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牡丹亭读书笔记1000字(3)篇

牡丹亭
作者:汤显祖
如果认为古代人的爱情迂腐,那么且来读读《牡丹亭》吧,这里有你不曾了解的古人生活。作家白先勇曾玩笑说道:古人的后花园是最危险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里演绎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古代名门闺秀,进了后花园看到宜人美景,就开始蠢蠢思春,然后就邂逅了一段生生死死的爱情……一曲《牡丹亭》,写尽了天下痴男怨女的缠绵心事,连《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读得“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牡丹亭读书笔记1000字 第(1)篇

中国古代戏剧尽管过程和西方戏剧一样虐心,但结局安排往往不同,原因可能在戏外。欧洲往往在剧场看戏,悲剧结尾无碍剧场吸引力。而中国则经常是请戏班前往东家庆寿庆婚,悲剧结尾极易破坏东家欢乐气氛,因而须以大团圆结尾。

有所谓男不看红楼梦,女不看牡丹亭的说法。可能是因为红楼梦中男子耽于私情,没有一个勇于担当任事的,从谋生齐家糊口的角度看几乎全是废物;而《牡丹亭》《西厢记》则是女子过分高估自己的眼光而私奔,容易使仿效者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梢儿搵着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旦作羞)(生前抱)(旦推介)(合)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生强抱旦下)(末扮花神束发冠,红衣插花上)“催花御史惜花天,检点春工又一年。蘸客伤心红雨下,勾人悬梦彩云边。”吾乃掌管南安府后花园花神是也。因杜知府小姐丽娘,与柳梦梅秀才,后日有姻缘之分。杜小姐游春感伤,致使柳秀才入梦。咱花神专掌惜玉怜香,竟来保护他,要他云雨十分欢幸也。
【鲍老催】(末)单则是混阳烝变,看他似虫儿般蠢动把风情搧。一般儿娇凝翠绽魂儿颠。这是景上缘,想内成,因中见。呀,淫邪展污了花台殿。咱待拈片落花儿惊醒他。(向鬼门丢花介)他梦酣春透了怎留连?拈花闪碎的红如片。秀才才到的半梦儿;梦毕之时,好送杜小姐仍归香阁。吾神去也。(下)
【山桃红】(生、旦携手上)(生)这一霎天留人便,草藉花眠。小姐可好?(旦低头介)(生)则把云鬟点,红松翠偏。小姐休忘了呵,见了你紧相偎,慢厮连,恨不得肉儿般团成片也,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旦)秀才,你可去呵?(合)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生)姐姐,你身子乏了,将息,将息。(送旦依前作睡介)(轻拍旦介)姐姐,俺去了。(作回顾介)姐姐,你可十分将息,我再来瞧你那。“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下)(旦作惊醒,低叫介)秀才,秀才,你去了也?(又作痴睡介)(老旦上)“夫婿坐黄堂,娇娃立绣窗。怪他裙衩上,花鸟绣双双。”孩儿,孩儿,你为甚瞌睡在此?(旦作醒,叫秀才介)咳也。(老旦)孩儿怎的来?(旦作惊起介)奶奶到此!(老旦)我儿,何不做些针指,或观玩书史,舒展情怀?因何昼寝于此?(旦)孩儿适花园中闲玩,忽值春暄恼人,故此回房。无可消遣,不觉困倦少息。有失迎接,望母亲恕儿之罪。(老旦)孩儿,这后花园中冷静,少去闲行。(旦)领母亲严命。(老旦)孩儿,学堂看书去。(旦)先生不在,且自消停。(老旦叹介)女孩儿长成,自有许多情态,且自由他。正是:“宛转随儿女,辛勤做老娘。”(下)(旦长叹介)(看老旦下介)哎也,天那,今日杜丽娘有些侥幸也。偶到后花园中,百花开遍,睹景伤情。没兴而回,昼眠香阁。忽见一生,年可弱冠,丰姿俊妍。于园中折得柳丝一枝,笑对奴家说:“姐姐既淹通书史,何不将柳枝题赏一篇?”那时待要应他一声,心中自忖,素昧平生,不知名姓,何得轻与交言。正如此想间,只见那生向前说了几句伤心话儿,将奴搂抱去牡丹亭畔,芍药阑边,共成云雨之欢。两情和合,真个是千般爱惜,万种温存。欢毕之时,又送我睡眠,几声“将息”。正待自送那生出门,忽值母亲来到,唤醒将来。我一身冷汗,乃是南柯一梦。忙身参礼母亲,又被母亲絮了许多闲话。奴家口虽无言答应,心内思想梦中之事,何曾放怀。

《西厢记》是由情至性,而《牡丹亭 惊梦》则是无情先有性,尽管置于梦境以使不违礼教,但感受却是真实的。这或许可以理解为汤显祖对正常欲望的认可与尊重。

只因世上美人面,改尽人间君子心。
睡则那,把腻乳微搓,酥胸汗帖,细腰春锁。
触处无非泪眼,见之总是伤心。
妾千金之躯,一旦付与郎矣,勿负奴心。每夜得共枕席,平生之愿足矣。(生笑介)贤卿有心恋于小生,小生岂敢忘于贤卿乎?(旦)还有一言。未至鸡鸣,放奴回去。秀才休送,以避晓风。

