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 读书笔记(3)篇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
作者:罗斯·特里尔
美国著名学者兼记者、作家罗斯·特里尔的名著《毛泽东传》,是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记中最受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自登陆中国以来,已累积畅销近两百万册,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该书不仅体现出作者对于历史事件高度的敏感性,而且也渗透着政治学视角的理论穿透力,对于人物的情景分析更是出神入化,引导读者体味“故事”背后的时代困惑。本次推出的珍藏版,对原著进行了更为细致和忠实的再现,并增加了二十多幅精美珍贵的照片。它必将推动国内当下的毛泽东研究热潮的继续深化,使人们看到一个从这种独特的角度描述和阐释的毛泽东,从而开阔视野,受到启发,并以自己个人的眼光、经历、立场出发,重新去理解、认识和评价毛泽东。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 读书笔记 第(1)篇

该书由美国人撰写,得以根据详实的史料,以第三方的视角对毛的一生进行客观的回顾。同时,不同于国内的传记,该书并没有特别突出毛的丰功伟绩,反倒从各种生活细节、谈话实录等方面从侧面反映了毛的性格,读来生动而有趣,仿佛毛就在身边,有优点有缺点,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秘领袖。得益于作者的这些细节处理,这本书拉近了读者与毛的距离。

本人读完之后,想说的很多,但是要把那些想法梳理成一篇文章,功底还未修炼成熟。

不过读过之后得出了一个比较新颖的结论:毛的一生,“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这里所说的“萧何”,是指毛的思想“局限性”(这里“局限性”的感情色彩是中性词,没别的意思)。

由于毛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出国留学,没有以第一视角接触西方的思想(而邓小平有出国经历),而是局限于国内发展,通过广泛阅读书籍形成自己的三观和思考方式。这使得毛在中共幼年时期,能独具匠心地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等思想,使得毛泽东得以把共产党这一组织发展壮大起来。他的思想“局限性”使其能通过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来统一中国。这是其思想“思想局限性”的优点,即翻越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那些出国留学的同辈们、长辈们,一直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路线,历史事实证明这是行不通。

而毛在晚年,他的思想“局限性”开始暴露出一系列缺点,并随着他一直以来的固执性格逐渐放大。毛对经济的认知停留在不高的层次(也可以说这是当时的普遍状况,这是时代的桎梏,但是邓小平却没有这种思想),过分拘泥于思想意识形态,导致下面的事情放不开,或者放的太开以至生乱,文革这些都不是毛的本意,毛只是一如既往地打算先统一思想,再摸索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我的理解。

诚然,毛是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战略家、建国者,他是一个伟人,把中国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在早期没有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地方买办势力等旧社会的弊病,彻底地终结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相当成功的。

但正如我之前的想法里所说的,伟人也是人,毛的晚年,我看到的多是无奈,很多错误是避免不了的,这也给后人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有的人》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 读书笔记 第(2)篇

一代天骄毛泽东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完整的中共革命史。这位中共最杰出的巨星,从诞生到陨落,都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而且其乐无穷!他生命中的每时每刻、一举一动,都体现着革命的精神,都充满着战斗的乐趣,都诠释着矛盾的意义,而正是这种革命、战斗和矛盾,锻造了一个不一样的政党,铸就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然而,纵是这样一位天纵奇才,也终究逃脱不了凡世的宿命。按照他常说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本应该是“从泥土中来,到泥土中去”,但显然,他的反抗精神仍在延续。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 读书笔记 第(3)篇

   花了2个月磨磨蹭蹭地看完了这版本的传记,也许是因为有点部分真是不感兴趣吧,比如他早年革命时的各种政策术语,文件引用的太多了,好吧,也许是因为我那段历史学得渣(doge)也有一部分是因为真不想看,尤其是文革那一段,每次看这到这部分历史就让我感到很愤怒,更多的是不解,我脑子里有无数个问号?Why?Why?Why?!

也许我们这一代人还或多或少地受文革余波地影响,所以并不能那么客观地来评价这一段历史,但这个外国人的解释我更加不接受,只是权利斗争吗?

……

特里尔的视角确实和我们学的历史不同,甚至很多冲突,但是那不代表客观,其实对这本书有点失望,我老早就听说过这个版本的《毛泽东传》,这次终于下决心读完,结果发现却并非如我想的那么客观。

还有他附带的对周总理的评价,我只能说我不知道他对周总理了解多少,而我老实说目前并不太了解周总理,(加上这句可能会被骂,但是想想还是加上吧,反正又不会有人来打我[调皮])所以也没法对他的评价做评价


唉,大半夜不睡觉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睡了,晚安……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