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小岛经济学读书笔记(3)篇

小岛经济学
作者:彼得·D.希夫 安德鲁·J.希夫
如何对经济领域的各种现象进行专业而又生动的分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何让从9岁到90岁的读者都能通过一本书洞悉日常生活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更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小岛经济学》就是这样一本书,它通过插图、幽默的措辞以及讲故事的平实手法,将经济学从高不可攀的架子上取下来,放回到厨房的餐桌上。它本就该属于那个地方。这个关于鱼、渔网、存钱、借钱的故事揭示了经济是如何运行的,映射出当今经济体制与政策暗藏的漏洞。希夫兄弟以机智幽默的手法阐释了经济增长的根源,贸易、储蓄及风险三者的重要性,滞胀的根源,利率的影响,政府的刺激机制、消费信贷的破坏性本质等问题。这些问题经常被讨论,却常常被误解。对于那些想走出误区,理解经济学基本理论与常识的读者,这本书会带来惊喜。
小岛经济学读书笔记 第(1)篇

这本小册子采取了漫画配合文字,采用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岛国例子,将经济学本质原理和相关现象解剖地清晰明白,让读者很容易上手理解,重点推荐阅读。经阅读整理重点如下:n一、忍着饿肚子(延迟消费)加上敢于冒险(创新)导致了(技术工具)的出现,形成的这种(资本)被用于提高生产效率,让(经济)的出现成为了可能,(经济增长的本质原因是)找到了生产所需物品的更好方式,即生产率的提高(不管经济最后变得多么强大,这个原因是不会改变的)n二、经济学的真正假设是每个人都是利己的(而非“理性经纪人”假设),这种利己主义得到发展的结果是盈利,盈利意味着为他人提供的某种服务创造了某种价值。在这种条件下,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会快速提高。三、市场是自下而上的复杂运行系统,政策通过权力干预(储蓄)的市场配置结果只能导致资源的浪费,进而降低整体产能。我们要注意到一个关键点,即理论上的对外信贷能力是受到有限的储蓄制约的。然而政府通过调节利率,间接通过银行影响市场信贷的做法,或给市场释放错误的信号,这就是外部干预。四、(生产)是(消费)的前提,(消费)仅仅是衡量(生产)的尺度,因为生产出来的东西都会被消费掉的,不需要劝说人们去消费,如果人们不消费,一定是有理性的理由的,要么是产品不适合,要么是延迟消费,直到价格回到认定的合理消费心理区间,因此“为了消费而消费”的“刺激消费”是没有意义的。需要关注一个“现代经济核算指标”,这就是“国民生产总值GDP”——在该口径下,即使购买了空气,也会被归纳为一次经济会动,因此客观上需要排除掉这个统计数据指标下的各种“水份”因素。五、被妖魔化的“通货紧缩”,实际上是市场对运行过程中的错误资源配置的一种自发式的调节,这就好比人发了高烧,正意味着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正在发挥作用。但伴随着这个“发烧”过程,失业率上升,企业倒闭,物价持续下跌。这样的新陈代谢会自发淘汰低效的企业,让产品价格回到一个合理的低位,人们会重新开始消费,开启新一轮经济运行。但出于“风险厌恶”的心理,人们总是不愿意在通货紧缩过程中承受这样的痛苦,于是“特效药”就出现了,这就是凯恩斯式的经济干预手段,这种手段回避了提高税收、缩减政府开支的正确做法,替代为超发货币并鼓励人们消费,这样的做法改变了人们的行为,将本应储蓄的货币用于购买实物产品,让本应被市场淘汰的低效企业继续存活,工作岗位得以保全以谋求政治利益,这样的做法的后果十分严重,虚假繁荣的背后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危机。六、基础设施建设会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原则上只有未来收益大于支出,这种投资才有效果。反之就是浪费资源。七、“通货膨胀”和“通过紧缩”的本质是一样的,即超量印钞。超量印钞导致了物价上涨,单位货币的购买力持续降低。超发货币具有隐蔽性,有一些年份社会整体生产率的提高对于处于上升趋势中的商品价格具有一定的抵消作用,所以物价变化并不明显(甚至某些产品价格反而下降)但总体上物价会上涨,纸币购买力持续降低。八、自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黄金硬通货与美元挂钩,全球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模式后,金本位退出了历史舞台,美元从此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自此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纸币实验,这个实验总有结束的一天。九、国际贸易导致了国际分工的出现,美国的货币政策维持着低利率是基于其他国家输入到美国本土的高储蓄率所决定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来自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所以美国持续累计的贸易赤字在1971年以后逐年翻倍增长,其所形成的逆差就不难理解了(进口大于出口)面对催生的巨大对外债务问题,政府的选择往往是超发货币还债。十、发展中国家付出辛勤劳动,出口创汇所换来的美元持续贬值,最果断的方法就是要求对方以硬通货或者对等价值的产品或者技术进行贸易,或者约定其他币种结算,比如人民币。综上,经济学的本质原理并不复杂。虽然最近听到有“第三次全球化”的理论中谈到传统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统计方法(出口额、进口额)存在一定问题:即“在讨论美国贸易赤字和双边贸易平衡时,仅仅以货物进出口来推算是错误的,对美国的贸易伙伴也是不公平的。目前的贸易统计完全遗漏了美国公司向外国消费者出售智慧产权附加值获得的收益。出口智慧产权附加值是美国跨国公司的优势,是全球价值链发展和普及带来的新贸易形态。美国跨国公司利用全球价值链的运作方式并非特例。西班牙的ZARA、 瑞典的H&M、日本的UNIQULO等都在进行类似的运作,依靠它们垄断的无形智慧产权从海外市场获益。因此,仅仅从货物贸易统计来观察全球贸易平衡,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制造零部件、组装产品的国家出口不断增长,甚至会有贸易盈余;那些从价值链中获得最大附加值的国家,则是出口不增长或者下降, 甚至长期保持贸易赤字。因此,传统贸易统计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把附着在产品上的无形智慧产权的附加值,算作拥有这些智慧产权的跨国企业母国的出口。”n意思是说美国的贸易赤字没有那么高,有很大一部分,美国的出口被漏算了,现在的新型国际贸易形式,往往是大公司主导的,在产业链内部进行,这些节点在全球范围内设立,都绕过了海关统计。注:“第三次全球化”理论即贸易统计口径问题的相关参考资料来自魏杰教授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邢予青教授《美国称贸易赤字巨大,他们统计时可能遗漏了什么?》(作者为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经济学教授,根据作者英文论文缩写而成,首刊于2017年10月16日出版的《财经》杂志)n我的个人观点是,第二轮全球化带来的实质性贸易方式的转化,估计也仅仅是在近10-20年内出现的,即使扣除了其中的误差,美国的贸易赤字实际累计额可以想象依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超发货币以转移其自身风险到海外其他国家,这个问题仍然是悬而未决的一柄经济利剑,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伤害,背后的代价关乎所有人的福祉。

