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这本书真是让我思绪万千。
阿西莫夫绝对是非常杰出的科幻作家,这是有多么丰富的想象力,以至于他60多年前写出的这样一部书,仍让我沉迷,关于这些时间旅行的构想,现在看来都那么不可思议。
哈伦在15岁时,经过层层选拔,被带到永恒时空的幕帘之后。在那里,观测师走进一般时空,带回现实材料,输入计算师的运算机器,支撑起社会研究方程,作为社会变革的论据;而时空技师只要通过时间旅行到达目标世纪,精确的做出一些小改动,就能引起一场现实变革,改写无数人的命运。只花几分钟时间,做了一点机械上的小手脚,使一个年轻人错过一节本该去上的机械工程课,而最终一场224世纪的战争就从新的现实中消失了。在永恒时空主宰的宇宙中,现实可以篡改,可以擦除,一些像哈伦这样的人可以把现实抓在手中,像捏面团一样随意揉捏成更好的形状。
然后哈伦遇到了诺依。不用写什么天荒地老海誓山盟,细节处最能体现人的真实想法。哈伦第一次见到诺依就移不开目光,悄悄的向旁人打听她的名字,一想到芬吉和她可能有些什么就不可抑制的愤怒,和她在一起时无法冷静沉着,更是为她一次次的打破永恒时空的规矩,甚至疯狂到要终结永恒时空,与它同归于尽,即使在他认为的生命最后一刻,心心念念的还是诺依。大概爱情就是这个样子吧,没有什么原由,无可挑选也无法抗拒,一经发生就挥之不去,无论提及什么都能转十八个弯最终绕回到和她相关联。
结尾出乎意料的反转,诺依原来是隐藏世纪的人,目的是要摧毁永恒时空以谋求人类自由发展,而哈伦终于认清永恒时空中的种种弊病与不堪,选择放弃任务,与诺依留在了原始时代,故事就此圆满。
但思考却没有停止,读的过程中更多的是细思极恐: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会不会真有一个永恒时空?我们所经历的现实,会不会已经是被人为更改后的结果?也许本来应该是希拉里当选,也许我们已经发明出长生不老药,也许……或许这样的想法只是人们脑洞大开的产物,又或许这些确确实实发生,可被作为最高机密封锁起来,我们无从获知,反正不能被证明是错误的说法就有可能是对的。一个人的想法可以说是太无知,也可以说是太超前。就像物理学过,光也曾在粒子与波的解释中徘徊。也许随着学术的不断完善,哪一天就能再证明当时错误的结论是正确的呢?也许哪一天我们就有机会进入一个类似永恒时空的地方,狠狠的被自己嘲笑他人痴心妄想打了脸呢?不过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应该都见证不了那天了。
文中提及的计算师可预知未来,人生规划师能改变人生的轨迹,时空壶可以带我们回到过去,初读时我带着羡慕和向往,因为我们活着,就会有遗憾的事情发生。我们总是在后悔:要是当初……就好了。可如果真的有时空壶,你愿意乘坐它回到过去进行一场变革避免所有不愿发生的后果吗?难道真的万事如意就是最好的结果吗?我以为,人生的迷人之处,就在于过去的不可改变与未来的不可知,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格外慎重做每一个决定,才有了对于这么多的“如果”的幻想。我们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所以才对区别于当初的选择抱有无限憧憬,虽然大多都是抱怨当下的不如意,可现在想来,我们会因此变得更小心翼翼来企图避免以后类似的情况,我们在这样的过程中变得圆润,才算得上是人生的意义吧。
最后,引一段原文:
“有时候他会迷失在那些古老的世界里,在那里人们生老病死,一切自然;在那里做出来的事覆水难收;在那里罪恶无法预防,幸福也无法规划,滑铁卢战役打输了,就真的作为败仗永留史册。有一首他很喜欢的诗说道,亲手写下的字句,永远也不可能被抹去。
我深爱着这样的世界。
永恒的终结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初识书名是怎样的感触呢?不经意的揣测书籍记述的内容。这看起来,不太像是一本科幻巨著,其中一切变革和现实的发生都与现阶段人类社会或成熟或不成熟的设想一直相关。
一路看下来,从前几章平稳的叙述,开始觉得变革是多么不应当存在的存在,但中间矛盾的爆发,计算师芬吉和忒塞尔的存在一度成为我哀叹安德鲁生存处境的原因,而当看到忒塞尔的人生轨迹也是命运多舛时,内心里更是多了几分哀怜。
从感慨安德鲁与诺伊因为100000世纪的屏障阻碍使得感情难以继续下去的那种惋惜,而上观芬吉的推测并下观安德鲁自己的推论,又无不感慨:呵,女人。
从来不曾被一本书如此牵着鼻子走路,喜怒哀乐仿佛尽在作者的掌握之中。说是科幻巨著已然概括不了本书的本质,人性的思考和生命存在的意义,在爱与职责面前的选择,在人类现实与微小变革之间的抉择。
安德鲁一直强调我没有错,开始我还无奈于永恒空间就因为他的一些儿女情长和自我感知而不复存在,现在看来,原来他早已对此有更深刻的体会。他确实一直没有错。
从M.N.C到M.D.R,艾萨克·阿西莫夫教我做人了。
永恒的终结读书笔记1000字 第(3)篇我猜到了过程,很多次以为这就是结局了,却发现都不是结局。百转千折,峰回路转,一切都是出乎意料,又都在情理之中。不能忽略书中一切的细节,这些都是下次急转弯的伏笔。
关于穿越的科幻,从着迷已久的《神秘博士》,到最近爱上的《时空守卫》,还是传统的《闪电侠》等等,似乎都是存在逻辑矛盾,或者就是时间悖论。而阿西莫夫神一样严谨的逻辑,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
大爱《三体》,所以习惯于跟《三体》比较,《三体》只是世界观宏大,充满想象,而且有且仅有一个结局是逻辑严谨,出乎意料的。而《永恒的终结》则是随时随地会蹦出一个惊喜,拍手叫绝,让读者防不胜防,确实甩出了《三体》好几条街!
阿西莫夫的书前期都是晦涩的,难懂的,但咬牙坚持,就会爱不释手。如果说之前读的《神们自己》结局是蛇尾,那这本书的结局是豹尾,虽然也很简单,但跟现实有机结合,展现人类无限的希望,催人奋进。
务必坚持,严重推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