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天生决(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801928/
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有时会力不从心,有时会浮躁焦虑,但必须适应,它可以轻易地将每一个落伍的个体远远抛下,甚至碾作尘土,且不偿命。
——黑塞《在轮下》
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传统的学习已经无法跟上现在高速发展的轨迹,淘汰随处存在,时代的溺水者比比皆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人都想成功,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为二八法则的存在,“成功”注定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同时基于成功不确定的定义,这个少数可能会更少。
《跃迁》并不一定能帮你成功,但会提供给你一种技术——成为高手的技术,从而能更好更从容的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在和未来。正如作者序言中所写的那样“希望那些’土鳖’朋友们,和我父母一样诚实正直又努力的人,那些非常勤奋的年轻人,可以看完这本书,少走弯路,不在关门憋大招,理解规律,引入资源,完成自己的跨越式成长,成为真正的高手。从同一认知起跑线开始,这才是真正的公平。”,《跃迁》的主题讲的就是如何利用规律和趋势,放大个人努力。
一.高手的暗箱:利用规律 放大努力
这里总览了个人完成自我跃迁的所需的三个阶段:
同时提到了未来时代的三大趋势:调用知识而非记忆知识,联机的独立思考、人机合一
至于规律,也就是高手必须掌握的技能接下来会讲到。
二.高手战略:在高价值区,做正确的事
什么是高手战略?高手战略就是找到高价值区,战略性的专注,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取胜。
这里有几个关键词——高价值区、战略性专注、最有把握的方式,这几个关键词组成了高手战略。
首先,什么是高价值区?高价值区是指那些投入与产出非线性的区域,具备三个特点:1.反直觉,说了都不信的区域 2.需要更高的竞争力 3.随时代的改变而改变
那么如何找到高价值区?作者这里引入了一个数学概念:幂律分布(简称幂律),用数学表达就是“节点具有的连接数和节点数的乘积是一个定值”。(不懂也不影响后面的理解)
幂律具备两个特征:
1.高度的不平均:最通俗的表达就是“二八法则”“马太效应”或者是“长尾理论”,不公平是大自然的一种常态。
2.分形:一个图形细分后,每一个部分就是整体缩小后的形状。
幂律给我们的启示是:社会和自然的大部分系统都有重点,做事情一定要抓重点(不平均)。系统的重点还能再继续分,找到更微妙的重点(分形)。持续的抓重点,就抓住了最高效率的关键。
根据幂律的特点,我们大可以找出身边的每件事的重点,这些事的重点就是我们身边的高价值区。
然而要站在更高的位置去寻找高价值区,则需要引入又一个重要概念——头部,
我们先定义一下头部。
头部就是你所在赛道里的高价值并且具有优势的领域。
头部是由两部分组成:(高)价值和(高)优势
头部矩阵
那么如何找到头部呢?
第一条原则: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
从优势出发往往有局限性:①场外的选手难以判断优势,核心优势不是地图上定下来的,而是在战场上一次次逼出来的,不上场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核心优势。②过去的优势不等于未来的优势,时代在变化,经验主义不可能是一直有效的。
高价值的往往都很难,从长远看收益更大。所以不要因为容易而去做一件事,要因为有价值才做。不要因为便宜才买衣服,要因为值得才买。不要因为彼此习惯就结婚,要因为相爱才结。
第二条原则:思考差异化优势
利用差异化细分领域,成功是成功之母,成为鸡头是变成凤头的捷径。
第三条原则:从身边的头部做起
无论做什么必须立足当下,战略必须先帮助你在当下破局,否则毫无意义。
头部效应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抢占高价值,有优势的头部,然后从小头部都走向大头部。
头部效应中的系统反馈:微小优势─更多名声─更多机会收益─更多投入资源─扩大优势─更大的头部
此时我们进入了头部,通过系统反馈有了自己的优势,我们该如何保持优势,修建自己的护城河呢?
