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读书笔记及摘抄(3)篇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
作者:古川武士
每个人都具有对抗新变化、维持现状的倾向,这是人的天性。想要将好的习惯坚持下去,你需要的不是意志力,而是养成习惯的诀窍和方法!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培养习惯的阶段性特征及相应的应对方法,教导读者如何掌握坚持下去的诀窍,科学克服惰性,将培养习惯的过程变得像刷牙般轻松自然。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1)篇

继《习惯的养成丨为什么你总是瘦不下去?》读书笔记后,终于明白了自己瘦不下去的原因,接下来,就必须要严肃的谈谈,怎么对症下药,怎样养成习惯的方法论了!


上次的读书笔记,把主要问题和责任都归咎于习惯引力。其实,养成习惯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习惯引力的过程。就像你想飞上天,就必须要克服地心引力一样。


养成习惯需要经历三个阶段,所以克服习惯引力在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对策和套路。


曾经好多踏上“习惯之旅”的人们,在第一阶段就彻底放弃了,这样三番五次的重蹈覆辙,便逐渐丧失信心,逐渐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识。


比如:自身意志力薄弱啊,自己就是这副操行了……随后,好多的雄心壮志就遗憾的付诸东流了!


就像本人一样,一直想瘦下来,做回小编中的“吴彦祖”,差点也快要变成痴人说梦了。


反抗期:如何在暴雨中前行


言归正传,在习惯养成的第一阶段,就是所谓的反抗期。以行为习惯为例。


一般是第一天到第七条这个时间跨度。根据作者古川的统计。就是这短短的七天,失败率达到42%!


这个阶段,无论如何,就是撑不下去了!就如同在暴风雨中前行,万般的阻力将之推回原点!


该阶段的特征从书中总结如下:马上感觉没劲了,也就三分钟热度;计划制定得太勉强,中途执行不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越懒越舒服!


这个特征太契合我啦。当时制定了堪称完美的减肥计划。


每天都要跑十公里的自己,迈了三天腿,就感觉腰酸背痛,暂停休养了……看着自己制定的计划,充实而又科学,绿色而又健康。


期间突然有一天没有按计划完成内容,这让完美主义的人如何能接受得了!索性就这样做一个优雅的油腻青年吧……


读完古川的这套方法论,知道了克服反抗期是要有具体对策的!


如果一个人意志力不够,又找不到外界的强迫力,那么也就只剩下科学的方法可以选择了!


对策一:以“婴儿学步”开始。对策二:简单记录。还有一点要声明一下:书中说到的那么多方法。都要坚持“习惯培养三原则”原则一:锁定一项习惯,切不可同时培养多个习惯;


原则二:坚持有效行动,行动规则越简单越好;原则三:不要太在意结果!(因为十天半个月效果不会那么立竿见影的!)在这三原则下,再好好解释一下那些对策。


 所谓的“婴儿学步”顾名思义就是学小宝宝走路,意思就是从小地方开始。就像本人,一开始就计划自己跑个十公里,这减肥的门槛就有点高了。


我懂了这个道理之后,先从一公里开始。状态不对500米也行啊。从小的执行目标下手,然后一直保持,渐积跬步,以至千里!


因为“婴儿学步”行动压力小,一旦迈出最初的一小步,后面的事情就有很大的可能了。


再聊聊对策二:简单记录。本人体验下来,感觉这个方法一开始没啥感觉。


可是每天看着自己记录的完成情况和简单指标,把每个时间点连起来一看,直观给力,这样量化自己的行动,并将其视觉化,逐渐让自己产生自信,收获了小兴奋和动力哦。


不稳定期:建立“持续行动的机制”


顺利突破反抗期,来到培养习惯的第二关卡:不稳定期。


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自己好不容易坚持一个多礼拜的事情,被突发的不确定事件给打乱了节奏,一个影响,可能又要从头开始了。


