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天看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平安”二字,如此简单,却又如此难以得到。
张小敬。
一个独眼,看透了长安与朝廷的黑暗的男人,为了阖城百姓的生命,他宁愿做一个又一个即使是错误却最好的选择。他尽全力去阻止这一场袭击,只为了让百姓继续过自己幸福而平凡的生活,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在这十二时辰里,我看到了他很多次的绝望,却总能在最后关头不放弃找到一丝希望。
同伴一个个被击倒,官僚们愚蠢而贪婪的面孔,老战友临终的嘱托,长安城百万生灵;十年西域兵,九年长安帅,死囚犯,通缉犯……我心疼他,更佩服他。很多人看不透他,觉得他忽正忽邪,但我知道,他心中有一杆尺,他并不是萧规口中那个怯弱胆小退缩的人,他是一个考虑百姓的好官,一个勇敢热血的人。
李泌。
浮生乱象,尘世危局,仍守道心,实乃名士。他与张小敬是同一类人,他们都是愿意为了百姓作出牺牲的人。虽然在他心里,太子是最重要的,他所做的一切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太子,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他。冷静果敢,睿智清明,看破红尘,经历了太多太多。他相信张小敬,也一直在努力着,如果没有他的努力,即使张小敬一直活着,长安城也不可能在十二时辰后有这般光景。
也许他也恨长安城的黑暗,恨朝廷的腐朽,但正如他自己说的,长安城就是这样啊,那种无奈与无力大概就是他远离俗世的最好诠释吧。
萧规,是最大胆最睿智的反贼,有情有义,象征着第八军团的九死无悔。
元载,机智有能力,唯利是图,一张巧嘴能把天说成地,是书中不可缺少的关键人物。
姚汝能,开始对长安和朝廷充满了希望,后来在这十二时辰中看到了它的黑暗,却仍不失希望,傻傻的喊着“不退”让我感动的人。
徐兵,记忆力惊人,诚恳老实,重情义,到死也是一个不对敌人强硬的人,死有所值,但他的死让我落泪。
檀棋,一个被李泌和张小敬相信能做比伺候人更有价值的事的家婢,不负期望,愿为公子做任何事,愿和公子还有登徒子一样全力以赴。
闻染,第八军团最后的骨血,有着和父亲一样不屈的性格,愿救恩公九死无悔。
伊斯,波斯王子,有一双超美的眼睛,身手敏捷,相信张小敬,即使身受重伤眼睛依然光芒不改,给张小敬希望。
封大伦,一个黑暗腐朽之人,手段狠辣,和他一样的官吏不在少数。
唐玄宗,自尊骄傲,最爱的儿子死了也面不改色,却难过美人关,让自己陷入困境。
……
这本书,我看到了太多太多。无论对错与否,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黑暗与光明,其实本就是一体,没有黑暗,何来光明?人性亦如此。
世界如此污浊,愿我们都能保持本心,作出最好的选择,以赤子之心与热血对待生活。
长安十二时辰(下)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长安浮世绘
——关于文中出现的人物
他彼时一出场,从井中打了一桶冰水,兜头一浇,抱拳向天:
"朗朗乾坤,别来无恙。"
这是张小敬,一身匪气侠气交织的五尊阎罗不良帅,长安之内,缉事捕盗,无出其右。这是表象。
他心底最柔软处,放了一整个长安。他记得大雁塔里偷偷攒钱喂猫的小沙弥,记得升道坊里做毕罗饼的回鹘老头,记得东市驯骆驼阿罗约扎根长安的梦想,记得长兴坊里爱吹笛的姓薛的太常乐工,记崇仁坊的舞姬李十二,雄心勃勃想比肩当年公孙大娘。记得盂兰盆节放河灯时沿渠叫卖折好的纸船的瞎眼阿婆……
营救长安时,他不断被逼到绝境,整个长安与他为敌,要是换了一般人,早就愤而离去,管他皇帝狗命!管他黎民苍生!可他依旧没忘了初心,他真正做到了,只为苍生。
长安负我,我未曾负长安。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身临浊世地狱,有何不可?"
