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读后感(3)篇

呼兰河传
作者:萧红
《呼兰河传》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东北边陲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宗法社会,生活像河水一样平静地流淌。平静地流淌着愚昧和艰苦,也平静地流淌着恬静的自得其乐,在这里生活着的是《呼兰河传》的人们。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她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1)篇

拉大锯,

扯大锯,

老爷(外公)门口唱大戏。

接姑娘,

唤女婿,

小外孙也要去……

读这本读呼兰河传,上面那首童谣不断地在耳边回响……一直到尾声,读到“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让我莫名的泪目,不知道为什么……

我想我是被作者感动了,我想更多的了解作者,查阅了一下:萧红,民国才女,1911—1942。惊目,这是一个怎样的生命,30岁竟已逝去!

大概这样的萧红,这样的《呼兰河传》,才是至纯至真的吧。她的文字无毒,却深入骨髓;她的语言朴素,却不绝于耳;她的生命短暂,却似乎永远活在那个快乐的呼兰河小城……

时光如流水一般,呼兰河的风土人情,随着太阳出来而升起,太阳落山而消失……祖父的讲诗,烤乳猪乳鸭,烧苞米是你最爱的;祖母的“不许用手摸,你的手脏”是你最怕的;后院的花草瓜果乐园是你最快乐的;大黄狗是你朋友里最好的;小团圆媳妇为了回家,化成的“白兔子拉过自己的大耳朵擦眼泪”是你最难忘的;有二伯的古怪性情,还有那句“你们家没好东西,良心长肋条上了”是你最不懂的;冯歪嘴子的打着梆子的磨房,以及冒出来的老婆孩子是你最不爱看的热闹……不管你爱与不爱,懂与不懂,这就是你的呼兰河故乡。

时光如流水一般,这也是我读《呼兰河传》感受最美的地方。我认为它无关爱恨无关时事,既不是跳大神的愚昧、也不是跑毛子的艰辛、更不是在炕上打着滚的欢笑,而是母子久违的灯下寒暄,温暖而又亲切。这个母亲是呼兰河,而这个孩子就是你我……我想我是被作者感动了!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

这是我第一次读萧红的文字,一下就被吸引住了,可能就是所谓的读者与书之间的缘分吧?n然后去百度了解了一下萧红,关于她的电影有两部,一部是宋佳演的《萧红》,另一部是汤唯演的《黄金时代》,个人认为宋佳演的那部更为有意思一些。她的生平就和她的文字一样,不平凡。可是就此定格在31岁,对于一位才女而言,未免太可惜了。读开头的时候就觉得文字很亲切,很吸引我继续读下去。记得她描写的“黄瓜愿意开一个花就开一个花……”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很是生动,不过说到底,最让我感动的是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比如“我从来没有看过团圆媳妇,我以为团圆媳妇不知道多么好看呢!越想约觉得一定是很好看的,越着急也越觉得是非特别好看不可……”,“那卖鸡仔的人一共有两百多只小鸡,她通通的选过了,但究竟她所选了的,是否都是顶优秀的,这一点,她自己也始终把握不定……”n除了这些细节之处以外,开篇对大坑的描写以及后头对团圆媳妇的描写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团圆媳妇的部分真是让我郁闷至极,但是我却不知道该怎么评论她的婆婆,她的婆婆和那些看戏的人,都是十恶不赦的人吗?我不敢说,她们害死了团圆媳妇,但不是因为心地坏,而是因为愚昧,因为受到封建思想的祸害。我开始真真地感觉到并不是凡事非正即邪,非对即错,实际远要复杂得多!相对团圆媳妇,我真的很庆幸自己所处的年代。但说实话,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完全摒除了封建思想吗?当我们身处在这样的大氛围之下,我们真的能以旁观人的角度去看清问题吗n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

读完《呼兰河传》萧红的童年,不由得忆起儿时,那么的相似,不同的也许是时代,也许是性情,萧红从小便如此聪慧无双,活泼机灵,亦不难想象日后成为一代才女的潜质。

最使我惊艳的,是萧红《呼兰河传》对于童年的叙事手法,也曾看过许多人讲童年,不是直白的平铺便是倒叙的方式,无过多的新意。

而萧红,通篇以朴实的语句和方言,自呼兰城城中形象、人物以及二三轶事交叉展开叙述,到祖父家人物、周边房屋、邻居、轶事见闻、风俗等种种故事,以春夏秋冬的季节穿插三个重要的人物:有二爷、团圆媳妇、冯歪嘴子,分别以代表当时人们的生活,对生活的理解;封建思想的迷信、残暴、愚昧和无知 ; 平凡的幸福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萧红是有才情的,而《呼兰河传》亦不愧为巅峰之作。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