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口气把四部看完啦,马亲王的书果然名不虚传哦。
全文节奏都是比较快的,剧情一路围绕着“许家三代、鉴古易鉴人难、老朝奉”展开故事,在主角的历程和成长中推进故事,环环相扣,惊心动魄。
其中第二部仿佛是作者喝了假酒写出来的,主角智商情商全部下线,任务就是做一个前期只会拖后腿最后依靠主角光环拯救世界的人,令人生气!但是此外的134部都还是挺好看的,第14部主角是孙子,第3部是爷爷。但是都是沿着一条线捋下来的故事,并不会令人觉得混乱。共同点是,这两个主角有点倔,但是是有计谋有原则的倔,守着自己心里的那点“痴”,做着在世人眼中无意义的事。
小说配角的描写也很出色。
首先药不然和药不是两兄弟,真的赚足了我好感度。心思深沉的药不然和逻辑至上的药不是,还拥有同样的碎嘴子,真的是太好瞌的人设了哈哈哈。
女性角色在小说中戏份不重,但往往都有推进剧情的作用,各有各的特点,人物鲜明不重复,言行等也并不让人讨厌。
五脉的其他人物,个性特点也很鲜明,特别好记,就是可能有点模式化了。不过毕竟也不是主角,不需要繁多的个性。
总之,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小说。
古董局中局(大全集) 读书笔记 第(2)篇五星给第三部,三星给第一部,一星给第二四部。
忘记从哪个喜欢的大V那里看到一个评价“每个人都该去干自己擅长的事,比如……马伯庸就该去写小说。”这是决定看这本书最直接的原因,然而,现在却对此评价表示疑惑。
四部故事,三部以第一人称写明线主角许愿,一部以第三人称写暗线主角许一城,虽然写作方式因为人物角度不同有所差别,但不得不说这套书里这个差别简直天壤之别,若不是对作者保持基本的尊重,几乎要怀疑这不是一个人写的。写悬疑推理用第三人称会更增加悬念感,但未必第一人称就不能写,就写得连加了主角光环的男主仿佛双商都不存在一样。这种对男主降低智商的做法等同于认为看小说的读者智商也不够,才能接受如此逻辑不同漏洞极大完全不在线的状态。
能坚持看完,我觉得自己的意志力又上了一个台阶。如若不是对全本太偏执,单凭第三部一枝独秀我很难坚持下来,到最后对真相大白探求已经被男主的愚蠢完全消磨掉了。看书有时候也得和炒股一样,要及时止损,否则真是一种折磨。
最后说一句,我十分喜欢许一城!
古董局中局(大全集) 读书笔记 第(3)篇此书不同于作者的其余基几本于历史间隙处寻素材的风格,这次是一个真正的虚构创作。佩服作者的毅力,写下来很不容易,作为读者我也花了33小时才能匆匆读完。
书中那些仿若微风轻抚般的鉴宝描写,可见作者对于古董行当研究颇深,行话行规信手捏来,这些把控绝非寻常小说家可比。第一篇写玉器,第二篇写字画,第三篇写东陵,第四篇写瓷器,单看四本已是功力毕显,最为难得的是四本前后有序,隐含主线。不得不说,作者设置悬念的章法乃是一绝,直到最后几页才托盘而出。
个人最爱第三本,回溯民国的北京城,以许一城为主角,五脉的掌门都成了小字辈,特别有趣。
溢美之词,言尽于此,我认为此套书的结尾略显牵强,证据链单薄,海上争锋一章简直成了玄幻故事。但毕竟瑕不掩瑜,值得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