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致加西亚的信读书笔记(3)篇

致加西亚的信
作者:阿尔伯特·哈伯德
100多年前的一个晚上,埃尔伯特·哈伯德受到儿子启发,即兴创作了一篇经典的文章《致加西亚的信》。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这本小册子从此开始了它的传奇历程。文章在杂志上发表后,令杂志脱销。紧接着,当时纽约中心铁路局的乔治·丹尼尔斯要求把那篇文章印刷成册,他要订购10万份,这本小册子轰动纽约。日本天皇命令每一位日本政府工作人员、士兵乃至百姓手中都要人手一册。布什在当选州长的时候,在这本小册子上签名,发给每一位部属。……至今,《致加西亚的信》还在创造着出版史上的奇迹,成为史上最畅销的职场励志经典, 政府、军队、学校、企业都在使用和推荐这本书,包括美国西点军校、纽约州立大学沃顿商学院等。
致加西亚的信读书笔记 第(1)篇

本书是以一件发生在美西战争爆发时,罗文接受到命令要将一份重要的信件从美国送到远在古巴的加西亚手里,对于罗文而言这是一件充满了挑战的任务,他需要充满信念,满怀勇气,还要有些运气和不言败坚韧的品质。本书的前几章节简述了罗文从美国出发,最终将信交到加西亚手里安全返回美国的过程。就是这样的一个事件,作者却从中看到了一个企业员工所需要的品质,同时也给一些职业新人给出了一些建议。本书很适合给那些初入职场,或者是已经在职场呆了很长时间,但是一直没有晋升也很迷茫的人阅读。我看完的时候,真的遗憾自己在刚毕业的时候没有遇到这本书,想想那个时候迷茫,手足无措的样子,真想推荐这本书给那时候的自己。我对本书的几个观点可以大致总结如下:n一、对待工作的态度:n对于工作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要觉得自己学历高,觉得自己在学校里是什么什么,现在在职场就不屑于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在校园你可能是一个学霸达人,但是在职场,你的名字叫“职场小白”。确定好你的角色,然后摆着心态,要有长远的思想,不要为了钱而工作,重要的是工作中的成长而非薪资;要认真对待工作,勤奋且认真,你有所作为必有所获;不要看低自己的工作,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我们全神贯注的完成,因为起初的你只能处理的是杂事,连杂事都处理不了,是很难有机会获得机会施展你的能力的;避免懒惰、拖沓,要下定决心,积极的面对困难,相信自己;帮助他人,做一些超出自己工作范围以外的事情,也就是职场所谓的“吃亏”并不是完全的无用的,有时会有很多意外的惊喜。二、对待公司的态度:n对于公司要敬业、尽职,做好你的本分工作是你承担这个角色最主要的任务,从校园人转变成职场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要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做好本分工作。如何做好本分工作?按照规定的时间呆在固定的空间?完成规定的任务?如果你只是做了这些,那么只能说你还暂时不会被公司抛弃,做好本分工作,不仅仅是要完成任务,还要尽可能的关注细节,完善不足,提出建议。尽量摈弃“我必须为老板做什么?”的想法,而要转变成“我能为老板做什么?”真正的发挥你的价值,晋升建立在忠实的履行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只有打牢了基础,才能更进一步。其次,要随时准备把握机会展现自己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现,这就需要深入自己的工作,全神贯注于每一个细节和小事,擅于分析和总结,把自己当作企业内部的创业者,这样的你会获得更大的收获。三、对待老板的态度:n遇见一个好领导真的是职场路上最幸运的事情,我很不幸初入职场遇见了一个并没有给我很多帮助和指导的领导,我对她还是有很多的牢骚的,最终离开的原因也是觉得她是一个自私且能力欠缺的人,对于我的成长实在不宜就选择了离开。对于一个领导,我们首先要确定的一点是他之所以能成为你的领导,至少在业务层面必有过人之处的,首先这些过人之处就是我们需要去学习的地方,其次我们不理解的决定,可能是由于我们的职位局限、思维局限而造成的,没有全局观,你可以在合适的时机主动与你的领导交流你的看法,了解他的思维,而不是抱怨,影响自己的心情。要在职场上晋升,忠诚、诚实守信都是必不可少的品质,要首先做到大部分人都能做到的,然后再做大部分人都无法做到的,先学会替代他人,再学会让其他人无法替代你。这就需要你虚心学习,将自己的成长与公司需求链接,以主人翁的心态和公司一起成长。四、对待自己的态度:n很喜欢作者在此章节的第一篇的观点,作者提到需要你学会分辨出职场上谁才是你的敌人?同事?直接上级?同行?不这都不是,是你自己。其实真正有自信的人是不会将自己与周围人比来比去的,他们只和昨天的自己比,相对于昨天,今天的自己有那些进步和成长,这样的人不会因为其他人的快速成长来折磨自己的内心,也不会因为其他人的懒惰而充实自己的虚荣,他们只忠于自己的心,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和工作,不给自己过多的束缚,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投入满满的热情,享受其中的乐趣和挫折,不断的挑战成功,挑战失败,再挑战成功,最终他们安安静静的成为了职场上的成功人士和达人,因为他们把心思放在了增加自己业务能力,工作改善上,这些人会走的很远很远。这本书并没有向其他的书一样给出你1.2.3的建议和条例,很多的建议都融合在了文字中,不同的人看可能会看到不同的重点,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我觉得这本书好的地方,它并没有给你明确的说出条条框框的1.2.3,而是由你结合你的处境自己去领悟,以上是我的感受和领悟,可能你看完之后会有不同的感受,期待探讨~n

