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了凡,原名袁学海,又名袁黄,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佛学家、文学家以及军事家。他通音律、懂阴阳、明经史、精历法;医、农、水、田、役各个方面无所不能,可谓历史上难得的全面的人才。
袁学海生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33年出生于嘉善县,父母为其取名为表,后来又改为黄,字坤仪,号学海。后来他学文立命,明白了人生的大道理,于是自改号为“了凡”。全书用佛学的思想,导引世人归心向善,使它成为一本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至善佛书,同时也被人们称为励志奇书。更重要的是,全书通过自强、探索以及进取等思想的传播,让人们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与人生天定的理念完全不同,也更为实用,全书共分四章,从立命、改过、积善、谦德四个方面进行讲述,篇幅都不长,但却内涵深刻,发人深省。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
今人视自由为根本,殊不知心自由一切皆自由,然心自由源自思想和视野眼界的自由。此书便可与人心灵自由。
全书共四个章节,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包含了儒、道、佛三家学说,成为数百年来影响无数人的励志宝典,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善书”和“东方励志奇书”。
第一训:立命之学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寂静法师:命可以从心而造,所以心在哪里,命就在哪里
第二训:改过之法
要改命运,先改自身:清除内心的一些妄念,改正过去的不足。袁了凡认为,欲要改过,一定要有三颗心,一是羞耻之心,二是敬畏之心,三是发勇之心。寂静法师:佛家讲到十恶不赦,这个十恶的反面就叫十善,十善是什么呢?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第四不恶口,第五不两舌,第六不妄语,第七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当我们看到自己不足的时候要发心忏悔,从而增长我们的善业。
第三训:积善之方
什么是真善,什么是伪善。
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
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
乃知人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不论一时而论久远。寂静法师:行善都取决于自己的一念心,我的那一念纯还是不纯?纯就是满善。
第四训:谦德之效
唯有“谦”,方能保住所积累的善果。“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个人做到“立命、改过、积善、谦德”这四点,那么福气、运气,自然会降临。寂静法师:佛家有四弘誓愿第一,众生无边誓愿度。第二,烦
了凡四训(典藏本)读书笔记 第(2)篇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已经不信鬼神,已经习惯了自我,也习惯了追名逐利……
吾辈身为凡流,过恶猬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见其有过者,心粗而眼翳也。
这时,了凡先生用他的实际经历和感悟告诉我们: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过由心造,亦由心改。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之。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随缘济世,当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
天地在上,鬼神难欺。我们还是应发耻心、畏心、勇心,从心而改,归心向善!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圣人尚且到七十才悟到做到此,我等更当约束自己的心智和行为啊。
总之,这是本令人发省的书,点醒了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并下了决心改过。以后更要与人为善,爱敬存心,谦虚处世。
了凡四训(典藏本)读书笔记 第(3)篇虽然有很多鬼神之说,但是很多内容特别有哲理,特别是讲到“天命”这一块。
了凡先生起初觉得命数已定,故而认为
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
后来又在云谷法师的教导下,顿悟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顺应天命还是人定胜天?读至此,豁然开朗
“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犹可得而违也;汝今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
但是我觉得很奇怪,作者信神鬼之说,却又觉得运数可改,似乎不信天命,他对鬼神究竟是一种怎么的看法?为什么在敬畏的同时,又在不断打破规则?
读罢全文想到了几句古语
-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满招损谦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