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你比别人更不怕一个人独处,愿日后想起时也会被自己感动,这是我在某个电台节目里听到的一句话,跟这本书很配。 文字,走心了,就成了鸡汤;太过走心,就会看出功利和阴暗的成分。 对于刘同的书,这是我接触他的第二本书。他的文字,用词很美,有些语句也很经典。但是,对于他整本书的创作结构,我仍旧不敢苟同。如果一本书只是作者的日记拼凑,和昭示自己如何成功的经历,我想,为自己写一本自传,那不是更好吗?n 不想同《谁的青春不迷茫》那样,批判他的这本书有多么多么烂,不可否认,里面有着某种程度的进步,毕竟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整合创作。时间果真是良药。 很喜欢里面的两句话。 听歌和看书一样,没有书是烂书,只要你沉得住气,你总能看到自己所需要的。或许,我已经看到我所需要的了。正如那句话所说: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人会因为你和他们不一样而不理解你,也总有人会因为怕和别人不一样而感到羞耻。年少时,喜欢逆着潮流奔跑,喜欢与众不同,喜欢标新立异;而今夕,害怕不被理解,害怕恶语中伤,害怕诋毁谩骂。这些,过去的就都赋予年少无知,童言无忌;将来或与沉默谱写一曲乐章,唱到嘶声力竭,嘶声力竭……nn欢笑声 欢呼声,吵热气氛 心却很冷,聚光灯 是种蒙恩,我却不能 喊等一等,我真佩服我 还能幽默。————《孤独患者》陈奕迅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曾经,谁的青春不迷茫陪着我度过最迷茫的岁月,后来发现,所谓的迷茫更多的是无能为力,你以为的不知道路在何方,只是你没有能力去到达远方,对于大学生来说,考试,考研,就业,出国,创业,都是出路,当他们感到迷茫,那是因为大学四年虚度了光阴,又或者从一开始都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走。我也曾经迷茫,但迷茫不代表止步不前,该拿的证,该考的试,还是要全力以赴。而不是你一边迷茫一边看着美剧,一边迷茫,一边沉迷网络不可自拔。在那段岁月是孤独的,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泡图书馆,甚至一个人每天走几公里去兼职,没有人可以诉说,就好像和别人倒了一个时差,别人已经睡觉了,你才忙碌的整理内务,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走过了那一段孤独的日子,你会发现,孤独的人千千万,只是你不知道罢了。但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用了两天时间看完了整本书,在这之前我一直以为这世界孤独成瘾的也就我一个人,其实想来大家都是一样的,害怕被拒绝,自卑,总是低着头,对一个人的处境惶惶不安。一个人自说自话久了,也就习惯了。比起和一群孤独的人在一起佯装生活潇洒幸福,一个人独处更来的踏实安心,也正是这样独处的时间久了,也学会了理智的思考,会问自己为什么,会总结失败的原因,会分析自己的一言一行,越来越自律,见到长辈会被夸是优秀的孩子,琴棋书画兼修,懂事聪明性格温顺,要知道在上学期间,我一直是老师最头疼的问题少年。我想,大抵是时间的功劳,也是时常一个人独处的原因吧,很庆幸在23岁的年纪,就能读到33岁的作者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一本好书,是值得放在床头,被反复翻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