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于书友解释:
观自在菩萨(般若智慧已经达到自在境界的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当他修行般若智慧达到波罗蜜多觉悟境界的时候)
照见五蕴皆空(洞见色、受、想、行、识五蕴乃是人类虚空的妄想)
度一切苦厄(所以菩萨要为众生解脱一切执着于生死烦恼的苦厄)
舍利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啊)
色不异空(你所看见的物质世界其实是你的精神世界)
空不异色(你的精神世界也就是你以为的物质世界)
色即是空(物质世界就是精神世界)
空即是色(精神世界就是物质世界)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人类所谓的感受、思想、行为和认识也是如此)
舍利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子啊)
是诸法空相(其实一切法都不是法,只是人类虚空的精神幻觉)
不生不灭(真实的世界不会产生,也不会灭亡)
不垢不净(不会被尘埃沾污,也不需要去洁净)
不增不减(任何东西都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是故空中无色(在真实世界里并没有物质这一概念)
无受想行识(自然也就不存在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感受、思想、行为和认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感官对于真实世界没有任何意义)
无色声香味触法(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颜色、声音、香气、味道、感觉和概念)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你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假象,你的意识也全部都是错觉)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没有前世愚昧的事情,也没有后世报应的所谓十二因缘)
乃至无老死(就连生老病死也是胡说)
亦无老死尽(更没有生死轮回的道理)
无苦集灭道(没有生死烦恼,没有贪婪和恐惧,也没有所谓的真理)
无智亦无得(既没有智慧,也得不到任何知识)
以无所得故(这才是超越了人类精神的惟一真实的世界)
菩提萨埵(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观自在菩萨)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靠般若智慧抵达了波罗蜜多觉悟的彼岸)
心无罣碍,无罣碍故(心中没有任何牵挂和妨碍,正是因为没有受到人类精神影响的缘故)
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没有任何恐怖,远离那些违背自然的思想)
究竟涅盘(所以菩萨观得自在,消除了一切烦恼)
三世诸佛(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世佛以及一切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都是依靠般若智慧达到波罗蜜多觉悟的境界)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到阿耨多罗无上三藐正等三菩提正觉成佛的境界)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所以般若智慧波罗蜜多觉悟是不可思议的咒语)
是大明咒(是普照一切的咒语)
是无上咒(是最最伟大的咒语)
是无等等咒(是超度一切的咒语)
能除一切苦(能够解
心经读书笔记 第(2)篇经文解读:
观自在菩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深入的修行心经时)照见五蕴皆空(看到五蕴: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心灵,都是空的)度一切苦厄(就将一切苦难置之度外)舍利子(菩萨对学生舍利子说)色不异空 (形相不异乎空间)空不异色(空间不异乎形相)色即是空 (所以形相等于空间)空即是色(空间等于形相)受想行识 (情欲、意念、行为、心灵)亦复如是(都是一样的)舍利子(舍利子呀)是诸法空相 (一切法则都是空的)不生不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 (因此空间是没有形相的)无受想行识(也没有情欲、意念、行为和心灵)无眼耳鼻舌身意 (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无色声香味触法(更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无眼界 (没有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乃至无意识界(直到没有心灵所能感受的界限)无无明 (没有不能了解的)亦无无明尽(也没有不能了解的尽头)乃至无老死 (直到没有老和死)亦无老死尽(也没有老和死的尽头)无苦集灭道 (没有痛苦的集合以及修道的幻灭)无智亦无得 (不用智慧去强求)以无所得故(所以得到与否并不重要)菩提萨陲 (菩萨觉悟之后)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照心经)心无挂碍 (心中没有碍)无挂碍故 (由于没有碍)无有恐怖(所以不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最后达到彼岸)三世诸佛 (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照心经)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到无上、正宗、正觉的三种佛果)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所以说心经)是大神咒 (是变幻莫测的咒语)是大明咒 (是神光普照的咒语)是无上咒(是无上的咒语)是无等等咒 (是最高的咒语)能除一切苦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能除一切苦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所以说心经)即说咒曰 (其咒语曰)揭谛揭谛 (去吧,去吧)波罗揭谛(到彼岸去吧)波罗僧揭谛 (大家快去彼岸)菩提娑婆诃(修成正果)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一个小时辛勤劳动的结果
心经读书笔记 第(3)篇近几天 忘了是友人说起 还是在书上看到 亦或在梦里听到 说:“我这一生 可能无论如何都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在哪。” 只觉心头一颤 不知作何回应 仿佛生活于我 遥遥无期。几个月前击垮我的那一瞬 又开始卷土重来 仍在现在与未来之间迷途 不知返。可悲吗 其实不是 倾注得多的人 越无话语权,是觉你犯了错 想弥补是吗,实际上最先错的人是我 只是你不懂 亦不知 本无相同的路 亦无交叉同行之理。世间万物 皆“无”。无所存 无所实 无所思 无所想 无所求 亦无所依。佛曰万物即色 万物皆空 色即为空 空亦为色。万物皆有其因果 万物皆有其定律 存也好 亡也罢 都在人的思想意志中出生 成长及消亡。万物的守恒定律 得到的多少 亦失去同等重量的事物;万物无绝对的对错之分 同件事 于你来说的对的 于他来说却是错的 于过去是正确的 于未来是错误的,那么 这件事 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吗?太官方了。所有的对错衡量标准 某种程度上是人类生存的经验总结 又同时顾及绝大部分人的利益,可换个角度 世间还是要有对与错的判断 才能保有某些权利,但总归 人还是自私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