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小说,1914.8-1918.12以德奥为代表的同盟国成员,英法俄为代表的协约国成员,两派国际势力间的错综的利益关系与军事斗争关系。小说通过讲述参战国家中的普通民众或贵族的人生轨迹反映战争对所有人的影响。
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奥地利大公的行刺者也没想到他的行为会引起如此世界动荡,事实也并非如此。世界各国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激流暗涌。战争实质上的导火索是巴尔干半岛上奥地利与塞尔维亚的主权纷争。沙俄国内的残暴统治与民众的不懈反抗。英国贵族的奢华淫逸与民众的水深火热。
战争中人们的生活在出人意料地发生变化。艾瑟尔从矿工女儿、贵族女仆成为女权运动的领导人。比利从煤矿矿工成为民众拥趸的党派议员。格雷戈里从厂工变成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人之一。以他们为代表的新一代意识到社会矛盾的根源,并为做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
菲茨从拥有无上荣耀的贵族成为民众唏嘘唾弃的对象,他是旧制度的捍卫者和垂死挣扎者。
读这本书的困难之一在于各种外国人名记不清楚,刚开始只得借助人物关系图辅助分辨和理解。之二在于对历史的不熟悉,有时需要借助地图和百度相关的历史事件与人物。
主要人物介绍
英国人物
菲茨,英国贵族阶级的代表,伯爵,爱上女管家艾瑟尔,并有一私生子。致力于推动战争的发生与发展。
碧,菲茨妻子,俄国公主。
茉黛,菲茨妹妹,爱上敌对国德国的外交官沃尔特,战争使他们秘密结婚后长期分离、失联,战后不顾世俗眼光与沃尔特结婚并前往德国生活,失去哥哥菲茨的支助后从贵族变成在自力更生的平民。
艾瑟尔,曾为菲茨家族的管家,与菲茨有过一段地下情和一个私生子。后热衷于女权运动,成为有影响力的工党议员。被菲茨抛弃后,与志同道和的伯尼结婚生子。艾瑟尔的父亲是当地煤矿有影响力的工会领导人,其政治活动热情与天分很大程度来自其父。
比利,艾瑟尔弟弟,少年时是矿工,后参战,为菲茨下属,被派往俄国执行秘密任务时(未获议会批准)因与姐姐艾瑟尔通信报告现况被菲茨陷害被判刑十年,后在姐姐艾瑟尔的努力下服刑一年出狱,与姐姐的租客相爱结婚。
德国人物
奥托,德国外交官,主战派。
沃尔特,奥托之子,德国驻伦敦大使馆武官,与茉黛相爱。反战派。
俄国人物
格雷戈里与列夫,兄弟,父亲为农民,因侵犯了皇家的牧场被沙皇下令绞死,母亲也被沙皇警察枪杀,兄弟俩相依为命,却都爱上卡捷琳娜,女方喜欢列夫。格雷戈里计划在攒钱买船票离开俄国去美国生活,再寄钱让列夫去美国。攒够一个人的钱准备离开时列夫闯祸杀了一名警察,只得让列夫拿了船票先离开,此时卡捷琳娜已怀孕。列夫并未如愿到达美国,而是被骗在英国加地夫下了船。后通过设赌局赚够钱如愿到达美国,传奇般地与富商维亚诺夫之女奥加尔结婚,婚后在外沾花惹草被岳父送去俄国参战。后卡捷琳娜为了军属补贴与格雷戈里结婚让其参军,后又爱上后者。格雷戈里成为俄国重要政治人物,与列宁为伍。兄弟俩在俄相遇,列夫不愿留在俄国又前往美国,错手杀死岳父,又凭三寸不烂之舌让妻子为其洗白。
安德烈,俄国王子,碧的哥哥,后被民众骚乱打死。
美国人物
维亚诺夫,富商,做各种正当和不正当的生意,包括应承格雷戈里偷渡美国后将这批人扔在英国。
奥加尔,维亚诺夫之女,与总统秘书格斯订婚后却与司机列夫偷情怀孕,后嫁给列夫。
格斯,总统秘书,起初喜欢上奥加尔,战后爱上志同道和的独眼记者罗莎。
(未完待续)
巨人的陨落(全集) 读书笔记 第(2)篇主要以欧洲年轻贵族的视角对一战展开全方位的描述,清晰的勾勒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始末和西方各国在战争中扮演的绝色。
以各国青年贵族在菲茨伯爵家里因觐见英国国王乔治五世而聚集在一起开场;以战争爆发青年贵族们为各自国家利益奔走分散于天涯而展开;以战后有多人经历战争大家却一个都不少而结局,哦,不对,应该大家经历过战争各有成长(特别是底层青年的快速成长)而结束。
其中政治博弈这里就不讲了,反正我也不懂,更讲不明白,只记住了以下有趣的几点:
1、老一辈的都比较固执,老一辈的贵族更是固执,都是一副我泱泱大国的姿态,尔等蛮夷还不速速退散,一言不合就要开打,丘吉尔和列宁就是不讨人喜欢的老顽固的典型了,这一群老顽固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政客;
2、年轻一代都在思考人生,比较反战,脑袋里都装着黎明百姓,会反思战争,会反思自身所做事情的合理性,一些进步青年还能包容同性恋,女权主义高涨,比现在的年轻人觉悟简直高不知道哪去了;
3、菲茨是个例外,虽然他是个年轻的贵族,但思想更接近老年人的保守固执,支持战争,认为大英帝国就应该rule(fuck) the world;
4、当然还是有底层年轻人凭着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接近参政议政的核心圈子,不然光看贵族青年表演就有点阶级固化的嫌疑不是;
5、一战前的美国好像就已经是万能的,同盟国都认定只要美国参战就会输掉战争,协约国认为只要美国参战就会获胜;
6、美国这边是没有上述固执老年政客的,也没见到问题青年,大家都很热爱和平,参战也是迫不得已,在为尽快结束战争而呕心泣血;基于书中对美国两边售卖武器大发战争财一带而过,以及上述5、6两点我甚至以为作者是个美国人,结果发现他是个英国人,唉,我这狭隘的民族主义观。
7、不得不说的是作者对一战导火索的概括还是比较简单易懂的:斐迪南大公被刺杀,第一天晚上是奥匈帝国要对塞尔维亚用强;第二晚上就变成了德意志帝国跟沙俄之间的较量了;第三个晚上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都搅进来了。
最后,额,请未满十八周岁的读者在父母的陪同下阅读。在地铁上看这本书还是挺刺激的,毕竟你不知道作者这个老司机什么时候会发车。
巨人的陨落(全集) 读书笔记 第(3)篇一部巨作贯穿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肤色、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生,但都有一颗共同的目标,为了和平而付出自己的每一份努力。书中刻画的格雷戈里人物角色最受欢迎,对喜欢的人有责任心、有担当,并坚持下去最终抱得美人归,对理想和事业付出自己的努力,为布尔斯维克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德国人沃尔特作者依他为背景,展现了德国人的严谨和时效,同样他们为了祖国不惜赴汤蹈火、共赴战争,沃尔特和茉黛的爱也是书中的一大特写,在令人厌恶的战争世界中闪烁的一点希望,不拘世俗而勇于拼搏,虽然战后在艰难的德国,两个人依然相依为命,通过平常人的努力,只为他们共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