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那天,
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当时光的沙漏开始倒数,
我便再也走不出这结局。
《黄雀记》是中国当代作家苏童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主要叙述了一桩上世纪80年代发生在香椿树街的青少年强奸案引发的命运纠结史。
据说小说的创作灵感源于一个真实事件。在作者小时候,邻居家的小男孩卷入了一起轮奸案,最终被判入狱。作者是相信那个小男孩为人的,那个小男孩多半也是代人受过。
故事是从保润的爷爷开始,也是从保润的爷爷结束,保润的爷爷就仿佛是见证,见证了这三个人、三个灵魂的纠葛。最讽刺的就是那最该死的,却还活着,本应好好活着的,却都死去。
保润爱慕着仙女,而仙女应该比较喜欢家境好人也帅气的柳生吧。柳生求保润帮忙,为答谢答应帮忙给他制造机会。强扭的瓜不甜,自然是不欢而散。后来柳生撮合,准备在水塔举办一次派对,让保润带着仙女跳小拉。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仙女不愿意,保润捆住了仙女,独自离开。……而后,仙女被紧随而来的柳生侵犯。
柳生家里花钱走关系,愣是把强奸罪扣到了保润的头上。就连香椿树街的人也都相信是保润。就这样,保润入狱十年。十年,不长也不短,十年的时间让三个人都变成了另一个人。
柳生,自从犯罪之后,就被教育要夹着尾巴做人,一天又一天,都忍受着内心的煎熬。受害者仙女,后来改名换姓,幻想重新生活,可是生活哪那么容易就放过她。虽然改姓白,可是再也不可能清白了。事实也证明,白小姐是靠着美色,靠着男人过活。而保润,因此家破人亡,仇恨的种子在心中已经茁壮成长,就等着出狱的那一天。
阴差阳错,三个苦难的人儿终究还是被命运的红绳串在了一起。多讽刺,仙女怀了顾客的孩子,被柳生安排,住在了保润以前的家。仙女放下身段,像柳生袒露心声,终究柳生还是嫌弃她的。她痛苦,她绝望,她无助。故事走到这里,越来越压抑,有种想哭哭不出来的感觉。
柳生要结婚了,新娘却不是仙女,就在这一天,保润冲进了婚房捅死了柳生。保润复仇了,我心里却没有丝毫痛快。柳生的母亲,香椿树街的人,自然不肯放过仙女。仙女挺着大肚子落荒而逃,最终还是难逃厄运,只留下一个生来带着红脸的怒婴。
保润,该!错就错在他太固执,不该爱上仙女,受冤枉,替人受过。
柳生,该!欠了保润十年的青春,保润家里家破人亡的元凶。
仙女,该!妄自尊大,目中无人的暴脾气,破罐子破摔,放弃了做人的底线,不自爱也不值得被爱。
三个悲剧,三个无处安放的灵魂。保润因爱生恨,柳生用命偿了罪,仙女迷失了自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保润、柳生、仙女轮着扮演了黄雀的角色,不曾想,长寿的祖父才是那最后的黄雀。
黄雀记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以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保润是喜欢仙女的,从青春期的懵懂情愫,到终结。事实上也没有终结,只不过是书本里的故事恰好讲到这里而已。
保润是个内敛的男孩子,他不懂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他带仙女去滑冰,看到她与别的男孩子玩得欢快,不仅仅是出于男性表面上的“尊严”让他羞恼;他用铁链子捆她,只是他下意识地想“困”住她,以显示她被他征服;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房子让给仙女住,在得知真相后却依然保持了现状;他听到柳生在仙女这留宿,气得掉眼泪;他杀了柳生,不只是给自己报仇,更像是为仙女报仇。
凡此种种,都让我以为保润是喜欢仙女的,只不过年少时的冲动和不知所措,以及十年牢狱之后的性格压抑扭曲,让本该正常的一份感情变得无常。
所有人对未来的选择,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不论是什么原因,都不能全部归因于社会。诚然,社会时代造就一代人,但我不相信,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如故事反映出的那样,是一个悲剧时代,是一个人性扭曲、变态的时代。所以,我也不承认这本书里所描绘的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至于书名《黄雀记》,我不是很理解。按照大多数人的思维,提到“黄雀”就会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但这句话反映的是利益和生存问题。保润、仙女、柳生三人之间存在利益关系吗?爱恨情仇也好,因果报应也罢,我认为利害关系是不存在的。
黄雀记读书笔记1000字 第(3)篇仙女这个角色有点讨厌,太能作,想一出是一出,永远觉得自己有理。还说保润“不就做了十年牢嘛,反正你待在外面也那样”,真把自己当仙女了。保润也是脑子一根筋,说好听点叫忠厚老实,其实就是笨,被人欺负。十年冤屈的牢狱之灾跳一次舞就还清了?想不通。而且为什么出狱这么久不报仇,在得知柳生穿了自己老爹的裤子够突然爆发?想不通。其实抛去强奸仙女这一桩事,还是挺喜欢柳生这个角色的,感觉他最正常,最好理解。有点小聪明,好色,爱显摆,做了错事也会害怕也会愧疚,给人很熟悉的感觉,让我觉得身边的人也有这些特质。他自己也说除了那件事,大家都觉得他是好人,都很喜欢他。可他永远抹不去这个事实。有些情节很荒诞,有些理解不了。最后,莫名觉得祖父超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