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愈亲密,愈伤害
世间没有完美的童年,成长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微波创伤不可避免。那些未被表达的情绪,那些未被看见的伤害,那些未被听到的需求,它们就像一颗颗炸弹一样埋在我们的心底,一点点小火花就可以将它们引爆。成长的过程就是拆炸弹的过程,去重新认识自己,去看见隐藏的自己,去拥抱黑暗中的自己。
一直觉得人际交往是很复杂的事情
距离不对很尴尬:太疏远,会感到孤独,太靠近,又觉得喘不过气来;
感觉不对很辛苦:我们应该都曾经历过坏的人际关系吧,不懂得拒绝,疲于应付,陷入社交泥潭,真的想想都好累,而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应该也都拥有过:可以彻夜聊天,讲话无需顾忌,永远都是那么轻松自在;三观一致,又经常给对方惊喜,一起成长。
与父母,爱人,朋友维持一个合适的距离,保持一个良性的交往状态是我们一生的功课,希望我们都足够幸运,又足够努力,愈亲密,无伤害。
愈亲密,愈伤害(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13)读书笔记 第(2)篇人与人交往中,容易卡在自我需求、自我印象、自我情绪和自我发展之中。1.人际关系应当基于真实的自我情感需求、并能够滋养它。2.自我印象与关系的另一方应是相对平等3.需要我们展现真实的自我和情绪4.自我应该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
人际关系不是应该至少涉及两方吗?那个「他人」跑到哪里去了?「他人」当然是存在并且很重要的,他们是人际伤害的施加者,对你的行为做出回馈和反应。但真正决定你人际关系走向的,却始终都是你自己。是你在选择自己的朋友圈子,是你在决定着你们的互动方式,是你在选择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只有解决了那四个卡住的自我,才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面对和处理人际伤害,进而学会建立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
愈亲密,愈伤害(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13)读书笔记 第(3)篇所有问题都是关系问题。你和父母、配偶、子女、密友的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滋养、接纳你内心真实需求;可以平等相待、不卑不亢;可以无需顾忌、坦承自己真实感受,有能力随着你的成长一起成长。然而,成长中最容易伤害我们的恰恰是那些我们最亲近的人。面对人际伤害时,我们最容易在自我需求、自我印象、自我情绪和自我发展四个方面被卡住,导致愈想走近对方,愈是容易受伤。
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和他人共处,才能做到既互相陪伴取暖,支持关怀,又不会过分控制入侵,遭受拒绝;既可以理解人,也可以被人理解;既能体会到别人的需要,又不至于过分敏感纠缠于世间琐碎,最后沮丧无奈、各种内伤。
愿我们都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努力找到自我,减少和化解彼此间的伤害,达成更好地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