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别离的笙箫
读《城南旧事》有感
时光象一棵灿烂灼灼的树,开得浓艳芳菲,也凋谢得落英缤纷,它让我们在红尘深处用心体会着欢喜也承受着悲伤,但心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那些潜伏在唯美流年中悄悄地别离,这就是生命的颜色,无法抵御的淡淡的忧伤。
这个故事发生在二三十年代的北平,单纯天真的英子就是主角,作者以孩子那双雾茫茫且美丽的大眼睛所看见的,和她那颗玲珑剔透的心所体会到的人景悲喜剧,来轻轻述说别离的笙箫永远响在我们无法抗拒的人生里。
秀贞,一个失去爱人和孩子多情美丽的少妇;妞儿,一个被收养的可怜无助的小女孩;无名青年,为了供养弟弟上学不惜挺尔走险走上偷窃道路的男人;宋妈,朝夕相伴的温柔慈爱的乳母;兰姨娘,美丽风情命运多舛的下堂妾;他们都曾经是英子温暖的所在,他们有的陪她玩,陪她游戏、陪她说话、有的照顾爱护她、带她去看风景、听戏。他们的音容笑貌嵌在在她稚嫩的生命中,让她感受童年的温暖和甜蜜,却又在时间的海里,一一从她的生活中悄然脱离而去。
书本就象长长的慢镜头,景、物、人、事、情静静交融,在灰色的背景中缠绵交织着,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时光斑驳的老井、残阳下慢悠悠走来的骆驼队、还有晚风中拂过耳旁的悠悠驼铃声、闹市僻巷,那些来来往往的各式人流,慢慢从小女孩英子的回忆里走出来,那么扣动人心,却也那么平淡温和。
整本小说都在写无奈的、挣扎的人生中英子被迫一次又一次与亲人、朋友的生离死别,苦难的生活、善良的人性、卑微的生命,各种人物的都有他们无奈和哀伤,作者用淡雅而含蓄、略带忧伤的的笔调细细描述着,别离却是其中最不能承爱的疼,但它充盈在人们生活中的角角落落,不期而遇却又无处可逃。
英子的父亲,教导他,陪着她慢慢长大,善良温存却因沉疴染身而长眠地下,这时慈父的离开就是小说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爸爸的花儿纷纷落了,最亲最近最疼爱的人儿轰然离去,15岁的少女在冷落的人世被迫长大。
所有的故事都萦绕在淡淡的离愁里,那首骊歌 “长享外、古道边……人生难得是欢喜,唯有别离多” 的旋律力透纸背直抵灵魂,让人有挥之不去的哀伤,此时眼里噙着泪,心空落落,让人有沉溺其中薄凉底色,这时别离的笙箫已响起,有的人不会给你告别的时间,我们就早己各自天涯。
爱和温暖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生命那么短,时光那么长。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第(2)篇完完整整地读完这本书,留给我的是不能详细言说的淡淡的忧伤和些许的迷茫懵懂,作者以第一人称,从小孩子的视角来描述自己所经历的事情,语言表达平淡如水,有些甚至感觉幼稚可爱,充满着童稚之心,让人不由得也身临其境,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
全文浏览下来,感觉有些地方不是很明白,也对书中的一些人物深感同情,对他们的结局如何很好奇,但是作者并没有如一般小说那样,有开头,高潮,结尾。正如书名所样,城南旧事,这本书由好几个故事串联在一起,而“我”只是他们生活的观察者,借由我孩子的眼睛来看待大人的世界,看大人世界里的丑与美的判定标准,看成人世界的悲伤离合,以及对生活无奈的妥协,这所有的一切,本该悲伤,在经由这样一种方法讲出来后,让人只感到淡淡的忧伤。
我们都会长大,渐渐往世界要的我们变去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 第(3)篇
全书前部分以孩童的视角和口吻阐述了作者儿童时代经历的人和事。有失散多年却近在咫尺的母女,一个被世人当成疯子,一个被迫卖唱维生;有落魄少爷败光家财后大彻大悟,为了弟弟独自漂泊甚至盗窃,惭愧却不后悔;有被拐卖流落风尘的悲惨女子,最终遇到一个与自己学识、身份反差很大的家人,完成一段有去又不可思议的爱恋;有被丈夫欺骗、失去一双儿女的奶妈。本书描述的从来都是浮世中命运悲惨的小人物,字里行间穿插着时代的痕迹,但文字风格是质朴的,对话语言是天真偏带幽默的,与人物的悲惨命运形成强烈反差,略带方言更是显示生活真实的特点,增加趣味性。全书思想是宣扬爱,无论是母爱、父爱还是友爱,强调了爱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有的片段故事虽说是写人物为主,但都离不开家庭,可见家庭这一单位对作者是多么重要,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无限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