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及摘抄(3)篇

非暴力沟通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非暴力沟通能够: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1)篇

可不可以说语言是一种思维方式   非暴力沟通提供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语言框架,观察 感受 需求 请求,在这个框架下面使我们原有的思维方式得到一定的改变,即最后都转化为探究自身的需求。这对自我认识有很大的帮助,归根于我们行为都来自于我们的需求。我更喜欢把需要这个词换成天性,天性其实有好有坏,或者说有符合社会标准的和相反的,作者一开头的问题反映了作者是相信性本善的,但并不排除我们天生就是热爱暴力的暴徒。 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有个关于这个的模糊的问题在脑中,又说不出来,先m在这了。不管怎样,这本书提供的方法观念都让人非常受用。强推。nn待整理n非暴力溝通n提出問題n我相信,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究竟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致互相伤害?又是什么,让有些人即使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n啟發n认识到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巨大影响。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n非暴力溝通n通过强调倾听——倾听自己及他人,非暴力沟通培育彼此的尊重、关注与爱,使人乐于互助。虽然我称非暴力沟通为“沟通方式”,但它不只是沟通方式。它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n道德评判n分类和评判提倡的是暴力。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n比较也是一种评判。逃避责任n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我们无法强迫他人按我们的期待生活。观察 与评论区分n频率词 评判n感受 与 想法 评论 观点区分n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可以通过“我(感到)……因为我……”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n批评暗含期待 说出感受n需要……n请求 提出具体的 与命令区分n抽象的语言无助于深化自我认识。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表达越清楚,我们就越可能得到称心的回应。请求反馈n由于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的理解有可能不一致,有时,我们需要请求他人的反馈。体会他人需求n给他们反馈 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使用疑问句来给予他人反馈。询问前,先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要。我们越是这样做,就越能体会到一个简单的事实: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保持关注n当对方得到充分的倾听,(a)我们将体会到气氛变得轻松;(b)他会停止谈话。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没有心情去关心别人。一般来说,这反映了我们也需要得到关心。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他人时,我们需要(1)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2)大声地提出请求(3)换一个环境。别人生气时,要倾听,不要说“但是”n倾听使我们勇于面对自己的弱点。它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潜在的暴力,使谈话生动有趣,并了解“不!”和沉默所反映的感受和需要。爱自己n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是培养对自己的爱。自责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词语 应该n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出于自我憎恨、内疚或羞愧。对自己的需要保持清醒的认识n如何使用负责任的语言来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n1 不得不清单n2 每个项目前加上选择做n3 说明原因 我选择做__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__。”n表达愤怒��n通过深入地了解愤怒,我们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渴望。表达愤怒的步骤:1.停下来。呼吸。2.留意我们的指责。3.体会我们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一旦意识到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会发现彼此相同的人性。如果我不强调我与他人观念的不同,我就较容易接纳他们。,倾听他们的感受和需要,而不纠缠于他们的想法,n问自己:“我不喜欢他们……,是因为我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n使用防卫性的强制力,是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而不是为了惩罚、羞辱或谴责他人。解决内心冲突 专注于我们想要做的,而不是追究错在哪里。赞扬n专注于我们想要做的,而不是追究错在哪里。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包含三个部分:(先后次序并不重要)nn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n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n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n接受别人的感激n如果我意识到我的能力是生命赋予我的,我就能够同时避免自我膨胀和假谦虚。表达感激n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怎么样也是值得的!nn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

#2018NO.1#

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

这是2018年在微读看完的第一本书,到今天才有空浮皮潦草的说几句:

非暴力沟通模式
1.诚实地表达自己,而不批评、指责
(1)观察
(2)感受
(3)需要
(4)请求
2.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1)观察
(2)感受
(3)需要
(4)请求

所以马歇尔·卢森堡所谓的“非暴力沟通”模式,主要由这四个步骤组建构成: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有人说男人就是一种有待升级的单细胞动物,他们的脑容量想不了那么复杂的事情,他们也没那么在乎细节,所以需要什么就要简洁明了简单直白的说出来,这样他才了解才能懂你的意思,如果光顾着赌气和冷战,除了浪费时间也同样浪费感情,而那个单细胞动物很可能对此还一无所知,一脸无辜。

然而含蓄的中国人讲究意不直叙,情不表露,崇尚于一种浪漫。在浅谈中发现智慧,在沉郁而顿挫之间揣摩心意。人们赞美沉默是金,留恋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给人的一种朦胧美感,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无不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所以个人感觉这模式可能对于恋爱中的男女关系不是很适用。爱情都是盲目的,爱一个人的时候,无论对方说什么做什么,再怎么矫情看在恋人的眼里都是与众不同的可爱。

不是有句流行的话:他若喜欢你,你脾气再大都叫个性。他若不喜欢你,就算你温顺的像只猫,他都嫌你掉毛!

除却男女恋爱关系,“非暴力沟通”模式适用于任何人的所有关系(社会关系和商务关系),它能帮助你改变你的沟通方式和说话技巧。文中有大量实例分析,可以让你准确掌握好这套模式,在不伤害对方和自己的基础上达到双赢,追求和谐。是一本会对你有所帮助的好书。

4.5星推荐阅读!



PS:

最近变得越来越不温柔了,得改!

看人看事越来越不准确了,得改!

还有,对自己也不够好了,得改!

意识到这么多问题,成功了一半了

非暴力沟通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

这是一本实用手册,所以重点在知行合一。

马歇尔多运用列子来进行指导让这本书变得不是泛泛而谈的鸡汤。

总结一下非暴力沟通的要素:1 观察  2感受  3原因   4请求 

另外,其实所有的书仿佛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1不要指责,因为指责对于你想要的结果没有任何积极作用。例如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如是说“选择赞扬而不是批评”。

2 尊重自己的需求,接纳自己的情绪,正视它的存在。武志红《身体知道答案》如是说。

3 去理解宽容他人,要有博爱之心。《论语》有话叫“泛爱众而亲仁”。

最后,这本书还告诉我们如何有效地去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件看似我们都会做实际上都不会做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碍于自尊,表达自己的时候总是绕弯子,总是在讲一些看表面的问题,而并非直接表达自己内心需要给他人,担心真实的需求讲出去即表明自己是一个弱者,是一个爱的乞讨者,这一点越要强的人越难做到。老子说“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放在这里也是极好的。当我真正与人沟通到最真实的内心需求时,真正的发生了如马歇尔所说的“热泪盈眶”,我们平常太不容易被他人理解,太不容易被他人照顾到需要,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学会去表达和沟通。

其实,爱自己和爱他人可以是一个互相增进的循环,寻求其中的平衡则是最美,倾向与其中一端都会受伤。也就是说,当自己的需求被照顾到,内心充满着爱,更愿意去爱别人,但这件事情要先从自己做起,因为不被理解是常态。而当我们真正理解和尊重他人的需求,对方反馈的才是积极的友好的,内心充满正能量。或许可以称作这是一个正能量的循环。

希望我们都可以成为那个可以被人理解可以被对方照顾需求,也可以理解和照顾到身边人的需求,成为“博爱众”的可爱之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