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3)篇

月亮与六便士
作者:威廉·萨默赛特·毛姆
一位四十岁的证券经纪人,放弃优裕的生活,疯狂迷恋上了绘画。为了追求艺术理想,饱尝贫穷、饥饿的煎熬,忍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最终遁迹与世隔绝的塔西提岛,并成为一个自成一格的画家。毛姆用幽默的文字、动人的情节、深刻的思想编织了一位艺术家的传奇人生,探索了艺术与生活的矛盾与相互作用,小说精彩的叙述令一代代读者欲罢不能。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第(1)篇

说来有些好笑,虽然曾听说过《月亮与六便士》的盛名,在书店里也和它打过几个照面,但却一直以来都误会它是一本诗集,直到真的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才发现它竟然是一本小说。

    故事的主人公是以后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的保罗.高更为蓝本而设计的人物。股票经纪人的经历和30几岁的人生大转折都属实,塔西提岛也是真实存在的,斯特里克兰德的性格虽然有为了塑造小说人物而夸大,但确实也是以高更本人为基础的,就连整个故事的叙述者也和毛姆有着相同的职业――作家,所有故事与现实的重合都让整本小说从头到尾都透着让人信服的气质,好几次都产生出一种就是在读人物传记的错觉。小说的叙事角度很特别,没有名字的“作家”似乎就是为读者而设定的角色,他的视角与读者的视角完全重合,除了他看到的听到的东西之外,读者并不会在书中获得更多关于斯特里克兰德的信息。没有一般小说对背景的渲染,也没有多角度多画面的故事铺垫,“作家”就是读者,读者也就是“作家”,自然而然的被带入整个故事。

     实话说,斯特里克兰德并不是一个很讨喜的角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让人厌恶。他缺乏责任感,可以不管不顾地抛妻弃子;不懂感恩,尽管斯特罗伊夫热心的帮助他照料他,他却毁掉了他的人生;没有同情心,在斯特罗伊夫太太因他而死之后他也没有丝毫的动容;他冷漠的可怕,不会对身边的人因为他遭受不幸而觉得抱歉,也不会对任何人亲近和怜悯……在开始读之后惊异于以这样一个不讨喜的人做主角的书怎么会一直倍受推崇。

     幸亏有强迫症作祟,才没有在最开始的几章之后“弃书”,越到后来反而才越能理解这个半路出家性情古怪的画家。就像书名所传达的一样,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是现实,整本书所传达的主题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每个人可能都带有天生的使命,在人生路上不停从内心发出召唤的声音,只是有的人会任凭生活嘈杂的洪荒和周遭纷纷扰扰的纠葛掩盖它,有的人会时时聆听尽力保持生活与这召唤的平衡,而有的人会将这召唤燃成一把火,哪怕是因它将生命燃尽,眼中除此之外也在无其他。医生、船长和斯特罗伊夫夫妇可能都是第二种,而不可否认的是,斯特里克兰德就是最后一种,所以他们在遇到他之后都会被莫名的震撼和吸引,而这种不由自主的关注和靠近,显然不是因为斯特里克兰德能带给他们什么好处,他甚至连一个好脸色都吝啬于施舍。在他的眼中,感情、金钱、名利地位……这世上的一切东西都不重要了,他没有多余的感情和注意力给绘画以外的其他东西了。他的心中像是有一个巨大的火山,火山下的岩浆是他与这个世界的连接,画画是唯一的疏导口,是他唯一能够表达内心的方式。他的方法是那么简单直接甚至都透露出一种不管不顾的笨拙,但就是这种近乎于孤注一掷的执着,成为了他身上最闪闪发光的地方。

    可能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和斯特里克兰德相似的人吧,有自己似乎使命使然般想要不管不顾去做的事情,但难得有人会有斯特里克兰德式的“冷漠”,不被生活中桩桩件件的诱惑影响,不向现实低头妥协。反复读了几遍书中最后关于斯特里克兰德的画的描述,光是透过文字似乎就能被那种色彩绚烂张力十足地表达所震撼,似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气场在那里,悄悄燃起了心里的什么东西,又鼓动着什么东西破茧而出。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第(2)篇

不疯魔不成活?n男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是以法国后期印象派大师保罗·高更为原型塑造的人物,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高更在立志从事绘画前也做过经纪人;高更一生也非常坎坷、贫困;高更最后也到了塔希提并埋骨于一个荒凉的小岛上。但除了生活的大致轮廓外,毛姆创造的完全是另外一个人物。毛姆在小说中深入探讨了生活和艺术两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小说所揭示的逃避现实的主题,与西方许多人的追求相吻合,成为20世纪的流行小说。“毛姆以高更为灵感所写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毫无疑问杜撰超过事实。对比小说与现实可以发现,高更对绘画的追求有其因果关系和过程发展,而思特里克兰德的出走则非常突兀和过于激烈,再加上作者利用虚构的情节和叙事手段上的技巧,就塑造了一位不通人情世故和不食人间烟火的所谓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家。比起高更的出走,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的出走完全不符合现实的逻辑,对于读者来说更是不可理解。其实这里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可以说明毛姆如此写作的目的。即毛姆自我欲望的虚拟满足。六便士是当时英国货币的最小单位,有个朋友跟毛姆开玩笑说,人们在仰望月亮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毛姆觉得这说法挺有意思,就起了这个书名,甚是开玩笑的语气。月亮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则是现实的代表。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有想象中生活应有的样子,那就像夜色中明亮的月光。可生活是现实的,现实的几近残酷,梦想与现实间的差距让我们放弃很多,变得越来越物质,我们为了实现所谓的理想或梦想,失去的也许是信念,是友情,是健康,甚至是尊严。对于我们来说,经常为了更现实的六便士,忘了我们曾经最向往的美丽的月光。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 第(3)篇

生日前一天看完此书

作者用第一人称手法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传奇角色人生的过渡和再生,思特里克兰德相信在沥青路上浇水,他一定会看到心心念念的地方,他不需要开花结果,只需要心灵满足这或许是他追求的月亮,证券交易所的工作及美满家庭是他的六便士,他为了月亮放弃了六便士,起初他决绝,自私的行为我有点同情他那可人的夫人,读到最后才发现斯特里克兰德应该早已看穿夫人一切,斯特罗伊夫是全书最可怜的人,但也是最无私伟大的人,他比谁都清楚可怕的事实,但是为了天才与艺术,甘愿牺牲,也是追月亮的人。阿塔是可以给斯特里克兰德自由的人,是可以卑微到尘土里的人,我不知道斯特里克兰德懂不懂爱,我想那个时候他的月亮需要六便士的支持,而阿塔是最佳人选,作者一直有偏袒男主的嫌疑,但是我依然觉得男主为了月亮有些太无情贬低女性了,可能艺术家的脑回路都会比较清奇吧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