这是天真烂漫,一双澄澈琉璃瞳的跑窟能手波斯王子伊斯。
他是长安里黎民的缩影,无论何种身份,抱着何种目的,最终,都是为了救长安。
"我身临红尘,汲汲于俗务,却落得道心破损。"
这是惊才绝艳,年少老成的白衣宰相李泌,最善识人,最是冷静,他把责任看得太重,一心挽长安,一心证道义。
这是长安官场里重臣忠臣的缩影,他们是清流,是中流砥柱,让长安不至于在洪流之下摧毁。
"檀棋,我知道,你的才能,不是用来取悦于人的。"
这是有倾城容颜的檀棋,不甘于花瓶,心细如发,聪慧灵秀。果敢是她的另一面。
这是盛唐风气下,女子的另一面,不是洗手作羹汤,不是当户理红妆,是独当一面,是临危不乱。
"人性从来都是趋利避害,可以背叛忠义仁德,但绝不会背叛道义。"
这是算尽人心,见风使舵一把好手的逐利猛兽元载。这是长安官场里最常见的人,用不择手段,混浊了官场。
"陛下!非巨城焚火,无以惊万众,非真龙堕坠,无以警黎民,微臣所想,是在这长安城百万百姓面前,要陛下你的,一条命。"
这是蚍蜉头目萧规,官逼民反,聚众焚火,悲情一生。
他是被长安负了的那群人,被长安的黑暗所残害的一群人,被逼上梁山的一群人,于是选择用黑暗吞噬黑暗。
这,是长安。
一卷人物浮世绘。
长安十二时辰(下)读书笔记1000字 第(3)篇亲王聪明。标题与写法以小见大,将自己的思想特定在地点时间明确的“长安十二时辰”。就算想象力无边,也会将剧情牢牢搁置在特定的环境里。在金字塔思想里,这就是“序言”,主题明确,行文好展开。亲王愤青。对官场的不满与嘲笑,完全赤裸裸地平铺直叙。讽刺的是,救国者即是被国之弃者。亲王有心。打破英雄定义,枭雄登场。看惯了漫威英雄的政治正确的思想高度,来一位枭雄倒是十分接地气。同时,亲王有意将主角、配角贴上偏执、坚韧的标签,张小敬、李沁、姚汝能.....这种九死无悔的偏执就是黑暗森林里的微光,就是社会前进的曙光。而生活中拥有这种品质的人似乎并不少。所以,人人都是潜在的英雄备胎.....n最后,说三个其他。1.习以为常这词留下一些思考。我们在习以为常中解决温饱问题,在习以为常的完成利他行为,在习以为常中见证社会的发展,这种习以为常的生活现状,恰恰需要人去守护。2.文章里有一些描写,觉得可以更好。比如,文里很多次直观地提到,张小敬身上杀气足以让任何人害怕以及他绝望的眼神。这种白描的写法,似乎用侧面描写、点到为止会更好?n3.文里的生词整理了些。当作学习:n1)榫(Sun三声)头 :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2)䭔( dui一声) 古代一种蒸饼。3)怫(Fu二声)然不悦,因为愤怒或忧愁而显得很不高兴。4)廨(Xie四声)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使用于汉代,常称郡廨、公廨)n5)龃龉(JuYu三声)上下牙齿不相对应,比喻意见不合。6)蹀躞(dié xiè ):小步走路。7)轧荦山(zhá luò shān ):古突厥战神之名。出自《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安禄山,营州柳城胡也。本姓康。母阿史德,为觋,居突厥中。祷子于轧荦山,虏所谓斗战神者,既而妊。及生,有光照穹庐……母以神所命,遂字轧荦山。后因指安禄山。8)粜 (tiào ):卖出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