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限的阅读和观影经验中,总觉得日本人很擅长描述生活。是生活不是故事。一个故事有开始,有高潮,有结尾。但生活是连续没有停歇的,生活有时没有高潮,生活有时只有无聊又悲伤的故事。像东京物语,步履不停,还有什么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等,这些电影看完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平淡如水,但就是这种平淡让人感觉十分贴近,默默的就被感动,因为这才是熟悉的生活本身。
回到这本书,有人说主人公并不孤独。可能是吧,因为人家除了失去妻子以及写作生涯不那么顺利外,生活还是很充实以及被人关心的。但孤独这种感觉应该不能以程度来评判。几年前读青春咖啡馆,那种孤独感是特别深刻的。但这位忙碌又困顿的作家,那隐隐的孤独就不算么?
整本书的叙述风格,感觉就和之前看的那几部电影一样,平静但很生活。如果去体谅一下主人公的生活,每天当爹又当妈,忙碌地写作。面对生活的拮据,职业的困难,又难以主动向他人述说时,大部分人都会感到孤独吧。虽然书讲的是一个作家的故事,但现实社会中,工作难以前行的一段时期,家事繁忙照顾不过来的一段时期,感情迷茫无处安放的一段时期。不就是大部分人每天在经历的吗?
书的封面有句话:如何十年前的梦想还没有熄灭就让他熊熊燃烧。这句话好像和整个故事的风格有点不搭哈哈。虽然主人公最后得奖了,但不是熊熊燃烧的结果啊,事实是都快烧完了才有美好的结果哈哈。我还一直以为故事的结尾是主人公还是没得奖。。。我想这句话应该改成:如果十年前的梦想还没有熄灭,那就让自己再坚持一会。
没有梦想的人比如我还是很忧伤的。。。
小说家耕平并不孤独,他有一个很乖巧的儿子。贯穿全文逝世4年的妻子久荣,一直说是死于车祸、意外。后来久荣的同事给了耕平一封信,又说是自杀,到最后一节的VCD才说不是自杀,是意外…
耕平写了十年小说,所有的书都销量不好,内容素材都是相依为命的俩父子。
三个女人的出现,一个撩了那么久,最后女的说要和另外一个男人订婚了,这段感情戛然而止。一个是岳母介绍的国语老师,结果和年级主任婚外情。一个银座女服务员椿,到最后也没个结局。你说孤独吗?并不!每一段里面都说自己在怀念亡妻,但是又不拒绝新来的女人,短信传情,学会,宿醉…
作者对人物的描写详略不当,没有侧重。也没有说作家渴望得到直木奖,只是一直在写小说,空椅子入围再落选,最后一节父与子忽然又被评选上。整个过程没有突出耕平创作的艰难,也没有突出对梦想的渴望。
一切平平淡淡…
介绍里竟然说石田衣良比肩东野圭吾和司马辽太郎…未免夸大其词了。
总之,这本书不推荐。
孤独小说家读书笔记 第(3)篇就没有人不喜欢这本书吗 看了看评论真的是一致好评 我很庆幸自己看的第一本石田衣良的书不是这一本 不然我可能会错过一个好的作家 也许一个作家真的会在不同的作品中展示不同风格的一面吧n小短篇中的石田衣良带给我们他独到的社会思考 让我们跟随他体察了灰色地带的心酸与无奈 而轻松搞笑的笔触和主人公积极明朗的行动又使我们学会为我们生活的社会付出爱n而这则中篇小说里 我跳读的部分太多了 过后又回读了好多次 我怕我会漏读这样一个好的作家想传达的一些可贵的想法 而我看到的是在这个作品里作者想表达的好像塞不满一个故事 一个中年危机的作家老爸 四年丧妻之痛不愈 职业道路平平淡淡 这个男主可以是你我他任何誰 我们都可能在男主身上见到自己的影子 我承认朴实是一种不错风格 平淡的东西有时才能深入心灵 但作为小说的主人公 我认为可以平凡但魅力是有必要的 而我们的男主 作品十年从未再版 只会自嘲着宽慰自己 而突然新作品就引起迷之关注 最后众望所归拿到直木大奖 只要坚持过着一直以来的生活 最终一定能够迎来好的结局 我不能认同这种对生活的盲目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