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读书笔记 读后感(3)篇

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
作者:Susan Kuang
媒体热议、网络疯狂转载的全球生活职业新趋势——Slash/斜杠青年强势来临! Slash/斜杠青年概念引入中国、多重身份探索者Susan Kuang一部诚意之作! 如果你:不喜欢朝九晚五 不满意现在的专业 不想要一眼望尽的人生 不满足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 那么 一起来成为斜杠青年吧!共享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单一职业和身份的束缚,开始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身份的多元生活。自由职业者、兼职者,或是利用业余才艺优势做喜欢的事情的人,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Slash/斜杠青年。 Slash不是简单的身兼数职,而是主业之外拓展多元化的专长,充分挖掘你的职场潜能。现在的业余爱好,未来可能就是你谋生的手段。
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1)篇

2019年No.8

个人认为这本书虽然结构混乱,但内容浩繁,知识丰富,涉及经济学、心理学、生物学和哲学等。鉴于作者提及的书都是我很喜欢的,在此给这本书四星好评。

一、关于斜杠的概念

“斜杠”一词来源于英文“Slash”,这个概念出自2007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Marci Alboher写的一本书。早在1996年,美国学者Arthur和Rousseau就提出了类似的概念,叫作无边界职业生涯(Boundaryless career),无边界职业生涯强调以个人就业能力的提升替代长期雇佣保证,使员工能够跨越不同的组织实现持续就业。

作者在本书中对“斜杠青年”做出了详细解释。

首先,“斜杠青年”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人生价值观,其核心在于多元化的人生。

其次,“斜杠青年”是时代的产物。

最后,“斜杠青年”的生活方式需要实力来支撑。

二、关于工作

工作是社会分工中每个劳动者体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角色定位。稻盛和夫认为,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只有通过长时间不懈的工作,磨砺了心志,才会具备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稳而不摇摆。简言之,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

工作的动力应该来源于对自我的挑战和对成长的渴望。并且,当你不计功利地全身心做一件事时,投入时的愉悦和成就感,便是最大的收获与褒奖。

三、关于人生的意义

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那么,人生究竟有何意义?

胡适在《人生有何意义》中说:“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提到:“因为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之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

本书作者认为,生命的意义,除了繁衍之外,全都是虚拟的,它仅仅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

个人比较认同作者的观点,人生的意义在于生存与繁衍,其它所有的人生意义皆是周围环境赋予我们的。

四、怎么度过有意义的一生

作者写到,首先要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需要时间和阅历。此外,需要有勇气和足够强大的内心去抵抗社会强加于你的价值观以及人性自带的贪婪和虚荣。“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以此为生”才是最值得追求的人生。

正如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RuthBader Ginsburg所说:“人这一辈子很短暂,要为了你真正在乎的事情而战。”

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名字slash,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有意思的是,当我阅读本书的时候,正在看电视剧《恋爱先生》,靳东饰演的男主角程皓正是一个斜杠青年,表面上是一名牙医,当然,他还有另一重身份:情感专家,所以程皓的自我介绍会是这样的:牙医/情感专家,换言之,就是在介绍身份时上加上了斜杠进行区分。想象当时,听着靳东那不标准的slash发音就觉得挺搞笑的,噗~
    本书开篇,作者就极力撺掇大家离开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职场,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去尽情的折腾。怎样才能成为斜杠青年呢?最近,跟我一同入职没多久的同事跟我抱怨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是她倒也一直不辞职的和我做着同事,私以为这位同事完全可以成为斜杠青年的,PS大神/古筝10级/民族舞,我自己都能感觉出来自己字里行间的羡慕嫉妒恨,可是啊,该同事一直想要做一个米虫来着,她之前学习的那些东西有一部分已经还给老师了。我同事能够算得上斜杠青年么?当然不,真正的斜杠青年,从来不是简单的喜欢,然后就能轻轻松松获得。除了天赋,需要的努力要比单纯的非斜杠还要多,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斜杠。想要成为斜杠青年的人很多,真正能够成为斜杠青年的人很少。
想要开启自我的无边界人生,不能不努力,不能不坚持,但是,作者也说了,不要被所谓的坚持绑架,拒绝埋头于一方天地,要时常抬头看看广阔的天地,不要被“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平庸”这样的不实谬论恐吓住,走出“成功学”的误区,拒绝心灵鸡汤。我更喜欢简书上看到的陈sir:“我想给自己的人生安装一个永动式的斜杠,一直添加下去,不止步,反正我已走上了追求不断成长的“不归路”。”也就是作者第3篇的大标题“折腾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年轻人,尽情去折腾吧,趁着我们还年轻,中年人,尽情去折腾吧,不要犹豫,看看摩西奶奶吧,老年人,趁着我们还精神,折腾一下余生吧,看看80岁的王德顺大爷吧,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尝试呢!!!
祝愿每个人都能多一些不知道为什么的坚持,开启你的多元身份,成为斜杠青年,主宰自己的生命,正如作者的签名“做一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城、不倾国,只为倾其所有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就是我过去一年的“斜杠生活”,

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

        距离上次读完一本书好像可以追忆到学生时代了,这本书唤起了我对阅读的热爱,更坚定了‘唯有读书与运动不可辜负’的观念!                                                                        接下来说一说第一次读完以后,印象最深的几个点:                                                         1.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生活节奏,以前我对那些我不认可的生活方式总会加以评论或者用行为来表达出我的不满,结果不仅没有改变什么,还会影响双方的情绪和关系。虽然大家都知道没必要,但还会反复去这样做的原因是没想明白,书中有个观点: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如何去生活的权利,只要我们会去承担选择那种生活方式的结果,那其他人就不该过多评论或者参与他人的生活。因为在生活上面是没有对错好坏的说法,只有合适与否;因为过多的拒绝他人的生活,也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局限。倘若实在很反感,避而远之即可。                                                         2.书中提到的一些思维方式,印象最深的有创新思维、创业者思维、产品思维,值得咀嚼与践行。                                              3.作者分享了一些她现有的一些生活方式方法,也很值得学习与实践。                          4.最主要的,最感谢的,是这本书唤醒了我的热血和打算为某件事拼命的决心,唉,不是生活局限了我们,好像是我们自己限制了自己,我不想不会继续这样生活下去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