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书几乎是每天运动的时候听完的,一边消耗体力,一边满脑子随着文字勾划各种垂涎欲滴的美食,顿时给运动增添不少轻松感,感觉时间也过的快了很多,你要从远处看见我咧个嘴在活动室跳绳,肯定是正在精神上品尝着某种实在的粮食。先说下作家梁实秋,作家、翻译家,也许大家对他为知甚少,但是若和你提及《莎士比亚全集》想必你就知道了,该部巨作正出自梁大师翻译笔下。这本书大多写的是老北京传统美食,简易的描述了各自的烹饪普,当然过程中也夹杂讲述了一些其他地方的特色。美食绝对是制造人体内欢乐素的最佳不二之选,一个爱美食,或懂得创作出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之人,想必给谁的印象中都会多增几分可爱之色。我对美食开始有别样理解,认为对它的认真态度和摆弄出一些美食花色,会给心境和生活增添不少怡然和情调,得源于一位曾经一起留学生活的老友带来的启蒙。每次看她把普通的意面,甚至是一个bocadillo 的早餐都能摆弄的让人眼前一亮,感觉生活幸福感爆棚的时候,你除了觉得这个姑娘怎么会这么娴静可爱,还会觉得今天的生活都比往常更飘香四溢,悠然自得。一直在吃货的队伍里坚定地不曾离去,但吃和做觉对是两码事儿,但渐渐的你会发现想做个资深吃货,“会做”是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因为它会让你变得更会吃,不知这可不可以用“知己知彼,乃百战百胜”来引申理解这一心得。该感受源自于驻外的四年里,与各位四川湖北烹饪大咖相处之久所得,下班后,大部分同事都会三五两两的一起做饭,当然做的一般是南方人,北方的一般都是在饭桌上词穷的只能不住嘴的说“太好吃了……”的角色,在这吃了四年以川味儿居多的全国百汇后,感觉前面20年好像因为缺少点什么显得干瘪了不少。手拙的我,渐渐的也爱上了没事儿去厨房里整整,从留学算起,以一个帮厨的角色还是参与过不少美食的制作,海鲜饭、水煎包、蛋糕、吐司、bizcocho、水果派的烘培、自制陕西凉皮、肉夹馍、臊子面、煎饼…火锅、干锅这些就不说了,已是饭桌上常客了。每次一顿忙碌,从准备到品尝这个过程,感觉整个人的任督二脉都打开了,美丽可爱了不少之余,着实觉得给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像梁老师说的,真正的生活者,必定对食物有着无比的热爱,从明天起关心粮食蔬菜,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梁实秋先生不仅文学造诣颇深,对美食也自有独到见解。吃要吃得高兴,也要吃出一番情趣和境界。文中写尽他对美食的热爱,也彰显他为人处事的一些道理。
每种食材在他眼里是一个未雕琢的玉石,需得慢慢的琢磨、审视、雕刻,细致地督察各道工序,才能成就纯润软滑的玉器。
吃也有一番将就,搭配什么酱料,什么配菜,才能将食物原始的美发挥得玲离尽致,这一点先生颇有新得。
穷有穷的吃法,富有富的活法。若是有钱,就到小馆子去,挑中几道新奇菜色,好好品味一番。若是没钱,便到街市上买上一些食材,回家研究出做法。吃出雅兴这件事,与贫富无关。
对于先生来说,吃饭是一件不可将就的大事,要有仪式感。在美食面前,细细地品,慢慢地尝,俨然一个虔诚的信徒,毕恭毕敬,心怀感恩。
对于好吃的美食,他总是不放过的,恨不得再畅快淋漓吃上一回,了了馋虫勾起的食瘾。饮食男女,食色性也,终是如此。
人不分贵贱,食材也不分优劣,即是在人看来十分无用的食材,只要稍加尝试,便能成就一道美味,热爱美食的有心人,总会找到烹饪的秘诀,这神奇之处不在聪明,而在于被美食锻炼出来的,异常敏感的味蕾。
对美食讲究的人,为人处事也不将就,一盘菜要做到色香味俱全,品味美食自然也要端正优雅,决不像那轻狂的无知市井之徒,见着美食两眼发光,垂涎欲滴,伸手就抓起吃个痛快,一番吃相,简直不忍直视。
吃是寻常生活里的一抹亮色,爱吃的人,恋上世间烟火,便多了一个不忍赴死的理由。
人间至味是清欢,于平凡的日常中,能每天食世间不可多得的美味,便是人生中的那一丝清欢,沁入心间,是夏日的一滴清凉,是冬日的一抹暖阳。
我虽不善做菜,却自觉颇得美食之道,大概是我幼时跟在母亲身边,耳濡目染所致。母亲善做菜,对各色食材有独到做法,也懂变通之理,日常饭桌菜色常变换之,我深受其益。
一粥一羹食,一朝一夕醉,生活之乐,得之遂幸,奈何人生苦短,几十年不过尔尔,及时当行乐,对饮需尽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烧鸭、烤羊肉、烧羊肉、锅烧鸡、铁锅蛋、芙蓉鸡片、核桃腰、白肉、乌鱼钱、瓦块鱼、爆双脆、糟蒸鸭肝、炸丸子、豆腐、茄子、菠菜、莲子、酱菜、栗子、豆汁儿、饺子、煎馄饨、水晶虾饼、汤包、满汉细点、核桃酪、北平的零食小贩、酪、酸梅汤与糖葫芦、西施舌、醋熘鱼、两做鱼、生炒鳝鱼丝、炝青蛤、鱼翅、鲍鱼、海参、蟹、黄鱼、干贝、狮子头、佛跳墙、咖喱鸡、拌鸭掌、鸽、火腿、鱼丸、腊肉、锅巴、笋、溜黄菜、韭菜篓、菜包、龙须菜、面条、薄饼、烙饼、八宝饭、粥、味精、炸活鱼、粽子节、大菜、由熊掌说起、千里莼羹,未下盐豉、豆腐干风波、“麦当劳”n“人吃,是为了活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n“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n“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n“《朱子语录》:“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