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微信读书读完的第十本书了,读了20多个小时,读得很细,很慢,很享受,很从容。第一次读贾平凹先生的作品,完全被他淳朴幽默的语言给吸引了,字里行间无一不透着先生的智慧。跟着先生的眼睛去品文物,看人生酸甜苦辣。随着先生的脚步去游山玩水,领略祖国大好山河。犹如身临其境,流连忘返,读得意犹未尽啊!
这本散文通过5个章节,依次展开了对物、景、人、事、信的描写和叙述,表达了作者对淳朴安宁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第一章,愿人生从容安宁。
开篇跟着作者的眼睛去观赏壁画,纵观三百平方米的壁画,那丰腴圆润的脸盘,那毛根出肉的鬓发,那修长婀娜的体态,多么生动活泛,这是唐朝宫女们的风采,多么美啊!
那尊被作者有缘拾得的残佛,是多么的庄严,令人心生敬畏。那百余个大大小小的古土罐是对么的令作者爱不释手。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物件,通过作者的描述,感受到它们的美好,灵性和情感。
第二章,静心面对这个世界。
对月,感受它的阴晴圆缺,在无尽的变化中感受月的永恒。这一切变化的轨迹又都是圆的,四季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呢?老和少是圆的接笋,周而复始,一次不尽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愿月在天地间长久,也愿我们的事业永存。
接着跟着作者的脚步去游山玩水啦。进山东,拜孔子,登泰山。漫游静虚村,观奇特的龙柏树,静静地感受夏河的早晨,游米脂县南的杏子村……,宁静的乡村,质朴的乡民,山清水秀的地方,实乃“桃花源”啊!
接着感受商州的美,黑龙口的趣,还有莽岭一条沟的险,和很多奇闻逸事,不觉中扩宽了眼界和心胸。
第三章,岁月绵长,时光难再
亲人和朋友对人的一生是重要的,这章作者饱含深情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佩和对亲人的怀念。
其中祭父这篇令我非常感动。通过质朴的语言,叙述父亲的一生,饱受风霜,平凡而伟大,父亲对儿女的牵挂,和子女对父亲的孝心,令人感动,感慨父亲辛劳困苦的一生。也让我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
知音难觅,贾平凹先生和三毛便是一对知音,可就在两人将识未识时,三毛去世了。作者用两篇来写哭三毛,表达了对三毛离世的深深悲痛。虽未曾谋面,但看到信却犹如故人一般亲切,互相钦佩,理解。如此一个知音的离世,令人感到遗憾和惋惜啊,令人安慰的是三毛去世前看到了作者的信,作者也收到了三毛的信。双方有了一次灵魂上的交流,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的心也跟着作者悲伤起来了,着实令人感动啊!
第四章,人生的自在之旅。
首先是哥哥给小妹写的一封信,字字饱含深情,回忆往昔困苦时,二人的趣事。如今小妹成年,兄长挂念,小妹恰也喜文乐书,兄长便真情教导。我也刚刚成年,如今看了,也收获很大。作者流露的真情,劝导的话语,对所有爱好读书的青年来说都是有帮助的。
接着文风转变,风趣幽默的阐述了关于父子,女人,两代人之间关系的看法。在幽默的言语中读到了深情,笑中有泪,一针见血,引人深思。
第五章,当下就是永恒。
一些生活中的琐事,一些当地的习俗,一些人,一些事,简单淳朴,自得其乐。活在当下,知足常乐。
总之,通过这些物,这些景,这些人,这些事,不仅感受到了作者写作水平的高超,更能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态度,处事的智慧,从容的人生。
最后不管遇到什么,希望我们都能从容的面对自己的人生。
2018年5月30日。
愿人生从容(精装典藏版)读书笔记 第(2)篇贾平凹(wa),哈哈哈。
之前听着作者的名字,觉得他是个年轻作家,而且内心还有一丝偏见,从来没去尝试了解一下作者,甚至只是百度,说来甚是惭愧。
读书万万不能狭窄。文学书要读,政治书要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但是,切切又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世上好书,浩如烟海,一生不可能读完,且又有的书虽好,但不能全为之喜爱,如我一生不喜食肉,但肉确实是世上好东西。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你真真正正爱上这本书了,就在一个时期多找些这位作家的书来读,读他的长篇,读他的中篇,读他的短篇,或者散文,或者诗歌,或者理论,再读外人对他的评论,所写的传记,也可再读读和他同期作家的一些作品。这样,你知道他的文了,更知道他的人了,明白当时是什么社会,如何的文坛,他的经历、性格、人品、爱好等是怎样促使他的风格的形成。大凡世上,一个作家都有自己一套写法,都是有迹而可寻觅,当然有的天分太高了,便不是一时一阵便可理得清的。兄读中国的庄子、太白、东坡诗文,读外国的泰戈尔、川端康成、海明威之文,便至今于起灭转接之间不可测识。说来,还是兄读书太少,悟觉浅薄啊!如此这番读过,你就不要理他了,将他丢开,重新进攻另一个大家。文学是在突破中前进,你要时时注意,前人走到了什么地方,同辈人走到了什么地方。任何一个大家,你只能继承,不能重复,你要在读他的作品时,就将他拉到你的脚下来读。这不是狂妄,这正是知其长,晓其短,师精神而弃皮毛啊。虚无主义可笑,但全然跪倒来读,他可以使你得益,也可能使你受损,永远在他的屁股后了。这你要好好记住。
听说您的小说很酷。(ಡωಡ)hiahiahia
愿人生从容(精装典藏版)读书笔记 第(3)篇封面与书名的风格一度令我以为是这本书写错了作者,这哪里是印象中的贾平凹啊——那个满手老茧的农汉,差点错过了一本好书。
但打开书读起来,一杯杯茶水摆开来,仿佛是夏日落雨的午后,就着一丝清凉,慢慢享受着一位长者的人生。
令人诧异的是贾和三毛的一段往事,不过等读完了此书,这段故事又像是水到渠成的一样合理,此时又想起给了我同样享受的一位作家——沈从文,感谢这三位作家,带给我这么多乐趣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