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夏老师的推荐,这本书很精彩~n感谢作者的分享,23天的卧底之行,紧张又刺激,还好,作者遇到的传销都是没有上交手机没有限制人身自由的类型,如同作者般报着好奇心看完了本书。对传说中的传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知~ 也害怕作者会遭到报复,希望社会少些暴力,充满和平与爱~n其实整本书看下来,最最最心疼的就是善良朴实却又被洗脑洗脑的很彻底的农民伯伯们。他们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辛苦钱,一下子就被所谓的月薪几十万或者上千万的”饼”给吞噬了,不仅如此,没日没夜还要忍耐吃不饱也许穿不暖不许交流没有办法思考的日子,甚至见到自己的亲人朋友也不许有一丁点的交流。而传销骗的第一人却又是最最最亲的家人!! 我有时候在想,他们所谓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不是因为每天的食不饱腹而产生的幻觉,就连拉到虚脱,痛到胃痉挛也不愿去医院就诊。更可悲的是被解救出来之后的不久还自愿回到传销,继续接受所谓的”有高管做,有钱拿,坚持就是胜利”荒唐的”道理”!真是可悲又可笑!!!n书中受骗的有好多中年人和老年人,当然也有未经世事的年轻人,我感觉大多都是妄想世上能有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主要指文中的好多年轻人),而好多父母都是被子女骗过来入了坑。可怜天下父母心!!!也想说对孩子从小到大的教育非常重要,如果从小就想着不劳而获或者品行不端,未来终将害人害己。所谓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不无道理。如果他们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并坚信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说不定人生又是另一番景象。最后的最后,不得不说,不靠任何威逼利诱恐怖的手段却也一样可以控制人类思想的这类人,请避而远之!!!! 这类人的心理学绝对研究了好多好多吧! 而最终对就算警察抓到他们却也无法定罪不得不无罪释放的状态表示无奈,尤其是被释放后又继续干行业的人儿们。换个角度,做传销的领头们好好在社会上找份工作,哪怕就是一名简简单单的销售,应该也会在短时间内鹤立鸡群升职加薪的吧?n
中国,少了一味药 读书笔记 第(2)篇反传销一直在进行,传销业也在与时俱进。我大学时搜到的传销洗脑资料就显示,传销组织早已把自己与“传销”两个字撇清关系,而称自己为“连锁销售”等等。对传销新人来说,这就像一针疫苗,往后,把亲戚朋友的好心相劝都当做他们的偏见。这对现今的反传销宣传预防工作是个巨大的考验。
邪教分子挑选洗脑对象时,倾向于选择有宗教基础的信众,在正规宗教的基础上信口雌黄把人带偏。传销组织中的宗教是成功学,杀伤力更强,天南地北,下至青年上至老人,全都适用。附录里的《业务洽谈》就是邪教教义,一通胡说把你说懵,没有思考的余地,但又清晰明确地给你画了一个美好明天,听着听着就中计了。就像股市里的机构投资者与散户,信息不对称让这场对抗变成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可见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层出不穷的花招与无法开启的民智之间的矛盾。
书本身写得一般,毕竟是在“温和派”传销里待了二十多天,没有那么深入,警示力度也有点不足,不过精神实在可嘉,非专业人士请勿模仿。
中国,少了一味药 读书笔记 第(3)篇怎么感觉,作者体验了一把却无法改变这个现状,抓捕也没抓到那三个老大。不得不说的是 这的确让我们反思,对于传销,是真的处理起来很糟糕,就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慕容雪村经历的属于北派传销,不限制人身自由,和电视上演的那种特别可怕恐怖暴力的传销组织不是一派,其蛊惑人心的力量丝毫不减,更胜一筹。新人来的前三天像是过年,有肉吃,有好多盘菜吃,热情似火,而后面,就是白水几颗米粒,洗胃般的饭食,这也让我想起慕容雪村刚去做卧底的时候,他自己买肯德基,在外面点一大桌菜请来接他的人吃饭时,那些人狼吞虎咽眼睛直了的样子,他们没有钱啊,仍然为所谓的干行业洗脑,哪怕身体都出了问题,都不肯去医院,独自忍受着痛苦。他们令人心疼,却无法拯救,这是最令人唏嘘的、遗憾的、也是可怕的。
传销,怎么断绝呢,这是一个问题 ,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情,尤其是掉在你身上,所以,仰望星空时,要脚踏实地。
有人告诉我,传销的幕后大佬其实是在台湾,这也掺杂了美国的关系。所以,我在想,传销,就是一个尴尬的山芋,我们动了,却不能从根上动,我们若彻底,却又有如此复杂的牵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