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 读书笔记(3)篇

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
作者:李碧华
本书收录李碧华经典小说《青蛇》《秦俑》《诱僧》,均曾被改编为电影,分别由徐克等著名导演执导,张曼玉、梁家辉、王祖贤、巩俐、陈冲、张丰毅、葛优等著名演员担纲主演,在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等的评选中斩获多个奖项。三部小说均系以历史传说为背景进行发挥创作,衍生出一段段充满爱欲情仇的奇情故事,情节曲折离奇,以华美犀利而又天马行空、离经叛道的文字大胆颠覆传统,通过对男女情怨纠葛的叙写,揭示人物复杂丰富的心灵世界,再融入美学哲学之意蕴,极具张力而荡气回肠。
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 读书笔记 第(1)篇

《青蛇》

这本书全篇看下来,脑海里总会闪过一些电影中的画面,可是电影实在是多年前看过的了,也记不太清。

通篇看完后,竟只余一声叹息:许仙真渣。

记得开篇,素贞便对小青说了这句话,“男人是什么?不过是叫女人伤心的同类。”

这句话在这本书里彰显的淋漓尽致。

这个男人,不管素贞待他如何好,旁人一挑拨,他便毫不犹豫地对素贞行着伤害之事。听信和尚的言语让素贞喝雄黄酒,在素贞拿命相博为保他命换取灵芝后,还纠缠着小青,后来的他,分明察觉出这两个女子是妖,可他也明白,她们爱他。

因了这份爱,他肆无忌惮。

也因了他这份肆无忌惮。小青忽的醒悟了。她想告诉姐姐,她觉得这世间不要男子,就她姐妹二人共处也是极好的,许仙不好,真的,不好。

她爱他,我也爱他。即使他并不好,但我俩没遇上更好的。这是一条死巷

再后来,法海将许仙带去金山寺,素贞与其大战一场,于雷峰塔下产子。在素贞被压镇在雷峰塔下后,许仙被小青用剑刺死,法海放了小青。


再之后,便是数不清的年岁过去,文革,红卫兵,雷峰塔被推翻。素贞重现于世。


再之后,是素贞于一个微雨的午后幻化成另一番模样,去勾搭那伞下的温润青年。

又是另一番故事和光景了。

即使知道男子总也叫女子伤心,可耐不住寂寞啊,这漫漫人生路,总要叫另一个人陪着自己方才是好的。

ps:书里妙句甚多,从中摘取一段。而下面这番话,总不免让人想起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也许作者在写的时候,怕也是想到了这番吧。

每个男人,都希望他生命中有两个女人:白蛇和青蛇。同期地,相间地,点缀他荒芜的命运——只是,当他得到白蛇,她渐渐成了朱门旁惨白的余灰;那青蛇,却是树顶青翠欲滴爽脆刮辣的嫩叶子。到他得了青蛇,她反是百子柜中闷绿的山草药;而白蛇,抬尽了头方见天际皑皑飘飞柔情万缕新雪花。

《秦俑》

看这篇时,脑子里不时拿电视剧《古今大战秦俑情》与这篇文做对比。

然后忽的感叹,啊,电视剧将小说改动好大啊。

小说里第一世,冬儿和嬴政并没有情感纠葛,电视剧大抵是为了增添戏剧性和可看性,加了这部分情节。且小说中结尾,是冬儿转世成了一个日本女孩,来参观秦俑。于此,剧终。

就好像故事发生到了高潮,戛然而止。让人觉得后续还有很多该写的,但又觉得,似乎到了这,也该是结局了。

刚好前不久在上文学理论课时,听老师提及,“大家”的写作,其实中间很多情节都可以直接当成结局,有可接续的,但也可就此了结。

这篇看完时,脑子里就剩一个想法,文革,到底对李碧华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何以几乎她的每本书,都会或多或少提到文革。


【ps:由于看完《秦俑》后联想起自己以前看的李碧华的其他书,如《霸王别姬》,如《潘金莲的前世今生》,再如《青蛇》,《秦俑》,都有提及文革,不论文革在其中所占比重如何,但终究是都有提及】


后来上网搜了搜,惊觉作者本身并没有经历过文革。

有文学评论家说,李碧华自小在香港长大,她笔下的世界,是充满港人意识的世界。而她的主要作品大多涉及了文革,体现了香港回归后,港人对中国大陆的旁观和审视。

而这个时期,国内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兴起,时代与市场需求的双重指引,文革成了一个不赖的题材和叙述背景。


《诱僧》

这篇看完后只觉得作者对于人性看的十分通透,或许也该说,她并不相信人性。

在《青蛇》中让小青去诱惑法海,在《诱僧》中让青绶夫人诱惑静一,让美人去诱惑僧人,考验心智。

然,人性经不起考验。

在这篇文中最喜欢的反而是静一在寺中修行时的片段,总能从方丈的一些言辞中隐隐参悟些哲理,但又说不清到底是何物。

同样,对李碧华的文笔也是再次感慨,惊艳诡谲,又似带着冷酷。是一种看着让人很清醒的文字,细细咀嚼又带着说不出的美感。

届时,将她的文字再细细揣摩,研究研究如何遣词造句吧

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 读书笔记 第(2)篇

三个故事,三种组合,三个结局。不知是不是作者有意编排。《青蛇》的电影非常喜欢,声色华美,迷人,耐人寻味。相比之下,书中读来甚是无趣——小青小白那么多的丑陋心事展露无遗,而且,许仙无耻,法海无情,争来争去只落得一身沧桑。像一篇劝人不要动心的寓言故事。啊,当然,也有可能是读者在某时某刻某种情绪之下,看见的某个窄小的侧面。《秦俑》是个有意思的小故事。与前篇恰好相反。蒙天放是个深情的,冬儿的转世却是个浅薄无知的“十三点”。我为你赴死,你为我长生。我丢了记忆一无所有,只盲目去抓指间沙,你忆昔抚今背负一切,却无悔地奉献付出。最后——n我又为你赴死,你再为我长生。总之,结构很精妙,故事也很有趣。有情有义的人,虽然愚忠憨直,但是,谁不喜欢呢。《诱僧》,最后一篇,读题就知是个好故事的故事。果不其然。喜欢,反而不知道如何评说。写写删删,始终是说不好。算了,总之去看吧,从懵懂的石大将军到顿悟的静一和尚,如何成长。一路可爱的途人,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再说,即使只看那如真似幻的情事,也很有趣嘛。还有深山里的老和尚,是个妙人呀。嘿嘿嘿。明明是感受最清晰的一篇,反而,表达不好。难道是,心静不下来?n毕竟周五了,下班倒计时了啊。

青蛇(王祖贤、张曼玉主演) 读书笔记 第(3)篇

李碧华的笔下,总是一段段与我所熟稔的传说故事不一样的角度书写的故事,从她的笔下去看同一个故事,别是一番滋味~很新奇~她总能带着我以不一样的新角度和新想法去诠释一个早已深入人心的故事或人物,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所谓“正确”的东西都是带着个人感知记下的,而历史更是以胜者去歌颂,所以真的有必要站在另一面去思考和衡量,因为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东西,感知不一样的感觉,我觉得启发思考和思考方式才是看书的乐趣~李碧华作品只剩下最后一部《生死桥》还没看,依旧抱着无限的期待去翻开~另外再说一下,在李碧华的作品中,每个故事都有文革的痕迹,从她笔下,非常深刻的感受到了人们在文革时期的绝望和恐惧,让更珍惜现世的和平和安稳的生活了~[玫瑰]emmm临时想发表书评,语言也没组织好,很混乱[晕]就这样吧[敲打]n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