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有分辨率的,或者叫敏感度。这有点像仪器仪表的不同档位,不同的仪表对不同的物质敏感,比如气体,比如电压,比如水流。不同的人对不同的事物也各有各自的分辨率。有的人喜欢品茶,不同的泉水,不同的手艺泡出来的茶,一品就能品出来,有的人可能分不清饭馆的劣质茶和顶级明前的区别。有的人对音乐敏感,为了听HiFi除了购买专业音响,还要专门装修一个屋子用于听歌,音乐上细微的差别都能捕捉到,有的人不太能区分一百块钱的耳机和一万的耳机到底有什么区别。有的人感情细腻,但受不得委屈,别人一个不好的脸色,一个眼神,一句无意义的坏话都能堕入黑暗,仿佛生活暗无天日,有的人粗枝大叶,天天被骂好像什么事都没有一样。有的人有洁癖,一点灰尘,一点小小的污渍都忍受不了,有的人躺在垃圾堆里也能睡着。
这在生活中也是一样,对幸福,我们有分辨率。我们大多数人出于匮乏钱的阶段,这个分辨率首先体现在钱上,对钱的分辨率大约取决于你最近两年的状况。比如月薪两千,突然提高到两万,幸福感一定暴增。这种幸福感却会随着时间慢慢减弱,如果列一个公式,大约是取决于你当下收入和近两年平均收入的比值,两年后,这个比值基本上是1了,这件事不会再带给你幸福感。当然这是单向的,如果月薪降回去,你会感到巨大的失落。这也解释了月薪两千的人缺钱,月薪二十万的人也缺钱。大家只是敏感度不一样。真到了那份上,会发现钱还是有点不够用,什么开支都是必要的,不能削减。即使实现财富自由,也不是究竟法门,可能还不如之前幸福,这不是说风凉话,高收入人群得抑郁症的比率远高于中产以下,而发达国家同样的数据也远高于发展中国家。钱不是问题了,只是把生活的分辨率提高到无限高了,就像从伏档换到毫伏档,波形并没有变化,噪音反而看来更大了,很多噪音用伏档看是一条直线,看不出一点问题,现在看来却格外的刺眼,一点小小的噪音都能冲到顶格,很多之前看来不是问题的事,现在都变成了问题,并且似乎更棘手。网上流传过各景区高分辨率的照片,并不是更美好了,很多垃圾露出来了,站在远处分辨率低的时候,这些不会是问题,当分辨率足够高了,这些问题都凸显出来了。这就好像仪器上,分辨率最低时,很大的噪声也不太能看出来。一点点小小的噪声就能冲到顶,大的噪音往往是好解决的,因为足够大,容易测量出来,问题往往也更明显。小的噪音反而难以解决,有时甚至难以测量。
过于细腻还有很多坏处,比如现在的精细喂养,可能导致孩子身体分辨率过高,会导致孩子对越来越多的东西敏感,甚至可能一点细菌都致命。过于照顾孩子情绪,可能会导致孩子情感上分辨率过高,看不得一点黑脸,经不住一句坏话,稍有不如意甚至自寻短见。自杀率最高,抑郁症比例最高的年代并不是那些社会环境较差,温饱都解决不了的年代,恰恰是物质条件最好,社会环境最好的今天。这恐怕就是过于细腻的坏处。
对于吃苦,挫折,我们有分辨率,现在提倡挫折教育,失败教育,也是在降低孩子的分辨率。我们有条件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优越的童年,这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小时候,不用吃苦教育,挫折教育,失败教育,因为家长根本顾及不了,自然就不得不接受这些教育。所以不用和上一代比吃苦,我们天生就输了,科学越发展,经济越发展,孩子童年吃的苦,受的挫折就越少。受的越少,分辨率越高,分辨率高未必是好事,这会让孩子更不能经受挫折,不能吃苦,更难得到满足。郭德纲曾经有这么一段话“一个孩子 从三四岁每天挨十巴掌,到了二十多,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在乎,可如果没受过什么黑脸,一句难听话都能让他想不开”。经历过很多磨难,挫折,失败,冷嘲热讽的人,对于不如意的分辨率放大,一般的挫折,磨难不会轻易击败他,心里很多苦,一点点甜就能填满。而太过一帆风顺,从小锦衣玉食,在大家的呵护,照顾,恭维中长大的人,对于对于甜的分辨率被放大,对于苦的分辨率降低,一般的甜头都满足不了他,一点点挫折和失败,一两句难听话,反而可能让他想不开。我们传统似乎提倡的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家长吃鱼头,孩子吃鱼肉之类的,这对孩子未必是好事。在我们可控的时候,给孩子降低一点分辨率,会让孩子更受用。分辨率的提高总能带给人极大的舒适感,而降低却会带来让人非常难受。吸惯了好烟就越来越难受五块钱一包的劣质烟。用惯了上千一瓶的化妆品,再拐回头看几十块的,那也能叫化妆品?
