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很多人嚷嚷着要活得有趣,要找对方法论,所以我把这本书加入书架。
遗憾的是,我没读过《水煮西游记》,也不知道琢磨先生。这本书的论调不是幽默,应该叫作者我和我过去几十年的人生经历。
从一开始的 ABC 选项开始,我就觉得这本书不必再读下去了,完全没有可行性却带着勾引似的招摇给你抛出中年男人臆想的情景。我不死心,我觉得一定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我耐心地在页码里找到了《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的篇章,原来标题卖了个好价钱。内容我不再评述,有着韩寒当年窥探女厕心中燃起繁衍后代欲望的勇气,却无其才华更无让人痛快的犀利。
为了不让自己信以为幽默就是作者所说「因为失败所以要哄骗自己的伤口并把它表演成一出好戏,哄得自己咯咯作笑。」窃以为我们学着作者这样,根本过不好幽默的一生,甚至过不好这一生。因此,我贴出部分钱钟书先生在《说笑》里的论述:
首先,先生说「幽默至多是一种脾气、决不能标为主张,更不能当作职业。」提倡幽默作为一个口号、一种标准,正是缺乏幽默的举动;这不是幽默,这是一本正经的宣传幽默,板了面孔的劝笑。我们又联想到马鸣萧萧了!听来声音倒是实,只是马脸全无笑容,还是拉得长长的。
其次,「经提倡而产生的幽默,一定是矫揉造作的幽默。」你一定见过不加修饰的孩子气的笑,但你决未见过拖着长长的口角纹,暮气沉沉的老人笑。(这话我不全认同)因为笑是灵动的、活泼的。先生说「一切可笑都起于灵活的事物变成呆板,生动的举止化作机械式。」
其三,「幽默不能提倡,也是为此。」一个真有幽默的人别有会心,欣然独笑,冷然微笑,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也许要在几百年后、几万里外,才有另一个人和他隔着时间空间的河岸,莫逆于心,相视而笑。幽默是偶然的、独见的、甚至有时候不可察。
总结,「幽默是不能大批出产的东西。所以,幽默提倡以后,并不产生幽默家,只添了无数弄笔墨的小花脸。」
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2)篇《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开始是因为被这个书名而吸引,心想好看的皮囊有千千万,而有趣的灵魂并不多,于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开始阅读这本书。
文章后记中提到,能某些几章几处读者能会心一乐也足矣,确实看到最后某处自己不禁笑出了声,那时还是老师无聊地在讲着专业课的时候,突然笑出声来觉得好尴尬又觉得好刺激哈哈。
言归正传,所谓用幽默的方式过一生,大概讲的是以一种平和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吧。作者提及爱情,人际关系,自我提升,旅游及互联网时代,都表明了一种人生态度。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最能感同身受的是,作者说旅行的意义便是在旅游后学会接受现实,学会放下纠结与偏执,找到一个随遇而安的自己。学会放下,是人生的重大课题。
关于真正的爱情,作者认为大概是基于人本身优秀的人际关系,即互相欣赏互相尊重,相互亲善的友好关系。无论是选择什么,大概都遵循着“选择前好好甄别,而后不必说后悔”,确实,一个人的选择,全凭自己看重什么。选择是一个难题,但是不管选择那条路都意味着放弃了其他种可能,人生两条路,一条用来实践,而另一条用来遗憾,选择了便不言悔。
这世界上最难的大概就是感同身受了。是啊,所以尊重成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前提。在自己的世界里孤芳自赏,在别人的世界里随遇而安,做不到完全理解,最起码要保持尊重。有一种善心与智慧大概就是看到别人的生活,能理解;反思自己的生活,能自省。所谓尊重与成熟,大概是在表达自己的同时,亦体谅对方的感受。且行且珍惜,葆有最大的善意对待自己和他人。
以幽默的方式过一生读书笔记及摘抄 第(3)篇不可否认,作者是个极有才华的人,完全是冲着作者去看的,可是坦白说内容有点失望。一气呵成的生活感悟加半勾兑鸡汤,不过读来也没什么坏处,学习下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幽默感也是好的。幽默感是个神奇的存在。和没有幽默感的人聊天,感觉空气都是粘稠的,让人分分钟想逃离。而和有幽默感的人聊天,感觉心都是浮起来的,让人丝毫不觉得沉闷。幽默是个人人都喜欢的好品质,它是丰富的单纯,是理性的活泼,是对生活的充分认识,是一种不同于搞笑的智慧的表现。它能化解尴尬,能增进感情,能调剂生活,能提高魅力,能升职加薪,能买房买车,能娶妻生子,咳咳,反正它是一项很牛逼的技能。举个例子,比如你是一个很胖的人,有次公司开会,老板突然看着你说,大家以后没事也要注意锻炼身体啊,不然以后咱们会议室的某把椅子要定制才行啊。于是大家哈哈大笑。他这么说也许只是想放松一下气氛,可是这时如果你脸红脖子粗地对说,老板,请你尊重一下我。那大家就会变得很尴尬,老板也只能讪讪一笑,不了了之。很显然你以后的仕途将会变得命运多舛。但假设你此时你是一个幽默感非常强的人,肯定会把气氛烘托的更加热烈,老板也当然开心。受提拔的概率也会增大。那应该怎么说才显得既幽默又得体呢?n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也就随便编了下,哈哈。好像有点尴尬,那就这样结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