这个阶段,书中说到的对策是:要建立“持续行动机制”。


以我减肥的例子来生动地解释一下啊。某一天,突然加班到很晚,赶着最后一班地铁回来,实在没时间和精力去跑步了。


但我也不能中断运动这个计划。所以就意思意思做了几组俯卧撑和仰卧起坐。保持行动的持续性。


因为外在环境是不可控的,我们不可能不让老天爷停止下雨。但是,那种持续的状态是可以采取弹性的机制去巧妙的保持的。


作者在书中把这样的状态称之为:行为模式化。中间还谈到“持续开关”和设定例外规则。有兴趣的可以详读此书。


倦怠期:“习惯引力”最后的反抗


终于连过两关,来到了最后的考验。最后一个阶段:倦怠期。这个阶段只有一个特征:感到厌烦。


这可以说是习惯引力的最后挣扎和反抗。我们此时提不起劲,感觉不到这些行为的意义,甚至产生了莫名的空虚感。


这个时候就要新的对策来应对:对策一:添加变化;对策二:计划培养下一个习惯。


说道变化,并不是让我们改变培养习惯这个行为的模式和规则。而是尝试改变行动的内容和环境


比如,我把自己的小区都绕了几百圈了,我就换一个跑步路线,不同风景,不同心情,带来了新鲜感。


至于提到的下一个习惯,这可能就要提到终身好习惯培养了,因为多一个好习惯,总归是好处多多的。


在这个习惯快要完成之时,计划下一个习惯,新的征程,新的挑战,新的感觉。


这样一直持续,正向的循环下去,就会渐渐掌握了培养习惯的方法,以后养成什么习惯,都有一定的套路和正确路径,如此坚持下去,让习惯变成习惯。


就是把养成好习惯这个行为也变成习惯了。那将是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啊!

喜欢读书,喜欢文字的朋友,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书影流光 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

2018年读完的第43本书

每周读完1本书的第35周

为什么我们做一件事经常“三分钟热度”?为什么想要培养好的习惯,却又常常半途而废?为什么老是觉得好的习惯好难培养?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给你答案。全书短小简洁,干货满满。不到300页,一口气就可以看完。看完你会明白,喔——原来所谓的“21天培养一个习惯”并不适用所有习惯,更多的是指行为习惯。

而行为习惯的培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1-7天,失败率高达42%);第二阶段(第8-21天,失败率40%);第三阶段(第22-30天,失败率18%)。

还有习惯有三大类:

(1)行为习惯(养成时间:1个月,如读书、写日记等)

(2)身体习惯(养成时间:3个月,如运动、减肥等)

(3)思考习惯(养成时间:6个月,如创新、逻辑思维等)

另外作者还分享了建立培训习惯的12个持续开关,还辅以具体案例详细说明。总之,保证这本书轻松易懂,坚持学习便会。

由于这本书的灵感启发,我已经开始培养自己每日持续运动锻炼的习惯了,已坚持20天,由于跑步属于身体习惯,需坚持3个月,我现在依旧任重道远,不过我已经公开宣布培养这个习惯,一定坚持到底。

PS:我的下一个培养习惯:坚持每本书看完画思维导图。

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

我们要改变自己的人生,就养成并将好的习惯坚持下去。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是被习惯所塑造的,优异的成绩来自于良好的习惯,而非一时的行动。”n什么叫习惯?日本习惯培养顾问古川武士先生认为:“习惯就是‘不依赖意志或毅力,把自己想要持续的事情引导到如每天刷牙般轻松的状态’。”即保持行动自动地持续进行,就是习惯。培养一个新习惯需必须经过三个阶断:n第一阶段为反抗期(第一周)。反抗期,新习惯难维持,几乎随时都有放弃的念头。于是,在这一阶段,“完成目标”并不是最重要的,适应新的生活节奏才是行动的关键。第二个阶段为不稳定期(第二、三周)。不稳定期失败的原因是突发情况、朋友聚餐、单位加班等,都会导致计划中断,继而放弃。因此,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为模式。第三个阶段为倦怠期(第四、五周),是养成习惯的最后阶段。倦怠期人会因为感觉不到培养习惯的意义、感觉不到进步而空虚。这是来自“习惯引力”的最后抵抗。所以,这一阶段必须为自己的计划注入新的因素,让变化带来活力。无论你想培养什么“习惯”,只要你每天坚持,熬过这段时间,你新的习惯基本水到渠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