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脂砚斋评石头记(全集)读书笔记(3)篇

脂砚斋评石头记(全集)
作者:曹雪芹 脂砚斋评
《石头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之作,从传抄面世之初,各个抄本上都保留了大量的朱红色批语,一些重要的传抄版本上题有《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字样,所以后人便称这些早期的《红楼梦》抄本为“脂评本”或“脂批本”。
脂砚斋评石头记(全集)读书笔记 第(1)篇

第一次看到红楼梦这本书,是从我爸的书箱里翻出来的。七八厘米的厚度,泛黄破损的封面,前后各有一些篇章已经不知所踪,扉页上的字因为长期的摩挲而显得模糊,但就是这 样的这本书,在当时却引起我强烈的读书欲望,潜移默化间在未来的时光里影响了我的人生。

当我还是小学生时,我对书籍便有些独特的热爱。我习惯独自待在阁楼上,把家里的书籍翻出来仔细的阅读,直到照在我身上的阳光慢慢褪去,然后听到我妈在楼下喊我吃饭,才恋恋不舍的把书放在我的书桌上,下楼吃饭。正是因为对书籍的狂热,当我看到红楼梦时,我像看到珍宝一样紧紧的抓住它,以防被我的兄弟姐妹夺去。那时的我并不知道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也不懂得欣赏诗词之美,只是因为觉得故事好玩才细细的一页接着一页翻读。我最喜欢看的无非是吃的东西,书里所说的菱粉糕、鸡油卷儿、火腿炖肘子、糟鹅掌鸭信等馋的我心痒痒,当时的我觉得住在荣国府真好,有吃有喝有人伺候,吟诗作对自在逍游。我不懂宝玉的性情,不懂黛玉的忧伤,不懂大观园的悲欢离合,但我同他们喜,同他们悲,陪同她们度过一段缠绵难忘的时光,我仿佛现在还能嗅到当年书所散发出岁月厚重感的墨香。因为我爸的那本书,我爱上红楼梦,只是由于结尾书页丢失,很遗憾的没能看到结局。从那时起,红楼梦就搁在我的心上,沉甸甸的如同一个未完成的惆怅的梦。

上了高中,在学校的图书馆我找到了完整版的红楼梦,时隔三年,再一次翻开红楼梦,我依然能感觉到我对它的热切渴望。我不带任何杂念的,一字一句的去感受红楼女子令人扼腕的命运,也开始直视那个时代的现实——封建传统社会对人的思想进行束缚压迫甚至残害的残忍真相。我可怜那些冰清玉洁的女子,在稍瞬即逝的繁华逝去后,纷纷走向死亡或悲惨的结局。正所谓“花去花开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黛玉的一首《葬花词》一开篇悲伤横流,直指红楼女子香消玉损后,只落得一片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凄惨下场,令人可怜可恨可叹可惜。生不逢时是时代的不幸,繁华易逝,我们该思考的是怎样在时代里生存。红楼一梦当求诸己,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使命,我们读红楼的悲欢离合,也在感受世间的人情冷暖。人生在世变化莫测,我读我的红楼,我做这个时代的红楼梦。

脂砚斋评石头记(全集)读书笔记 第(2)篇

该庆幸是残卷,没有看到我家颦儿香消玉殒之状,还是该遗憾,没能做完石头一梦。突然就这么结束了,怅然若失…………n我心疼喜爱黛玉,却想让自己成为宝钗,哎!n以前初高中看红楼梦总是看不完,颦儿不出现就跳过了,没想到现在看到八十回还是没能n看完,却看到了其他不同女孩的娇憨可爱。最喜欢颦儿,凤哥儿,贾母,晴雯这些风流灵n巧又口齿伶俐的,可令人疼了!既有我这样的黛玉党,还有对应的宝钗党,看到很多读者n用不堪的词汇去说宝钗甚至为她贴上标签,心机婊之类的………这倒真的不至于,也辜负了n曹公的原意。里面的姑娘,即便是袭人王夫人之流,也都有各自的可怜可惜之处,何必用n那样狭隘的眼光看这些本就客观的事情呢。大家寻找自己喜爱的人去心疼,去喜欢就够了n对宝玉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如果单摘出来,我一定不喜欢,偏偏他生在红楼梦,我n竟然不讨厌。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n曹公经历的对我来说也像是做了一场大梦,恍恍惚惚…………n

脂砚斋评石头记(全集)读书笔记 第(3)篇

说起《红楼梦》,大家第一想法肯定是“高鹗续集真垃圾”,对于持有这种想法的同学,我不得不批评你们一句了,说高鹗续集不好的,那是因为你没看过刘心武的《刘心武续红楼梦》,虽然,我自己也没看过,但你要知道,就凭《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漏洞百出的小把戏,能整出什么劳什子来。回头说高鹗,起码人家高鹗续出了一句经典台词“弱水三千独取一瓢饮”,这个是刘心武万难做到的。

关于红楼梦这本书,能百度出来的人已经很多了,以研究红楼梦起家的文人墨客更不在少数,良莠不齐的红学界,该阅读哪些书籍呢?在此推荐一位红学大家,叫冯骐庸,相信我的品味,绝对要比周汝昌的牛头不对马嘴的扯淡更有说服性。

我像多数人一样喜爱红楼梦,其实我更愿意叫《石头记》。这本书很不错,只有前八十回合,基本保持了原味,爱好红学的不容错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