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人工智能读书笔记及摘抄(3)篇

人工智能
作者:李开复 王咏刚
人工智能将引领一场比互联网影响更为深远的科技革命!智能革命时代先行者李开复、王咏刚解读AI如何重塑个人、商业与社会的未来图谱:人工智能时代,个人与企业如何找到人机协作的新位置;人工智能将颠覆现有的商业模式,不仅在高科技领域,任何企业都需要尽早引入“AI ”的思维方式;人工智能将部分取代人类的工作,程式化的、重复性的技能将失去价值。我们的工作必须具备足够的深度,让自己强大到不会轻易被机器撼动。秒杀你对人工智能的一切疑问,好读易懂,有趣有料。
人工智能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1)篇

这是看的李开复的第一本书,最近对人工智能很感兴趣,这本书不仅解答了我之前的很多疑惑,又让我对它更着迷了,也让自己更坚信自己选的道路是正确的了。什么是人工智能呢?并不是电影里面长得像人的机器人才是人工智能,打开手机APP,翻译软件、Siri那样的能对话的智能助手、自动驾驶、今日头条能根据每个人习惯推荐不同新闻内容、地震发生后的几秒种计算机就可以合成一篇新闻、美图秀秀等等都是人工智能。历史上有几个关于人工智能的定义: 定义一 :AI就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计算机程序;定义二: AI就是与人类思考方式相似的计算机程序;定义三: AI就是与人类行为相似的计算机程序;定义四: AI就是会学习的计算机程序;(今天最典型的人工智能系统通过学习大量数据训练经验模型的方法,其实可以被看成是模拟了人类学习和成长的全过程。)定义五: AI就是根据对环境的感知,做出合理的行动,并获得最大收益的计算机程序;如今的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是通过大数据深度学习,谷歌使用了一个拥有16000个CPU的大规模计算机集群,让计算机用深度学习模型自己“看”了一千万段YouTube上的视频,然后,计算机自己“学”到了如何从视频中辨认一只猫;用专业的术语来说,计算机用来学习的、反复看的图片叫“训练数据集”;“训练数据集”中,一类数据区别于另一类数据的不同方面的属性或特质,叫作“特征”;计算机在“大脑”中总结规律的过程,叫“建模”;计算机在“大脑”中总结出的规律,就是我们常说的“模型”;而计算机通过反复看图,总结出规律,然后学会认字的过程,就叫“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的分类:n弱人工智能(Weak AI)也称限制领域人工智能(Narrow AI)或应用型人工智能(Applied AI),指的是专注于且只能解决特定领域问题的人工智能。毫无疑问,今天我们看到的所有人工智能算法和应用都属于弱人工智能的范畴。强人工智能(Strong AI)强人工智能又称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或完全人工智能(Full AI),指的是可以胜任人类所有工作的人工智能。超人工智能(Superintelligence)假设计算机程序通过不断发展,可以比世界上最聪明、最有天赋的人类还聪明,那么,由此产生的人工智能系统就可以被称为超人工智能。AI会让人类大量失业吗?在人工智能时代里,人类工作的转型在所难免,但这更多意味着新的工作方式,而非大量的失业。人类将如何变革?n从刀耕火种时代至今,人类历史上的协作分工,基本都遵循一个类似金字塔形状的社会结构模型:少数人影响、领导和指挥较多的人,较多的人再进一步影响或管理更多的人,逐级向下,金字塔底层是大量从事简单、重复性劳动的人。这种社会体系顺利运行的基石就是分工协作,从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到简单的、重复性的脑力或体力劳动,分别由数量不同的人群承担。自动化将影响所有技能级别的、各行各业的人。当我们担心我们该如何处置那些低级别工作者的时候,我们一样需要担心那些高级别工作者。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教育父母,让他们不要再期望孩子寻找“安稳”的工作,因为在传统意义上,“安稳”意味着简单、重复,“安稳”的工作早晚都会被机器取代。我们要帮助下一代做最智慧的选择,选择那些相对不容易被淘汰,或者可以与机器协同完成任务的工作。AI时代该如何学习?n与其讨论让孩子学什么,不如先讨论孩子该如何学。学习方法远比学什么内容更重要;“好奇心”很重要。人工智能时代最核心、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包括:n主动挑战极限;n从实践中学习;n关注启发式教育,培养创造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面对面的课堂仍将存在,但互动式的在线学习将愈来愈重要;n主动向机器学习;n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但人却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人工智能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

一本五星的人工智能入门读物。

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三次科技大潮,此刻你正翻卷在最新的一波浪潮中,不去了解甚至不会有太多感受。 

从李开复的工作经历——苹果、谷歌到创办微软亚洲研究院、到成立创新工场,再纵观中国的人工智能市场,从宏观方面阐述了人工智能的含义、发展史及其国内国外的应用。很受用。

更重要的是,读到后面,发现依靠李开复博士的背书,我们可以了解他视角的人工智能企业(夸了一遍他待过的企业), 推己及人的上升到国家的大局观,中国对于AI虽然有着种种阻碍,却是相较于美国没有更多政府阻挠的适合各种AI技术落地的适宜的且辽阔的土壤。

没有那么长,没有那么难读懂,看完还有打开新世界的、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感觉。那我就觉得这是一本“好”书。

书中很大篇幅讲了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教育作为民生大计,扼腕没有太多智能教育的相关内容,然后 就 突然看到李开复的第二本人工智能书——18年的《AI·未来》,“OMO驱动的教育”,星星眼! 

安利了一堆人工智能电影《西部世界》、《机器人总动员》、《真实的人类》。

安利了雨果奖得主郝景芳的《折叠北京》。

了解了一些领域的大牛:贾清扬、约书亚·本吉奥、杰弗里·辛顿、姚期智和他的“姚班”,还有楼天城这样的天才。

浮生碌碌,汲汲营营,我们身为万物之灵,到底还怎样让时代迅速发展? 

人工智能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

作为计算机科学家和研究者,李开复从专业的视角、用浅显直白的语言,带领读者深入浅出的认知和理解“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作为第三次人工智能热潮、本次和前两次的区别有哪些”、“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和变革有哪些”、“人工智能可以应用和实践的领域有哪些”、“人工智能时代应该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又该如何改变思维模式、改进教育方式从而进一步发挥人类价值和精神”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不同于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中令人后怕和警觉的描述,李开复的论述和文字无不体现出其身为学者的平和与开放的心态、身为企业家和投资人的乐观进取的精神、以及生而为人类的引以为傲并广为推崇的独立思想并因此而具备的高贵尊严。作者勾画了一个美好而令人向往的人类未来世界,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里,我们似乎既不用担心被取代或被灭绝的命运、又的确需要逼迫自己作出调整与改革,方向和目的仅仅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更幸福。如果运气好而一切如愿,人类似乎的确可以做到这些,向着一直期待和憧憬的“人类全面发展”的目标迈出坚定的一步,这的确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