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消失的地平线读书笔记及摘抄(3)篇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詹姆斯·希尔顿
五月中旬,巴斯库尔的局势开始更加恶化。20号,从白沙瓦派来疏散白人居民的空军飞机陆续抵达。大部分人都安全地乘坐军用运输机飞过了群山,但有一架上的四位乘客却出现了意外。飞行途中,四位乘客发现飞机离开了原定航线,沿着喜马拉雅山脉由西向东偏北方向飞行;飞行员也不是平时的费纳,而是个带武器的陌生人。飞机被劫持了,他们手无寸铁,对此无可奈何。四个旅人就这样误入香格里拉这一座宛如世外桃源的城市,这里没有俗世的纷扰,时光好像静止般,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都神神秘秘。他们四人经过一段时间生活后,有人想留下来有人想逃离,在当地长老的带领下,他们四人一层层揭开了香格里拉之谜。
消失的地平线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1)篇

久闻这本书的大名,但一直没有特别强烈的欲望来找这本书看,前几天找书时,无意中看到了,顺手放进了书架,今天看完简介后,更是兴趣缺缺,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开始翻看,借以打发这个狂风骤雨的星期天。

      看引言时依旧平静如水,但内心一直隐隐好奇,一本被许多人广为赞誉的书,真的就这么平平无奇吗?或者,是我欣赏不来?看到第一章后,觉得这个译本难以接受,虽然不影响对故事的理解,但句子真的很蹩脚,读来很不舒服,一度想停止,另寻其他版本,最终因为懒而继续。终于,看到他们进入藏区的情节后,我开始被故事吸引,及至他们与张会面后,我甚至觉得这个情景似曾相识,仔细回想后终于确定自己真的没看过这本书。男主在香格里拉里的所见所想,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我的兴趣和共鸣,但那种想要揭开谜底的迫切心情让我无暇细想,一路囫囵吞枣的往前推进。看到活佛第一次与男主聊天的情节,我再次怀疑自己之前看过这本书,真的太熟悉了,它让我想起了《藏地密码》、《盗墓笔记》、《鬼吹灯》里类似的人物,甚至是《诛仙》里那个有可能救碧瑶的苗族巫师,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传奇经历、他的面容和仪态以及他的谈吐让人产生联想,就连那间闷热干燥不见天日的房间也让人觉得异常熟悉。

      当男主最终决定和同伴离开香格里拉时,我终于松了口气,可以从容不迫的继续后面的阅读了,此时距离我开始看这本书已过去了三个多小时。在仔细回想作者描景状物的句子(我已经决定另寻其他译本或原著来读)和某些观点时,我也在揣摩作者安排这个结局的用意,按照常规解读,作者可能是为了突显爱情、友情、激情、自由等,当然,也可能只是为了情节的发展,正如一个人站在路边仰头看天,可能是在看风景,也可能是为了止鼻血。

消失的地平线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

去年读到今年,纸质电子混合看,读完之后有点恍恍惚惚,很美妙很神奇,神秘之中描述了一个世外桃源,卡拉卡尔山,蓝月亮山谷,长寿喇嘛,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一个有着神奇运作方式的机构,一次神秘的旅行,一个朦胧的人。

刚开始读时候觉得很一般啊,战争时期,四个人在战略转移时狗血的被劫机了,还被莫名其妙地带到了一个地方去,这里的地势很险峻,与世隔绝的却建了一个寺庙,但是这里有图书有音乐,甚至还有现代化的浴室。她们莫名其妙地到达了这里,受到了很好的接待,但同时也处在一种极度的神秘之中,很微妙。随着主人公康维与寺庙“最高领导人”的谈话深入,神秘的面纱被揭开,后面而越来越接近这段神秘旅程的终点的时候,我内心是怀疑抗拒甚至有点反感,到最后的突然反转有点接受不了。

不过如果真存在那样一个世外桃源,忽略奇奇怪怪的运行方式,以及那长生不老的秘诀,我很是愿意到那样的地方去,做一个懒惰的人,看纯净的雪山听纯净的音乐读纯净的书做纯净的人,无欲无求了却此生。

但是一想到那里尽是些活了很久的人,我就感到一丝恶心,像是对长久生命体的一种天然抗拒。

如有可能,香格里拉走一走,或许真发现一些美妙的事情。但这本书总也不像宣传的那样令人振奋

消失的地平线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

我喜欢此书,有如随书游进喇嘛寺院。

结局留下悬念,些抓狂,很想继续知道康维逃离那个与世隔绝的山谷(香格里拉)再具体所见所闻,也可以后来中断联系。

思考一点活佛死了之后是张来继承逃过灾难吗?还是其他人带领神圣的地方。

    看着这书,很明显四个人物的性格与为人处事,这也经过个人的经历,心智而显示的行为,康维是多方面的学者,也是经历大难的军人,自然处事心智与常人不寻同,可掉入这个神圣的国度过短,内心藏着一丝以往的信念,活佛的寄托最终失落,是自然之事。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