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前四章,记录一下。
前四章一直在引入概念。
第一章引入有目的的练习,并说明了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特点即明确的特定目标,专注,突破舒适区,有反馈。而有目的的练习还不够,有目的的练习与刻意练习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心理表征。
第二章引入大脑的适应能力,而正因为大脑具有适应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让自己不断突破舒适区,构造自己的能力。
第三章的心理表征是理解刻意练习的关键。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事物相对应的心里结构。杰出的人与其他人的区别就是前者心理表征的数量和质量。刻意练习的主要目的是创建有效的心里表征。心理表征与杰出技能之间是一个良性的循环。通过刻意练习,磨砺了技能,可以改善心理表征,反过来,心理表征的增强,也会对磨砺技能起到促进作用。心理表征用来监测和评估技能水平,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使之更有效。
第四章黄金标准,讲到刻意练习的概念以及特点,利用刻意练习原则的步骤是:辨别杰出人物,推测为何他们如此杰出,接着再提出训练方法,然后练习。还讲到了一万小时法则,并不一定是一万小时,而且也不是所有的练习都可以,但是成为杰出人物一定要付出许多年艰辛卓越的努力。
前三章讲的都是理论层面的概念,第四章开始加入操作性的原则,接下来的五章应该就是具体的情景练习了。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读书笔记 第(2)篇这本书指出了之前广为流传的一万小时理论的片面性,同时却也否定了天才理论。它的基本论调---大多数普通人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过巨大的发展,“天才”是训练的产物。
很多可行的方法论: 心理表征的重要性,在情境中学习是更有效的方式,以及如何进行有目的的练习。其中个人认为比较有用的是,专注的带有目的性地练习,并且要有有优秀人生导师的反馈,并且要不断挑战舒适区,有勇气和毅力去尝试突破,扩大舒适区。
可以提的建议是,作为业余吃瓜群众,书中有很大篇幅的专业论证,个人感觉枯燥,是忍着看下去的;另外,很多的理念更适用于钢琴家,象棋大师这样的技术型工作,而其他职责,比如设计师,企业家等,可能需要很好的思考和借鉴才能运用。
总之本书显示了一条向上发展的路,至于你能走多远,取决于每个个体运用了什么方法,做了怎样的技巧性坚持。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读书笔记 第(3)篇1.我们需要从现在开始改变。2.着眼于创建更有效的心理表征。3.你可以掌控自己的潜力。4.受益最大的是我们的后代子孙。我们可以给孩子们留下的最重要礼物,是对他们能力的巨大信心,相信他们能够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塑造自己,同时还创造一些工具来提升自己。他们需要通过发展和提高自己认为不可能具备的能力,亲眼见证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潜能,而且不会沦为某种熟悉的天才论的人质。他们需要获得支持和理解,以便以他们选择的各种方式来提高自己。5.工作、休闲和生活的环境不断变迁的世界,唯一的答案是训练这个社会中的人们,可以掌控自己的发展并有所提高,而且懂得怎样发展与提高。6.身处这样的新世界中,我们每个人很可能都会熟悉和掌握刻意练习原则,并了解到它将使我们把自己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不断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高、完善和改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