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读书笔记(3)篇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
作者:李银河
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的自传,坦诚而通透地讲述自己的一生。李银河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由于“文化大革命”,她只读到初二就中断学业,参加串联、去内蒙古兵团插队,还在山西农村种了两年地。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读书笔记 第(1)篇

    大概是年龄差的太多,加之李银河老师有些言论总让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蜜罐里泡大,生活优异的大小姐,所以难免对其年少时的生活觉得陌生,也缺乏一定的认同感。也正是因为如此,书总是有一搭无一搭地乱翻着。可偏偏今天打开的时候,感受不同,于是一口气读完,心思开阔,似乎也跟了二人踏上欧洲的路途,游览了各地的大好风光。

    从个人浅薄的眼界去看待李老师同性恋虐恋等文化的研究,总是更关注趣味性而非专业性,条条道道非我等普通人说得清,即便说出来也怕误了他人,但心里始终觉得,万物存在总有其根源,歧视这一现象实属不该。

    读到最后只剩了满腔感动,为李银河为王小波为大侠,李老师真如一只美丽的小鸟,始终受着爱的庇护。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读书笔记 第(2)篇

李银河跟王小波的思想高度应该比现在的中国人至少前进了几十年吧,李银河把她的生活几乎活成了当今绝大部分女性梦想中的样子,超前,坦诚又勇敢。追求精神生活同时又灵魂自由,她跟王小波的爱情应该是两个灵魂的互相欣赏和喜爱,他们作为上个世纪50年代出身的人,在那个年代选择丁克,这得有多丰富的精神生活才可以做到,他们共同生活近20年,一直相濡以沫,相敬如冰,在他们的爱情里面你会觉得“孩子是维系婚姻的纽带”这句话是不适用的,好的爱情没有孩子靠爱情也可以维系的很好。而李银河作为一个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女性在上个世纪90年代情侣之间拉个小手还会脸红的时代直接坦诚又勇敢的发表关于性文化的研究跟著作,帮助一小部分性取向异常的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社会观。这些不说是在那个年代就算是在当今也是大部分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吧。

人间采蜜记:李银河自传读书笔记 第(3)篇

与银河老师类似的是,性格之中些许极端的气质,最好与最坏总得选一个。也曾因为自己过于极端的性格特点而困扰,虽然没有坦然接受自己性格之中的缺陷,好在对我自我的认知在不断提高。

提到性别之类的问题,同性恋,异性恋我均不抱有看法,既不想呼吁大家予以支持,也不想反对。

“存在即合理”这句话放这里也依然适用。

和小郭探讨问题时,他提到违背现有价值观之类的话语,我反驳到,所有一切既为人定,只是因为他们是大多数的意见所以就是对的吗?主流意志可以代表全部人的意志?

我们可以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想法,或者行为。

只是在于整个大环境之下,不违背既有的法律体系,不影响他人,我们都应该是自己的,何必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他人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