还有一个坏处是容易接收到无意义的信号。女性的感情细腻,感知力强,副作用是也会接收到很多噪音,导致情感脆弱。我们的脑中并没有类似滤波,屏蔽装置,这导致不管什么信号,都一股脑被我们接收,感情细腻的人尤其明显,这些很多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别人的一句难听话,可能并无意针对你,只是无心之言,却被你接收到了,可能一整天都心情不好,别人的负面动作,或者其它行为,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却被你细心的接收到,这些其实是噪音,夹杂在信号中,却难以分辨。这样的信号接收过多,又无处排解 可能造成很多问题。
哲学上有一个类似的理论,越高级的物种,存在效力越低,越脆弱,而越低级的物种,存在效力越高,比如花岗岩这样的无机物,似乎没有什么能毁灭它,而我们科学越发展,似乎越脆弱。我们习惯了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今天似乎已经离不开这些了,忘了曾经我们也同动物一样,找个洞,搭个小窝就能过冬,越来越多的人患上抑郁症,有的人会为了事业上的不顺,恋爱里的挫折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实曾经我们也同动物一样,只要有最后一口气,也会顽强活下去。
马英九说:“经国先生曾经对我说了一段很有道理的话:越是愿意帮助一个人,你的热情就显得越廉价。而平时高冷一点,偶尔一次伸出援手,别人才会感激涕零。好人没什么好,坏人也不是那么坏。只是坏人做了一件好事,似乎就有了值得原谅的理由。而好人只要做了一件坏事,往往就意味着身败名裂。”这也是讲的分辨率,这可能有点阴谋论,很多人听了可能不舒服,我们也有老话“斗米养恩,担米养仇”,持续的对一个人好,可能并不是常相处的最好方式,只能提高对方对你的分辨率,对方对你的这些好不再敏感,反而开始挑剔你身上不好的地方。孙俪资助大学生,最后闹的沸沸扬扬,反而反目成仇,郭德纲最疼爱的徒弟,曹云金何云伟,反而是最早背叛的,一直要求比较严厉的岳云鹏,反而关系最好。从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始终被善待的人,早已经麻木,一点不好反而会感觉特别明显。
一个社会,或一个组织,大家意见最多,反抗最强烈的时候,未必是那些真正黑暗的时候,反而可能是这个社会变的前所未有的好的时候。法国大革命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环境变的空前的好,群众的分辨率也提高了,抱怨,不满比之前反而更多了,最后导致大革命的发生。王岐山书记《旧制度与大革命》,就是警醒大家,不要以为社会环境变好了,就万事太平了,这反而可能是更危险的时候。一个粗糙的如同钢筋水泥的社会,每个人连基本温饱都不一定能保证,大家未必会有太多不满,一个社会越细腻,大家抱怨越多,反而好像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一件事越细腻,就越难以办到,把一杯水端上桌子是很简单的,把一杯水移动一毫米却很复杂,将球踢出去是很简单的,像梅西那样将足球射进篮筐却非常复杂。这也是今天要面对的问题,这些细腻的问题,管理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复杂,对执政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既能享受最好的,也能忍受最差的,这句话说的容易。大明王朝1566里面有一个角色,沈一石,可能是当时的首富了,却只穿粗布衣服,吃粗茶淡饭,这是明智的,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哪一天被朝廷抛弃了,还能活的自在。这就是主动不去提高自己的分辨率,以应对未知的变化,提高总是很容易,而对大部分人来说,降低分辨率是很要命的。在物质条件,精神条件这么好的今天,这一点可能尤为重要,既要努力追求物质条件的改善,同时提高分辨率的步伐放缓一点。
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书笔记1000字 第(2)篇首先,看完此书,两点感触最深:
1-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觉得自己很委屈,很不容易,为什么?
