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麒麟之翼
东野圭吾
>>“上面的人怎么想,不需要我们下面的人考虑。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事实。抛开一切固有观念和成见,只将事实找出来。这样做,常常会有出乎意料的发现。”
>>这世上怎么总有爱传闲话的人呢?需要援手时却谁也不会来。
>>“杀人案就像癌细胞一样,一旦被侵袭,痛苦就会向四周蔓延。即使凶手落网,案件了结,要停止痛苦的侵蚀也是十分困难的。”
命案确实就像癌细胞,不幸会一点点蔓延开。
>>悠人终于明白了命悬一线却坚持走向日本桥的父亲的心情。父亲是在告诉他:拿出勇气来,不要逃避现实,要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父爱如山,这是我看完小说和电影之后最大的感触。一位濒临死亡的父亲,在生命的最后八分钟,没有寻求任何帮助,而是挣扎着走向麒麟像才倒下。用尽自己生命最后的力气告诉儿子,“拿出勇气来,不要逃避现实,要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电影中开头与结尾两次播放父亲最后的画面:浓重痛苦的喘息声,沾满鲜血的双手,被染红的纯白色千纸鹤,还有仰望天空、展翅翱翔的麒麟像,这一切让人为之震撼,为之泪目。
我想世界上最残忍的事情之一就是没有如果,可是我还是忍不住去幻想。如果当时悠人他们能再成熟一点不去给吉永进行“特训”,如果他们能再勇敢一点去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不是遇上糸川这样糟糕的老师,如果悠人能早点发现父亲对自己的深切关爱与良苦用心,继而主动跟父亲沟通,如果当时冬树没有鬼迷心窍直接抢夺武明先生的手提包……可惜没如果,仿佛一开始悲剧早就已经奠定好了基调,犯下错误后选择逃避,最糟糕的事情不是日复一日背着愧疚的枷锁前行,而是这个错误会像毒气一样扩展蔓延,把你身边的一切都笼罩进去。所以犯下了错就尽可能不要逃避,逃避比接受更难熬,就算无法偿还犯下的错误,也要尽力去面对去弥补;所以遇到无法解决或无法释怀的事情请相信身边的亲人,我们年龄还小,很多事情都没有办法一个人解决面对,而亲人存在的意义就是彼此守望互助;所以请珍惜你爱的和爱你的人,尤其是父母,人的一生其实很短,人的生命其实很脆弱,不要轻易辜负他们、辜负生命。
还有冬树与香织之间即便穷困潦倒也要彼此相守的美好爱情。冬树的死让人唏嘘,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仅仅是一念之差便阴差阳错地丢了性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再苦再累再难也要有自己的坚守,有些东西不能丢失。而香织的坚强让人动容,或许生命的意义之一也在于一代代的守护与传承。而吉永母亲的乐观坚强则让人感到温暖,“活着”与“相信”这两个词总归是充满美好与希望的。东叔这本书仿佛都离不开父母与孩子间的故事,悠人、吉永、加贺,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拥有优秀的父亲或母亲,我相信这也会成为照亮他们人生道路的灯光。
此外,加贺查案的细致与执着,网络媒体的喧哗取众与舆论误导,武眀公司对待工人的丑恶无情、领导上层对亡者的落井下石与栽赃嫁祸,查案时某些警察的不负责任与敷衍了事,糸川作为老师的软弱险恶与误导学生,还有武明一家人之间的“冷漠”与缺乏沟通。很难想到一本看似简单的侦探小说会暗暗隐藏这么多东西,东叔真是一位宝藏作家,其立意之深与关注之广都让读者叹为观止,感恩遇到东叔与他的这本书。
题外话:虽然电影中阿部宽大叔演加贺看起来老了点,可是真的好有魅力,另外电影也是宝藏电影,好多演员都不简单,换到现在也是众星群集了呀。
麒麟之翼(阿部宽、新垣结衣主演)读书笔记 第(2)篇不是很好看吧
东叔的书果然必须要看到最后哇!这本书读者大部分只能猜到凶手和悠人有关系,但是猜不到凶手是谁。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有一天父亲偶然发现儿子悠人用一个女号给他初中的同学留言。儿子呢,被父亲发现之后恼羞成怒就不再给同学留言了。这边呢,父亲浏览了儿子的记录之后,发现原来儿子一直都在叠纸鹤来祈祷他的初中同学能够恢复健康。在儿子不再发消息鼓励同学之后,父亲决定替儿子继续这件事。不仅是因为儿子和那个初中同学一样都是学游泳的,还因为父亲儿子同学吉永的死,可能和儿子有关。事实也的却如此。原来初中的时候,吉永是被悠人、黑泽和杉野给害死的。但是他们的老师却包庇了他们,吉永最后就变成了植物人。故事情节很简单,但是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东叔对一些事情真的看的很深刻啊!
如果记住公式,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是,如果最初记住的就是错误的公式,那就会屡次犯相同的错误。是这样吧?
吉永家里因为有钱,所以才没有深究儿子到底是怎么死的,那如果他们家没钱呢?恐怕事情就不会这么简单了吧。有钱真的可以改变很多事情。书里我觉得父亲死的有点仓促。但是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小孩捅死又感觉挺正常。
麒麟之翼(阿部宽、新垣结衣主演)读书笔记 第(3)篇东野圭吾《红手指》中儿子直巳犯罪,无知而不知悔改,父亲前原昭夫为包庇儿子而堕入更深的罪恶,而《麒麟之翼》的一对父子青柳武明和悠人所表现的迥乎不同:懂得反省,竭力弥补,尽力赎罪。
记忆最深的是 加贺对掩瞒事实真相的游泳社教导系川的一句话:“请你一定教给孩子们正确的公式。”为一师,从师德,尽师责。身而为师,首要任务自是育人树德,然而,在知道学生犯错后的系川,不仅没有正确引领孩子,反而让孩子去逃避,退却!如此为师,又怎能培育出优秀向善的孩子呢?
生而为人,请务必善良。悠人,黑泽,杉野三人一时的情绪毁了一个正值青春年少的少年,又因为系川不正确的“教导”,使得仁野害怕承认错误,在杀害人后也选择逃避,实是不该。幸而,孩子的天性仍是善良。犯下错误后,悠人心中尽是悔恨,他用千纸鹤表达的悔恨和忏悔,他懂得悔改,这尽是人性最美的一刻。
最后的最后,这本书最触动我的一点是悠人父亲,即便在死前的最后一刻,他也要一步一步,告诉自己的孩子,到底什么才是最正确的,如此,方是世间爱情的真情一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