接下来提到高手战略的第二个关键词:专注
对于弱者来说,专注是最好的进攻策略。对强者来说,专注是最好的放手策略。专注于那些更少但更好的事,是高手最好的防守之道。
然后是第三个关键词:最有把握的方式
这里最有把握的方式就是迭代,迭代是聪明人的笨功夫,却是最有力量的进攻之道。
百度百科中的解释,迭代是重复反馈过程的活动,其目的通常是为了逼近所需目标或结果。每一次对过程的重复称为一次“迭代”,而每一次迭代得到的结果会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初始值
自身能力和技艺在刻意练习和精心打磨的情况下持续迭代,系统性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最终产生强大能量。需要注意的是灵感不是技艺,灵感是没法刻意练习和打磨的,灵感没有护城河。
这里让我想到了网传的爱迪生那句话“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比99%的汗水更重要”这句话姑且不管爱迪生有没有说过,但既然这种说法能在群众中流传,并拥有相当一部分的笃粉,足于说明灵感和努力在人们心中的天平上是互有倾斜的。我想说的是,先天的天才是大自然的造化,是极少数,我们身边大部分被视为天才的人是后天的天才,靠的是技艺的不断打磨,日日夜夜的勤奋付出才成就了所谓的天才之名。羡慕灵感的那部分人,“你的努力远远还没有达到拼天赋的程度”。
所以高手战略进一步的解释:根据幂律分布原理(二八法则,分形),通过观察和判断找到自己身边的头部,以专注和迭代为武器,持续放大自我效能,从小头部移动到大头部,循环系统。
新东方名师崛起之路论证高手战略
第一次跃迁:用二八法则高效成长(找到头部)
最聪明的老师懂得“二八法则”——用单项投入100分的精力,能在5个分项里分别拿到80分,成为一名400分的老师。相比之下,那些“特别专业”的老师,只有100分。产生4倍差距。
第二次跃迁:利用系统放大名气(技艺持续迭代)
高分(打分系统)—更多排班—更多好学生(口碑)—更好名声
第三次跃迁:与最优秀大脑互联(由小头部进入大头部)
形成圈层,接触更多更好的资源
战略目标有了,接下来涉及到具体的方法论
三.联机学习:找到知识的源头,提升认知效率
至于知识源头我就不细说了,作者将我们常接触的知识信息分为一手,二手,三手,四手信息。有识别的去接受一手,二手知识是比较好的。
1.关于认知效率=认知收益/时间精力,作者提到了自己的读书法─功利读书法
关于知识结晶和联机学习
通过功力读书——萃取只是结晶——联机学习,基本可以构建自己的知识树。
2.终身提问者:问题比答案更有效
现代人都很焦虑,根源在于学习的速度跟不上遇到问题的速度。那为什么不反过来建立自己的问题树呢!我们需要知识,但我们更需要能解决问题的知识,从实际问题出发,才能解决焦虑。
问题树的三个必要特征
a.真实。抛却个人主观情感,客观描述“我们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b.高价值。这个很重要,想要让问题有价值,提供两个方法①连续追问6个为什么,随着连续提问,思考也在深入,问题也越有价值。②问题少年提问术:A.准备充分,目标清晰。“百知谷”法,百度知乎谷歌前三页看完再说。B.组合问题,横向深入。C.输出答案,用答案换问题。
c.可能被解决:提出的问题要切合实际,天马行空的问题就算了,那是娱乐用的,不是用来构建问题树的。
3.知识IPO:把知识变现成价值
知识IPO即:输入问题(Inputaquestion),以持续解决问题为目标;解决问题(Problemsolving),以整合多学科知识为手段;输出产品(Output),通过写作、分享、交流、沟通,让思想产品化。
每个人都要学会设计自己的知识IPO:I你必须有一个真实的、高价值,并且有可能解决问题;P不是要学习知识,而是解决问题;O输出倒逼输入。
总结,这是一个清晰的、自下而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是让知识产生价值的完整体系,是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站在知识的源头,萃取知识的结晶;联机学习,用知识模块换回更多的知识;以问题为中心学习,创造自己的问题树;用知识IPO让知识变成价值。
四.破局:系统思考的能力
系统组成三因素:元素,元素与元素的关系,系统的功能
系统中最重要的是元素与元素的关系,只要关系结构不变,系统结果也不会变。(20%)
系统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20%×20%)
这里作者提出了两个新的概念:回路和层级。回路对应时间关系,层级对应空间关系,好比一条十字交叉的直线,纵向是回路,横向是层级。
回路
回路的特征:自我强化的正循环和负循环。系统只管循环不管好坏,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延伸,正循环的回路会越来越好,负循环的回路会越来越坏,反应的是过去和将来的关系。
例子:
正循环:兴趣培养─长时间刻意练习─能力形成─更有兴趣
负循环:做自己:求认同─找不到自己─求认同
识局
反馈回路的特点:短期感受和长期收益总是相悖。
好的破局者往往知道:当一个体验短期很爽的时候,你往往要警惕,长远的损失是什么?而当这个体验短期痛苦的时候,你也需要自我激励,长远的收益会是什么?比如打王者荣耀。。。。我就不多说了。
破局
1.系统思考的习惯:
A.逆时间打断负循环(直接打断,引入更多资源或者搭建新的回路)
B.顺着时间搭建正循环
2.学习一些能自增长的技能:读写能力,社交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层级
层级是用来细分系统的,一个系统一般都可以分为多层,层级专注是当下现状,层层剖析,这样可以把系统看的更加透彻。
勤奋的三重境界
一重:很努力─知识焦虑
二重:方法论勤奋─今天遇到的所有问题,早就有人经历过,并且找到了更好的方式,你只需要找到它们然后学习
三重:更少的目标,战略勤奋─找到核心竞争力,洞察客户,理解趋势,关注同行
识局
多层系统有两个共同点
1.上层决定下层:目标─方法─努力方式
2.下层无解,向上一层:努力收益不高找方法,方法太多学不过来就看看是否需要重设目标
破局
第一步ETA脱困四问
Emotion:我在什么情绪之中?什么情绪?强烈程度打几分?