根源还在嘉靖
首先他没有仁心
不把百姓当人看,只要他们不造反,就对百姓进行剃骨饮血式的压榨,他才是最大的贪官魔鬼,一直上行下效,贪污横行
再者他没有责任心
看似把权利交给内阁,实则暗操权柄,他这样做无非就是告诉天下人,犯错不是他的错,是底下人的错,但实际上内阁不过是嘉靖拽在手里的棋子,以天下为局,按照自己的意图执子,出事了,就拿这些棋子顶缸(当然,客观上讲这也是御人有术),这是不为自己的职位负责
另外,发现收缴的银两大部分被贪污送往贪官家乡时,嘉靖第一反应是贪官偷了他的钱,自己的利益受损,而不是少了这么多银两,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如何存活,所以他没有为天下百姓负责
嘉靖很有格局,看事情很透彻
可他明明知道国家的症结在哪里,为什么不改革?为什么默许手下贪污?
我想嘉靖想用钱(受贿)作为甜头让手下好好干活,可这个贪污的度该如何把握,嘉靖并没有做好,他只是通过官员更迭来控制贪腐,可压根没用,本质上还是换汤不换药,杀掉贪官看似大快人心,但不过是昙花一现,会有新的贪官迎合皇帝的心意继续搜刮民脂民膏,结果导致举国大肆贪腐,国家坏到骨子里
整个大明朝,举国万马齐喑,灰暗,沉闷,绝望,这不是低头者的错,人都不是傻子,冲上去不过是无谓的牺牲,海瑞之所以活着是时运,因为大明朝还有一群想要披肝沥胆想要为百姓请愿的人
所以,愿望,人心这东西,只要想着,未来就会改善
2.百姓大部分官员都好穷,百姓吃不上饭,官员被债主追着跑,贪官整天为钱烦恼,钱都去哪了?
大明王朝1566(全集)读书笔记1000字 第(3)篇刘和平是国内最好的编剧,本书叙事结构极其宏大,作者将虚构的历史事件穿插在真实的历史进程中,毫无违和感,全书最大亮点在最后一章,作者亮出了自己的历史观。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对和珅,严嵩,秦桧这些贪官奸官的名字都耳熟能详,他们是历史的罪人,然而还有一个群体确始终被忽视---皇族。在家天下的社会,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他们对国内随便巧取豪夺,没有人会说贪,他们可以动辄赏赐几十万两白银,没有人会说贪,他们可以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为了得到属国的承认,把国内财产随意送人,没有人会说贪,他们子子孙孙都能享受超人一等的待遇,没有人说贪,他们为了自己一时兴起,大兴土木,大动干戈发动战争,没有人说贪,如果凑巧打了几个胜仗,还会被尊为千古一帝。刚才列举的几个贪官,没有一个真正享受到自己贪来的巨额财富,只要皇族愿意,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候把这些贪官的财富收归己有,还不落骂名。他们总会编造一些假象,以证明自己是天的儿子,不然实在没法解释,为什么他们可以这样,这在今天看来很荒唐的现象,过去三千年确看起来无比合理。我不是想全盘否定封建社会,君主制社会,这种现象在每一个通往现代文明的国家都出现过,封建社会的出现起初也是一种进步,应该看到,许多种族的社会结构连封建社会都没有进化到,比如非洲人,美洲人,澳大利亚人,在被欧洲发现时,他们还是原始部落,只能面临任人宰割的命运,相比之下,跟我们签不平等条约已经是很客气的了,我们走了漫长的弯路,然后才被孙中山,严复这些西方留学归来的学子们拉进现代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