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聊斋志异 读书笔记(3)篇

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
《聊斋志异》是清初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近五百篇,或讲民间的民俗民习、奇谈异闻、或讲世间万物的奇异变幻、题材极为广泛。《聊斋志异》为读者描绘了一个诡异奇幻的世界,借描绘狐仙鬼怪,反映人间百态,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书中既有对漆黑如墨的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官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赞叹;而数量最多、质量上乘、写得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美爱情。此书历来被视为小说中的翘楚之作,有“空前绝后”的美誉。
聊斋志异 读书笔记 第(1)篇

蒲松龄少时,博览群书,酷爱历代名医典籍。成年后,医术远近闻名,有久患顽症的病人经他治愈,送来一匾致谢,匾上题词将“一代时医”错写成“一代诗医”……经他医过的诗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削去不少字,但诗意不变。“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蒲松龄又挥毫写出:“十年久旱逢甘露,千里他乡遇故知,新郎洞房花烛夜,老叟金榜题名时,”……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聊斋志异 读书笔记 第(2)篇

许多人不一定看过《聊斋志异》,但一定看过《聊斋》。记得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放的电影《连锁》,一个白无常喊着连锁……连锁……当时觉得那是最害怕的事情了。后来稍大一点,还看过《八大王》、《画皮》等等,总之,《聊斋》应该伴随过我们每个人的童年(我是80后)。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所著,多借狐仙鬼怪之事暗讽当时社会的黑暗。本书不是原著,是一本被翻译成的现代文。优点是较原著更通俗易懂、语言浅显明了;缺点是有些地方翻译的太过随意,没有了原著的语言美和抽象美。

众多的故事呈现一个共同特点,男主多为书生,女主多貌若天仙,往往一见钟情,然后共赴巫山云雨,显得很突兀。当然,书中很多异史氏的评论对我们来说很有启迪,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记得老人们常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聊斋”,一直以来认为,是因为聊斋充满太多的妖狐鬼怪,今天看完,在男女情爱方面确实有点少儿不宜,甚至有些故事属于“毁三观”类型的,容易对青少年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此版本的“聊斋”,我的评价是三星。

聊斋志异 读书笔记 第(3)篇

虽为一部讽刺当时社会科举的迂腐的小说,但是所做故事骨子里还是无比渴望着通过科举证明自身的意义,女性角色多都渴望自由恋爱,痴情且美丽,限于封建时代约束,女子都是处心积虑为男子服务的,且偏爱文雅的书生,女孩们巨闷骚,十足内向但是男的一碰就献身,又有诸多神仙女孩谈恋爱跟做任务似的,为了修仙才谈情,与现在为了有对象发朋友圈谈恋爱何异,功利性满满,妖鬼故事中处处是互相报复,没几个人能真正放下恩怨,多做些为现实有益的事情,迷信的成分着实不少,但作者的主观思想也深深浸入其中,多是自己落榜后怪罪这该死的制度,故事写得非常奇幻有趣,抛去我们现在的观念,或者以现在来看有些爱情故事还是非常令人羡慕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