小岛经济学读书笔记 第(2)篇

一本很有意思的经济学作品。通过风趣的插图、幽默的措辞和讲故事的手法,对经济领域的各种现象进行专业而又生动的分析。

最初从波斯纳、熊秉元等人的著作初识法律经济学,对法律和经济学相结合的知识逐渐产生兴趣。进而也读了一些经济学的入门读本,对经济学知识有了一些初步的概念。

《小岛经济学》无疑是别具一格的经济学启蒙读本,将原本深奥的经济学原理用一个个故事生动地串联、体现出来,通过本书洞悉日常生活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让经济学不再那么枯燥无味。

以往对于经济学有一个朴素认知,觉得经济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造成这一认知的根本原因可能与那些离普通人很远的“经济学家”有关。事实上,经济学是离普通人的生活最近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贴近生活实际的。

这本书就是“将经济学从高不可攀的架子上取下来,放回到厨房的餐桌上,它本就该属于那个地方”。

但不得不提的是,本书的一些观点带有很明显的学派色彩。深入了解之后发现,希夫兄弟是坚定的推崇自由经济主义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其学派观点与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恰好相反。

经济学派之间的纷争由来已久,对于我们这种门外汉来说无需深究。但个人觉得,理智的做法应当是平和、理性地阐述自己的理论,而不是肆意批判甚至贬低他人的观点。

就好比互有竞争的商家,你要做的是怎么向消费者展示自己的产品是多么优秀。至于贬低、抹黑竞争对手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这种手段未免有点不入流。

总之,单纯从涉猎的角度来说,没必要去探究那些深奥的经济学理论、模型。这本书可以引导我们了解、思考有关财富的产生、消费和信贷、货币、通货膨胀(紧缩)、金本位、房产泡沫乃至国家经济关系等背后的因素。

观点本身并不重要,只要能开阔思路,启发思维方式,引导我们学会换一种视角看待问题,完善我们的认知,就够了。

读书评书个人号:墨里文心

小岛经济学读书笔记 第(3)篇

这本书讲了一个核心观点,经济的增长需要需求来推动,而不是消费。

不过,需要明白需求≠需求量,根据需求第一定律,当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当价格下降,需求量增长。奢侈品和必需品的区分仅仅是价格的区分,而非其他因素。比如,盐,一般认为是生活必需品,如果盐的价格上涨到原来的十倍、二十倍,那么盐也会成为奢侈品。

整本书,从“鱼”开始,到“鱼”结束。用幽默的笔触,讲述了文明的兴起与危机,这一系列的变化的核心是——生产力。货币作为一种想象共同体,它仿佛坚不可摧,却又像泡沫一样。在书中看到多次危机,政府都有所“作为”,不过这些“作为”是良药还是毒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观察。

从本书来看,经济危机的出现是正常经济规律下的产物,反映了之前人们的行为的不当,正确的做法是顺应经济规律,而不是过度的干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作者坚持经济的发展和调节应该交给市场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学派,但却不是完全放任自由的经济主张,这一点与哈耶克的主张很是相像。

总的来说,这本告诉我,经济的增长看的是需求,把手放在自己兜里花钱,而非放在别人口袋里。经济增长的基础是生产力的提高,依赖与制造业的发展,而非服务业。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