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读书笔记(3)篇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作者:万维钢
荣获第十届文津图书奖、2014 中国好书等重要奖项!李淼、姬十三、土摩托、范致行、张明扬等人口碑力荐!万维钢,笔名同人于野,“学而时嘻之”博主,现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喜欢科学和政治,作品以理性思维见长,文章常引发大众思考,掀起诸多话题讨论。在本书中,作者用有趣的实验、数据来解读感性的事物,其理工科思维涉及行为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物理等许多学科,以前沿的科学视角解读生活,为人们提供了认知的新方法,让大脑跳出隐藏在常识中的思维陷阱。读完本书,相当于精读了十几本经过筛选、再创作及通俗化处理的巨著,不仅有趣还十分有营养。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读书笔记 第(1)篇

万万没想到,原来是这样的!

书的内容很有趣,越到后面事例越多。虽然说书名是“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但也透露着理工科也不尽可靠的思想。

面对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无论你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还是用科学的眼光看世事,无论是文科思维还是理工科思维,总有一种不尽人意的缺憾,总有一种“眼睛也会欺骗自己”的感觉。不可尽信。

所有事物表面看到的,都未必是事实,科学家总有各种方法、研究、调查、实验去颠覆你的认识。甚至你都不能抓住任何一个事物深究,其结果可以被无限肢解、分离、重组,然后让你看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样子。

做为普通老百姓,如果每天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被报纸、网文、各路专家牵着走,生活得缺少多少乐趣?买米买菜都要考虑是不是转基因,有没有农药残留,是不是有机的。。。内心是纠结的,甚至是胆战心惊的。还不如远离科学,远离专家,不要凡事都去深究背后原因反而更幸福,家中备一本《本草纲目》可也!

如果是学者,科学领域,我也不认为某一学科就能解释所有事物。大千世界,变幻莫测,自然有它独到的美。所有的科学结论也未必就能定型,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的认知也在不断刷新,谁又敢言一语定乾坤?

  所有的事物可能都不止一面,只是我们看到的太过局限,才会有那么多的“万万没想到”。可是又何必惊讶?那些未知,留给爱冒险,求新知的人去探索发现,你我这般凡人,搞好人际关系,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足矣!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读书笔记 第(2)篇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思维理解世界》不是一本大书,没有整本书谈一个理论。这是一本文章集合(网站“学而时习嘻之”www.geekonomics10000.com),作者是一名物理学家,在得到app上设置了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

一本书其实观点是比较零散的,因为这本来就是作者一篇篇的文章。作者大致给谢谢文章分了三类:反常识下理工思维的介绍、总有理工思维之后的实践方法、如何辩证的看待科学。

第一部分,一般工科生看起来没什么感觉;

第二部分,思维密度的概念还是有点启发到我了,另外第二部分提到看书做笔记的方法非常好,值得借鉴【重点推荐】。

第三部分,主要是看待科学的态度。其实,科学只是一种思维,有很多现象科学也回答不了,甚至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科学家也不关心。我觉得其中对科学研究方法、科学严谨性的理解还是非常对研究生来说还是非常受用【重点推荐】,毕竟作者是一名物理学家。

科学研究并不是回答世界问题的完美方法,但是远远比人类自己瞎想靠谱很多。医学发展还有很长的道路可能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科学。我们也要谨记科学的模型始终是理想的,重点还是以解决当下的问题为主。从章节“怎么才算主流科学”往后都值得一看。【重点推荐】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读书笔记 第(3)篇

套转别人的读书笔记 觉得应该是对本书相对综合的总结和提炼了

著书主题:以科学的视角,认知世界

评论:以科学的视角解读生活,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得出结论。否定了平常人的思维错误,同时给人们提供一套理性的思考方法及技巧。

这本书的核心的内容有三个

①放弃常规思维,反常识思考。常规思维倾向于用感性的思维去理解世界,解决问题,这样很容易在决策的时候由于感情等因素从而判断错误。

②避免无效阅读。作者认为读书是有一定的方法,那么该如何阅读,作者提出读书读三遍,由大往小,最后以及强力研究。

③长时间的练习。大家都知道做过的事情过了一段时间就会想不起来,唯一的方法就是反互去记忆,练习。作者还提出练习的关键就是把内容分为一个个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有针对性的重复练习。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