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读书笔记 读后感(3)篇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
作者:余华
本书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轰动!小说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他哭了。法国《读书》杂志在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时说道: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本书获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入选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1)篇

第二次读这本书,余华的作品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风格,语言简单粗犷,却杀伤力十足,悲惨的境地不失真切,真挚的感情不加造作,写出万千人心,道出哭诉衷肠。

全文以卖血为主线,以第一次卖血作为开头,以最后一次卖血未遂作为结尾,很好的照应了书名,洋洋洒洒间讲述了一家五口的大半生,最发人深思还是后半部分一乐身患肝炎要去上海治病,家里四处筹钱,倒逼着许三观不得不一边赶路一边卖血,险些因失血过多丢掉性命,即使如此狼狈穷困,还是想方设法隔三差五卖400毫升血,攒钱为可能不是自己儿子的一乐治病,父母的爱从来都是这么无私伟大,不掺杂一丝杂质。

突然想起来最近超火的一首歌,王琪的《万爱千恩》,歌词是那么纯朴动人。“是不是我们都不长大,你们就不会变老,是不是我们在撒撒娇,你们还能把我举高高,是不是这辈子不放手,下辈子我们还能遇到,下辈子我一定好好听话,不再让你们操劳,多少次把我扶起,转身又摔了一跤,抬头的一瞬间总看到,你疼爱的微笑,如今不在你身边,你千万可别摔倒,叫一声爸妈能有人回答,比啥都重要。”

当然书中也有好多经典话语,摘录出来与君共赏之。

1.阿方说:“屁股大的女人踏实,躺在床上像一条船似的,稳稳当当的。”

2.许三观对自己说:“你们说一乐长得不像我,可一乐和二乐、三乐长得一个样……儿子长得不像爹,儿子长得和兄弟像也一样……没有人说二乐、三乐不像我,没有人说二乐、三乐不是我的儿子……一乐不像我没关系,一乐像他的弟弟就行了。”

3.许玉兰的眼泪不停地流着,她对拖着她家中物件的两个人说:“世上还有这种人,帮着别人来搬自己家里的东西,看上去还比别人更卖力。”

4.许玉兰仍然响亮地说着:“从小我爹就对我说过,我爹说身上的血是祖宗传下来的,做人可以卖油条、卖屋子、卖田地……就是不能卖血。就是卖身也不能卖血,卖身是卖自己,卖血就是卖祖宗,许三观,你把祖宗给卖啦。”

5.何小勇的媳妇和许玉兰的对话:“你就不下贱啦?你看看自己的裤裆里有什么?你裤裆里夹着一个百货店,谁都能进。”

    “我裤裆里夹了个百货店,你裤裆里夹了一个公共厕所……”

6.许三观坐到了桌旁的凳子上,他看着站在门口的方铁匠说:

    “她是破罐子破摔,我也就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7.戴眼镜的男人斩钉截铁,然后他对许三观的邻居们说:

    “你们说是不是?我女人断着一条腿,推得开他吗?我女人一动都要疼半天,你们想想,我女人能把他推开吗?这个许三观,连一个断了腿的女人都不放过,你们说,他是不是禽兽不如?”

8.全书结尾处许三观说了一句“这就叫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

“卖血”二字具备悲凉属性,符合余华的叙事特征,不是宏大叙事,却深刻绘写了小人物许三观通过卖血来帮助家人渡过难关的生命历程。

首先,余华的语言可读性较强,相较于《十八岁出门远行》,荒诞性全无,脉脉温情铺满文章脉络。文革时期,许玉兰被批斗成妓女,剃了阴阳头,不再是油条西施。许三观每天为她送饭,在白米饭下面铺满一层红烧肉。许三观被人骂做“乌龟”,却一直抚养着没有血缘联结的一乐。为给一乐治肝炎,卖了一路血 ,差点命丧黄泉。

其次,与温情共存的是悲情,并且这种悲情在文章末尾得到升华。其实,“卖血”本身就是一种于走投无路中向死而生的状态,涵盖悲凉意味。许三观第一次因为卖不出血,老泪纵横地走过一条条街。血头说他的血是猪血,油漆匠才会要。这一刻,许三观觉得自己的血失去了价值,不再像以前一样可以让一家躲过灾祸,他的希望破灭了。他的心,似乎还遗留在那些艰难岁月里,永不泯灭,也无法向前。

最后,许三观卖血具有两面性。许三观曾把卖血当成摇钱树,讲其作为生命本钱。通过卖血这一媒介,成就了一家人的夙愿,也实现了他自身的价值。从某种层面来讲,许三观身上的愚昧性显而易见。“ 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是卖血后的惯性行为。多年不卖血的许三观因为这种行为的缺失,竟想到去卖血。有种本末倒置的意味,此时的许三观卖血已毫无意义可言。

诚然,就结局看来,许三观比根龙和阿方幸运,没有因卖血丢失生命。从多次的卖血成功到最后一次卖血失败,许三观因卖血燃起希望到失去希望,无一不丰富了人物的精神世界。总之,像许三观这样的人物构成的叙事,胜过无数宏大叙事,更能深入挖掘出人性光辉和生命意义。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

感谢作者给这段故事一个还算温暖的结局。

一开始觉得许三观是个极为小气之人,教育孩子去做伤天害理之事,可是慢慢地发现,许三观是一个善良而又为他人着想的人,他是一个尽责的好父亲。

四十多年来,许三观多次卖血,都是为了一乐,二乐还有这个家。

做蚕茧厂的工人时,厂里每月发的手套许三观都会给许玉兰让她给儿子和许玉兰添置新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他去卖血为了让一家人吃上了热乎乎的面条。文革时期,他去卖血是为了让插队的儿子早些回城里来。批斗许玉兰的时候,每次都是他给许玉兰送饭,为了不让人发现,他在饭底藏着红烧肉让许玉兰吃。一乐患肝炎时,他一路卖血筹钱为了给一乐治病,还差点死在了松林。索性许三观一路走来遇到的都是好心人。最后一次卖血,他是为了自己,他就是想吃炒猪肝,喝二两黄酒才想去卖血的,可是他的血没人要了,许三观哭了。

一次次卖血,许三观都是为了这个家,更多的是为了一乐。虽然一乐不是许三观的亲生儿子,可他对一乐比谁都亲,他不惜用自己的命去救回一乐的命。

许三观是一个好丈夫,更是一位好父亲。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