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刷《七堂极简物理课》还是意犹未尽。无论是欣赏艺术,还是领悟科学,除了美感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能为我们提供一个观察世界的全新视角。读罢最深的体悟大概是一种如仰望星空后的震慑感,觉得自己太过太过渺小,渺小的说低到尘埃里都是抬举了,因为张爱玲大概不知道还有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笑)。
除了渺小,还有无力感。因为所见非所见,所闻非所闻。记得初中物理老师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我们双眼所见皆是虚假],当时是为了解释光的传播,但物理给人带来的惶惑感大概就是从那时起。后来了解到空间不是一马平川,而是弯曲的。宇宙布满了星系,所以我们想象它的纹理会像海浪一样起伏,激烈处还会产生黑洞空穴。天晓得在宇宙无穷无尽的空间中存在着多少或哪些特殊的复杂性?也许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形态……宇宙中的空间如此辽阔,认为在一个不起眼星系的边缘地带存在着什么特别的东西,不免天真。地球上的生命只是宇宙中可能发生的一个尝试,我们的灵魂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样本。
在感受到深深的无力之后,更可笑的是生命竟是如此荒诞。譬如我们天性中苦苦追寻的所谓民主,以及那些让人有尊严与权利价值体现的自由决定,其实都不过是大脑中数十亿个神经元相互作用的结果。相应的我们所有情感,那些一见钟情 念念不忘 辗转反侧 耿耿于怀 那些愤懑 芥蒂 委屈 尴尬 我们感到惊讶的一切,其实都来源于我们自己。我们的大脑中有亿万个神经元,多得如同银河中的繁星,而这些神经元可能产生的关联与组合会是一个更加庞大的天文数字。然而对所有这些我们都是没有意识的。构成“我们”的是这整个错综复杂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我们能意识到的那一小部分。于是,一旦我们涉足神经科学,连自我的存在都模糊了。我到底是我,还是细胞工程产物而已?
人生有多荒诞,加缪已经说的够清楚。可是我们还要继续选择活下去,像西绪福斯一样,有毅力和勇气,更有一份极难得的清醒,他知道他的苦难没有尽头,但他没有气馁,没有悲观,更没有怨天尤人。因为让我们留恋的是人间,是水 是阳光 是海湾的曲线 是明亮的大海和大地……不肯放弃人间的生活,而人间的生活虽然有黑暗的地狱作为终点,但其旅程究竟还是可以充满欢乐的。最后,借用仓央嘉措的一句话与诸君共勉[这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闲事。]人嘛,这一辈子求个问心无愧,求个开心,足矣。
七堂极简物理课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作者在自序里已交代,这本书从作者本人发表在报刊里的科普文章整理过来的。
所以从严格意义来说,这不算是一本系统的书,只是七篇文章的拼凑。
完全对现代物理零认识的读者也别想通过这本书来了解现代物理学的两个基础学科“相对论”与“量子论”的具体内容了。所以零认识的作者还是不能偷懒,别想着读完这本书就大概了解现代物理学,还是要乖乖去看完《上帝掷骰子》和《时间的形状》。
只有在你了解这两个理论以后,读这本书才有作用,可以从不同作者的描述来更加深入了解问题。
七堂极简物理课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从广义相对论对空间、时间的描述,到量子力学解读宇宙万物的构成……作者告诉我们:
自然是我们的家,在自然中我们就是在家。我们探索的这个奇妙世界,五光十色,令人惊异,在这里空间是颗粒状的,时间是不存在的,物体也可能不在任何地方,但它并未使我们远离真实的自我,只是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向我们展示了我们的栖居之地,展示了我们由什么构成。我们与世间万物一起,是由同样的星尘塑造的,无论我们沉浸在痛苦之中,还是焕发出喜悦的光芒,我们都必须承认,我们是世界的一部分。
语言简练清晰又不失优美,是我这个文科生也读得懂且读得津津有味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