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就像一本回忆录似的,亨•亨的疯狂,罪恶与爱贯穿其中。初见洛,亨•亨具有的更多的一种被性感少女所引发的情欲的冲动,但越到后期,却是一种执着与疯狂的爱。始终认为,亨•亨成为了一个性变态者,是与他早年在欧洲的经历有关的,对童年经历的念念不忘,让他再后来有了一种寻觅性感少女的眼光,直到遇见了洛。作者在后记中说到,写书的目的更多是一种美学的享受,看完书,深刻的东西并没有领悟的太多,但亨•亨与洛的故事却会一直回味。纳博科夫的文字很精彩,塑造出了一个经典的形象,亨•亨最后也在不断发问,洛丽塔,我究竟把你的一生怎样糟蹋?啊!亨•亨与洛啊!从遇见的那时起,你们的命运已经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洛丽塔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久闻大名。我心里关于洛丽塔的所有印象,大概就是一个小女孩趴在草地上看书的样子,她梳着两条辫子,皮肤暖黄,在夏天强烈的阳光下被蒙上一层柔软的滤镜。亨伯特对于洛丽塔开始是爱,后来是畸形的欲望与控制,后来又是爱。无论如何我不能接受一个成年人对十几岁的小女孩一次次的侵犯,我也不能接受以爱之名去美化这种猥亵。可我知道文学作品不能过于用三观去评价,如果我们只能读到一种价值观的文学,那也是一种悲哀。亨伯特在最后杀了奎尔蒂,他看着曾经属于他的洛丽塔如今嫁给他人,他的人生无论多么完蛋他只期望洛丽塔的余生能好。可是毁了她人生的,不是你吗?n你在面对一个懵懂儿童的性“勾引”时没有拒绝,并且变本加厉。你软禁了她三四年,你对她的控制,对她一次一次无休止的侵犯让她早就不能再和其他同龄的小姑娘一样去拥有正常的人生了。我在看的过程中很多次想到《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好像房思琪是站在洛丽塔的角度去写,洛丽塔是站在亨伯特的角度去写。亨伯特被抓起来了,洛丽塔在十七岁的圣诞节死于难产。她多么短暂,苦难,曲折的一生。我肯定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爱。可这爱畸形,变态,又真诚,热烈。最后他在被抓捕的时候想的还是,洛丽塔,你要有一个好好的人生。我却还是忍不住泪目。洛丽塔被禁了很久,也算是一本惊世骇俗的作品了。在这么多年后的今天,能看到也算是幸运。只是这个版本被翻译得太垃圾了,原文又引用了大量存在的不存在的经典,掺杂着无数法文德文,看得我很累。
洛丽塔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几次三番,放下又拾起。
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变态,从安娜贝尔死的时候开始。疯狂地沉醉在一切被他称之为“性感少女”的幼童给他带来的快乐之中,直到遇见洛丽塔。
洛丽塔无疑是不幸的,她的悲剧是继父的兽行,也是自己的无知和轻佻造成的。当性与爱纠缠,欲望的火舌挑衅着伦理的碑刻,到终了,都化作了牢狱里,那病中人笔尖下不能承受的罪孽和难以放下的思念。
求不得时最珍贵,爱要两厢情愿才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