比如:我现在的情绪是焦虑,大概有8分。仔细体会,还有点失落。觉得做这个没意思,浪费时间。6分。
Event:因为发生了什么事?
尝试真实的描述发生的事情,尽量客观和真实的,别带自己的情绪化语言,如果你还是发现自己有情绪,一定是因为前面问题没有处理好,重复第1点。
比如:我在做一个项目,总是没法按照自己的安排完成进度。我对于自己的执行进度很恼火。也对自己要做这个项目挺无奈的。
Target:初心——我(TMD)本来想要什么?
比如:我做这个项目第一希望有成长,不过现在成长不大。另一个更有成长,第二希望能够维护到合伙人的关系。第三希望能赚到钱。
Action:下一步,我能为此做点什么?
比如说:下一步,如果要有成长,我应该开始去做我认为有成长的另一个项目。同时关系维护部分,我应该和合伙人好好谈谈,让他理解我的想法。而且我可以问问他为什么这个很重要,也许我又不知道的部分。无论怎么样,我都会有成长的。
假如有人会说。我不知道自己到底什么重要?
你可以问自己:下一步我能为让自己知道什么重要做点什么呢?
“下一步,我能为这件事情做些什么?”进行拆解:
下一步——是要看向未来!
我——从自己做起不要考虑别人!
这件事——不是别的其他事,别走神啊!
做些什么——只有行动能解决问题和消除情绪!
持续的问自己,会慢慢地找到答案。
第二步,找到控制点,让复杂的事情可掌控。
要做两件事:先是确定层级目标,第二是把握控制点。
“多层布点,单点可控,目标折射。”这是把控多层系统的三个原则。
每个层级都有相应的控制点,安心做好每件事,使得每个控制点都能实现,如果失去控制,就调整控制点,让目标重新可控。
还是举例说明吧:我要每年读100本书
读100本书的目标是什么?如何知道自己达到了?
这个目标只能用读书的方式来达到吗?其他方法是不是也可以?
如果是读书,具体哪些书可以帮助我达到这个目标?
如果不知道是什么书,谁会知道答案?
如果要达到这个目标,每本书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通过什么办法能腾出这些时间和精力?
还能做点什么。让我的努力可以放大?
五.内在修炼
一.看世界:开放而专注
“开放而专注”九律:
1.见得人好,经常随喜赞叹;
2.找到自己领域的知识源头,并分享;
3.不随便崇拜谁。一旦崇拜,以他为顶,你的系统就封闭了;
4.不再认为自己不喜欢、看不懂的东西就是傻的;
5.小心那些“一切都能解释地通”的上帝视角理论;
6.对水平没你高的人要宽容,因为你也没有掌握真理;
7.留出10%-30%的时间,给自己不懂也不太会接触的领域;
8.站在更高角度,发现和专注于自己的独特之处;
9.专注于自己的人生大问题。
二.看自己:迟钝而有趣
“迟钝而有趣”七律:
1.对不重要的事,漠不关心;
2.忍住第一反应,等待第二反应;
3.不追热点,等要点浮现;
4.寻求整体最优解,站在长周期做判断;
5.多元,定期做点儿不靠谱、有趣无用的事;
6.成功是小概率时间,找到自己的无限游戏;
7.放下焦虑,不要方向好奇心。
三.看人际:简单善良可激怒
TFT策略在人际交往中的运用:
1.没事不惹事,遇事不怕事。以和为贵,第一个出友善牌。但如果你黑我,我也一定等量报复,绝不做烂好人;
2.既往不咎,面向未来;
3.让人看透,足够简单;
4.多沟通,多沟通,多沟通——不要复杂,不要让人猜。简单真实最有力量,爱憎分明的人也许不会人见人爱,但总是收获最深、最好的关系。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附赠高手秘籍和时间管理秘籍)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2)篇这本书前前后后一共看了三遍。
第一次认识这本书是在得到里看古典老师的直播,下来之后在微信读书里找了一下,那会儿还没有上线,就在豆瓣上搜了一下关于这本书的书评,评价很高。
过了一段时间,微信读书上这本书也上线了,从头到尾读了三遍。
第一遍:了解大纲
第二遍:划重点
第三遍:做笔记,画思维导图,深度思考。
本书一共讲了五章的内容。
- 第一章:讲趋势(在未来该抓住什么趋势,规避什么风险);
- 第二章:讲高手战略(培养竞争力的高手战略);
- 第三章:讲学习(解决的是关于学习的焦虑);
- 第四章:讲破局思维(升维思考,解决复杂问题);
- 第五章:讲内在修炼(跃迁者的心法)。
个人认为全书的主旨是:无论作什么事情都应该抓住大的趋势,从系统的思维来看问题。
在信息时代,节奏加快的年代,我们必备的一项技能就是:应该知道知识在哪儿?如何调用知识,而非记忆知识。我们的思考方式也从独自思考向联机的独立思考转变(独立思考:进去场景,面对放下资源、放下情景,如何解决当下的问题;回到内心,为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调用什么资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人机合一的(用机器处理信息;用大脑整合和创新思想;用系统思维思考问题。)
