:史蒂芬·霍金
史蒂芬·霍金那本畅销世界的《时间简史》已成为科学著述的里程碑。这不仅归因于作者迷人的表达方式,还归因于他讨论的令人敬畏的主题:空间和时间的本性,上帝在创生中的作用,宇宙的历史和将来。但是,在它问世后的岁月里,有些读者一直不断地向霍金教授诉说,该书某些最重要的概念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这就是写作《时间简史(普及版)》的缘起和理由:作者希望读者更容易接受它的内容——同时还纳入最新的科学观测和发现。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 第(1)篇

在霍金去世的那一天开始读的,4个小时读完,虽然读不懂,但也算是对他的缅怀与尊重了吧。书评不敢写,谈点感想。

不得不说这是我读的最费劲的一本书了,开始还好一些,越往后越费脑,简直要弃读!但想象着霍金爷爷要说这年轻人朽木不可雕,于是我就念叨着继续继续好好研究伟大的宇宙学……结果终于还是皮毛都不懂。。

我的收获就是给准备读这类“超级烧脑专业名词超级多”的书籍的筒子们一点不成熟的小建议:

首先,得先有点物理学基础,不然第一章就可能弃读,弃读可怕的地方就是:会对这类书失去了兴趣。虽然专业是理科,但我本人到现在一直对科幻类小说不起兴趣,甚至口碑超好的《三体》都不及《七龙珠》在我心中的地位,我对此深表遗憾。

其次,不要担心读不懂。读霍金,读懂读不懂都是一种收获。一大堆理论中只要有其中一个吸引了你,那一定会使你脑洞大开,时间光锥与黑洞理论就特别吸引我,比如:

由于时间、空间的距离,我们看到的从很远星系来的光是在几百万年之前发出的,这样,当我们看宇宙时,我们是在看它的过去。而我们看到的结果相对于遥远星系来说,是发生在“将来光锥”之内的事件。

什么是黑洞:时空的一个区域,因为那里的引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任何东西,甚至光都不能从该处逃逸出来。

我的智商到这儿已经很满足了。

再来科普几个比较常见的小概念:

宇宙学:对整个宇宙的研究。

暗物质:在星系、星系团以及可能在星系团之间的物质,这种物质不能直接被观测到,但是可以由它的引力效应被检测到,宇宙中的质量多达90%可能处于暗物质的形式。

光锥:时空中的面,在上面标出光通过一给定事件的可能方向。

光秒(光年):光在1秒(1年)的时间里走过的距离。

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的基于如下思想的理论,即科学定律在没有引力现象时,对所有进行自由运动的观察者,无论他们的运动速度如何,都必须相同。

原子:通常物质的基本单元,是由很小的核子(包括质子和中子)以及围着它转动的电子构成。

大爆炸:宇宙开端的奇点。

大挤压:宇宙终结的奇点。

事件视界:黑洞的边界。

最后了解一下霍金的主要贡献:

霍金在经典物理的框架里,证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点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变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里,他指出,黑洞因辐射而越变越小,大爆炸的奇点不但被量子效应所抹平,而且整个宇宙正是起始于此。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 第(2)篇

2018年3月14日,据多家媒体报道确认,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 逝世,享年76岁。听到他逝世的消息,就好像失去了整个宇宙,这个仰望星空的人,最终成为了星空,他离开了世界,回到了他奉献一生的宇宙星辰,他生于伽利略忌日,死于爱因斯坦的诞辰;

永远好奇,永远年轻,像孩子一样热爱这个世界;而他对人生的坚强乐观,甚至比科学成果更让人敬畏;斯人已逝,传奇一生,希望不熄,生命不止;他是科学界神一般的存在,而他对人生的坚强乐观,甚至比科学成果更让人敬畏;这个奇迹般的天才,一生困于轮椅,但他从未放弃对科学的追求,用他仅能活动的三根手指,撬动了地球,直指宇宙;这个从21岁起就身患绝症,曾6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说话能力逐渐丧失,肌肉逐渐萎缩,每分钟只能输出一个字的人。内心对于这个世界究竟要有多大的好奇、多么的热爱,才能像孩子一样感叹“wow”!即使一生被禁锢在轮椅上,他心中依然有光。

就像他贴在办公室墙上的那个便条: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头顶的星空,要永葆好奇,永远前进!

…… ……

世间再无霍金,时间永留简史。

从即日起,开读,进一步接近这颗巨星

时间简史读书笔记 第(3)篇

在慕课上听过一个天文学方面的课,对许多专业名词已有印象,但离真正理解,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出来还有很大距离。这并不影响我的好奇心,没有真正看懂的部分在我琢磨它的瞬间,也在开拓我大脑中新的疆域,说不定能有效预防阿尔兹海默症。前一阵跟朋友讨论一个问题,我们完全理解不了对方的角度,讨论后友情几乎破裂。现在想想人总是自视过高,真实的情况是,谁敢说自己的想法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吗?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推翻和更新自己想法的历史,我欣赏它是理性的、物质的,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类本身分解起来也不过是几种元素,我也喜欢它的神秘,毕竟人类还没有找到那个能够解释一切的终极理论。弄明白我们到底怎么来的,将来又是怎么没的也许不是最难的事。更难的也许是 “我想虽然现在是太空时代,人类早就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但永远无法探索别人内心的宇宙。——电影《大佛普拉斯》”n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