致加西亚的信读书笔记 第(2)篇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微信读书里翻到这本书,看书名还以为是父亲写给子女的家书之类的合集呢。因为之前读过《傅雷家书》,它里头的内容及情感都特别符合我的口味;所以看到这本带着“信”字的书,我爱屋及乌的有了好感。

读起来才发现,书的内容并非如我想象的那样是家书,而是一本讲如何对待工作的书。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一本“鸡汤”,或者“洗脑”的书。我是排斥“鸡汤”与“洗脑”,这方面的东西看得太多了,而生活依旧没有改观。可是我却依然看完了这本书,而且还看得津津有味,感觉大有收获呢。

这本书为什么会让我喜欢呢?我想可能与我当前工作所处的阶段及心理状态有关。

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快一年了,工作的方式、方法都成了形式化的重复,很难创新,没有反馈。总结下来就是我的工作进入了瓶颈期,没有更多的挑战,看不到没有更多的成长空间。虽然说现在的工作方法还有完善的余地,可是大体上再难获得有成就感的增进。

面对这样的工作状态,没有突破,升职加薪自然是奢望了。所以,我的心态上便出现了徘徊与迷茫。我会想要不要换一个岗位,迎接新的调整;可是现在的工作似乎又还没做到自己满意的境地,很不甘心。如果继续在这个岗位呆着,又找不到合适的方向突破,持续的得不到成就感对我是一种折磨。

在这样的一个阶段与心理状态下读到这本书,与我来说犹如在漆黑的夜里看到了远方的一点光亮;本来毫无方向的我,似乎得到了一些指引。就这本书来说,给我感触最深的指引,是心态上的。

就如“你唯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这句话说的一样,很多限制都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一旦你自己先给了自己限制,再反观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便到处都是限制你的限制了。而在你的内心,如果没有给自己诸多的限制,那么即使世界上有诸多的限制,你也会选择跨过去。

正如一句话所说:一旦你确定了方向,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致加西亚的信读书笔记 第(3)篇

这本书的名字具有迷惑性,起先并不知道书中的内容,以为是文学小说,于是拿起就看。对于即将步入社会工作的我,非常想看一本有益于职业发展的书。但市面上成功学的书太泛滥,感觉找不到“真爱”。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意中翻开《致加西亚的信》,实现了心中的小愿望。很难想象这是一本100年前写的作品,里面的内容丝毫没有过时。其实在看到这本书前半段时,心中是有点鄙夷的。出于惯性,看到这本书是关于成功学的,就忙着去否定,不喜欢通常都在讲大道理。不过幸运的是,这本书越看越觉得有可取之处。首先书中举了很多的例子,有点章节还提供了方法论。如果说有一些我觉得不好的地方,就是有些观点可能不再适用于现代社会,或者说不适用于中国职场,也有些观点有喊口号的意味。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可看的,而且到时候入职了还要经常翻看,好好吸收和提醒自己。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