在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条件和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如何实现自我跃迁呢?
自我跃迁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认知跃迁
能力跃迁
能级跃迁。
个人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持续的学习中,突然有一天感觉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概念,过去困扰你的一切都变得非常清楚明明白白(这个过程叫认知跃迁,认知跃迁是建立在了解了大量信息的基础之上的。);
接下来,你按照领悟到的新的方法,积累、练习、蓄能,却长久没有变化,但是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上了一个台阶(这个阶段叫能力跃迁);
在长时间的积累、爬坡之后,你正确的做了几个选择,换了几个平台,看问题、做事情有不同的力道(这个阶段叫能级跃迁)。
如何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高手战略呢?不放看第二章。
首先一个问题,高手是什么?
高手就是在高价值领域,持续做正确动作的人。如何找到高价值区域呢?头部区域就是高价值区域,思考差异化优势,从身边的头部做起,利用系统的力量,进入到系统的头部。
面对每天繁冗复杂的信息,铺天盖地的书籍我们如何去选择呢?答案是功利性得去选择,功利性的少读书(解决当下的问题,学习有地方用的,难度适中的知识是最有效的。)但是在这个阶段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学会辨别知识的源头(唯有源头活水来)。书中重点强调:一定要学会知识IPO(输入问题、解决问题、输出产品),用输出倒逼输入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学会识局,更要学会破局。事情的改变有两种方式
第一序改变:模式的改变,治标不治本;
第二序改变:系统的改变,治根治本,系统内的改变才能打破死亡轮回。
其实真正的跃迁都是逆人性的,你可以了解所有跃迁的技术,但推动跃迁的关键动力是我们想成我什么样的人?
面对世界,开放而专注;
面对自己,迟钝而有趣;
面对他人,简单、善良、可激怒;
面对不确定,善良些。
愿你我都能成为跃迁者。
2017年12月2日
——萧子寒
预告:《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预计在下周更新。[握手][握手][拳头][拳头]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附赠高手秘籍和时间管理秘籍)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还是认真的写下书评吧,毕竟是收获巨大的一本书籍。推荐指数满星星!!!n先来说说碎片化n以前觉得看几篇文章,看几个视频,不足以称为学习,太片面了,殊不知,碎片集多了,系统就有形了。就像七龙珠集齐了可以召唤神龙。很偶然的一次活动,向老板申请加大推广费用的投入,老板说某个项目里来了一位经验丰富的vp,你可以咨询一下他。本着学习的心态,咨询了vp,聊了一个多小时被点醒了,突然一下子看到了系统,理解了很多事,也懂得了当时造成职业困惑的根本原因,以致于兴奋到半夜给我的前领导发了一句:我终于理解了你说的系统思维了。按造文中的说法就是破局!nn系统思维n看到了,真心觉得真是一个好的思维模式,能很清晰的看到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有价值,做的程度,以及做到了哪一步,还有全局观目标感。好比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失恋了感觉好像天塌了一样,用系统思维去看,感情只是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除了感情还有其他很多很多重要的事,一下子觉得,这个人好像也不是那么重要了,感情好像也不是必需品了。其实我说的比较浅,完全不足以表达出本书的深度,也是个人知识量不够[皱眉],好吧我会继续努力的加油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