《牡丹亭》与《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也叫“临川四梦”,改编于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汤显祖“为官不济,为文不朽”,曾言“吾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在这部《牡丹亭》中倾注了自己毕生的思想感情,完美的诠释了他的“至情说”,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其创作的最高水准。剧本推出之时,便一举超过了另一部古代爱情故事《西厢记》。据记载“《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现实中,无论男女,谈爱情的基本都是来赚便宜的,都是抡着爱情大棒来抢劫的。在谈利益的时候谈感情,那无非让自己少掏点利益。中国外国古代喜剧小说往往是穷书生迎娶白富美,说明古代观众主要是男屌丝,主要是满足普通男屌丝的意淫。

则为在南安府后花园梅树之下,梦见一秀才,折柳一枝,要奴题咏。留连婉转,甚是多情。梦醒来沈吟,题诗一首:“他年若傍蟾宫客,不是梅边是柳边。”为此感伤,坏了一命。(净)谎也。世有一梦而亡之理?

可能是百姓心目中的完美地方官。尽管家庭中独断专行、不近人情,但在官场公私分明,机智果敢,有勇有谋,临危不乱,体恤百姓。

我的老夫人,老夫人怎了!你将官们也大家哭一声儿么!(众哭介)老夫人呵!(外作恼拭泪介)呀,好没来由!夫人是朝廷命妇,骂贼而死,理所当然。我怎为他乱了方寸,灰了军心?身为将,怎顾的私?任恓惶,百无悔。



牡丹亭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

阅读书的初衷是因为在太多地方看到运用游园惊梦的元素了,另外三个月前我的爱豆居然在综艺中领到了杜丽娘的身份,这令我颇为诧异,为何让一个男性领女性身份?这激发了我看牡丹亭的动力。然而出现小插曲,我看成了西厢记,尽管西厢记没读完,但是自此以后,西厢也纳入我的书单了。

杜丽娘游园,梦中出现柳郎,便

将奴搂抱去牡丹亭畔,芍药阑边,共成云雨之欢

这一幕大大颠覆我对大家闺秀的认识,之后杜丽娘又慕色而亡,便也奇怪这爱情来的太突然也太深刻了。好在古代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天注定来解释。死后三年,柳梦梅复活杜丽娘,又引来与老丈人在御前辩驳杜小姐是妖是人的事情,直到最后圆满大结局。看完游园那出,就去听了昆曲,发现那咿咿呀呀婉转的唱腔把我缺少的女性婉约气质都激发出来了。最爱的选段,一是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二是懒画眉,最撩人春色是今年。

杜宝,真乃英雄,敌军用他夫人死了来扰乱他军心,他还能思维缜密井井有条的应战。最终战胜,升了官,得了乘龙快婿。尽管只有一女也带来先生,让其教授女儿,并且是如同男儿一般的教法,也展现杜宝眼界。

女弟子则争个不求闻达,和男学生一般儿教法。

杜丽娘,父亲是宰辅,丈夫是状元。感觉她好像拯救了世界。但是不能忽视的是杜丽娘本身的优秀,除了长得好看外,其他也样样在行,

小娘子画似崔徽,诗如苏蕙,行书逼真卫夫人。

柳梦梅,柳宗元后代,落魄书生,游园得画,开启天赐良缘,面对丈人拷打,依旧不卑不亢,调理清晰,仍对丈人尊重恭敬。他有情有义,才华横溢。

一场梦就让他们两个定下了终身,一见钟情是见色起意,但是两个如此美好的人能在一瞬间彼此相爱真的是让我感受到了这股子浪漫的味道。

阅读过程还是比普通的书稍难理解一些,至少比红楼梦难点。毕竟是话本子嘛,这种形式的书也是第一次看。感觉他们说着说着话就能对起诗来,阅读过程会让自己感觉多了点诗意。我觉得这次不求甚解的阅读完了,之后必须要在自己心境有了不同的变化是再来看一看,也许自己会有不同的感受。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2017.11.1

牡丹亭读书笔记1000字 第(3)篇

这书我从头看到尾,一直找不到那句名震江湖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上网一查,这一句被古言小说用烂了的套词是写在牡丹亭的题记里的,再一翻这书,没有收录题记[再见]

以及一开始不是很明白反贼溜金王夫妇,为什么轻而易举地被杜宝杜平章一纸书信给招降,后来看了解读,才明白,溜金王李全夫妇归顺宋朝又弃官奔赴海上为贼,正是名利双收又保全自由的最佳选择,他们既不帮助金人攻打宋朝做叛国之徒,又不臣服宋朝做那兔死狗烹的一时高官,而是卷走宋朝招安他们的一大笔金银奔赴海上为海贼,颇有【江海寄余生】的浪漫情怀,说不准他俩是好是坏,但如此经历,也算不负此生……

以及,我觉得李全那种身居高位,一方枭雄却是个耙耳朵怕老婆的男人还是很有反差萌的,还有他的老婆杨氏娘娘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场也是很讨人喜欢,他们二人间的爱情更趋于男女平等,互尊互爱,丝毫不逊色于柳杜二人的情至深处,死而复生的传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