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种孤独》以冷峻的笔触描写了美国二战后五六十年代普通纽约人的生活,写了十一种孤独的人生,主人公都是缺乏安全感、生活不太如意的人:曼哈顿办公楼里被炒的白领、有着杰出想象力的出租车司机、屡屡遭挫却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即将结婚十分迷茫的男女、古怪的老教师、新转学的小学生、肺结核病人、老病号的妻子、爵士钢琴手、郁郁不得志的军官、退役军人等。耶茨笔下都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描写的是普通人的孤独、失落与绝望,他自己曾说:“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简单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
十一种孤独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1)篇- 这本书主要由十一个故事,十一种孤独构成,所以对于每个故事和想法我都会分开写,边看边写,以免有遗忘或者记忆出现偏差。每个故事的篇幅都很短,但作者却能用极短的篇幅引发超多的思考,这一点很特别。
- 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先看最后的《译后记》,可以更了解作者一些,也会更明白,艺术果然源于生活,很多故事还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相关。不过确实,作者的文章非常写实,失败就是失败,绝望就是绝望,不会有什么转机,现实就是这样。《译后记》可以帮助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定一个基调,因为很多文章读完的一瞬间会觉得有点懵,但是最后看也可以,这样在读的时候可以自由想象,自我领悟。
- 第一种孤独《南瓜灯博士》讲述的是一个转学生的故事。故事很短,虽然在看的时候在不断的思考,但是看完的那一瞬间还是很懵逼的,给人一种“这就完了吗?怎么觉得还没看懂”的感觉。细想一下,也许在看的时候,就已经思考的差不多了。老师和学生们的思想总是差很多,如果老师不愿或者不能真正去了解学生们的想法,那老师做的所谓的为了学生好的事情或者态度,往往只会帮倒忙。也许有人会从心理学角度去很专业的分析这个问题,觉得老师的关爱没有错,但是我认为关爱是好的,方法是错的,所以造成了伤害也是错的,那这个老师就是做错了。至于校园霸凌这种事情,首先霸凌别人是不对的,然而面对霸凌,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这个问题太宽泛太复杂,在此不详细讨论,故事的重点也不是这一块。当我们不被善意的对待的时候,往往会选择的伤害和攻击善意对待我们的人,这样是不好的。大概是只有伤害攻击在乎我们的人,我们才能收到反馈,所以我们会去选择攻击善意待我们的人。这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所以要珍视真正爱护帮助我们的人。
- 第二种孤独《万事如意》讲的是一对即将新婚的情侣,最初两人都有孤独的人感觉,而最后只有女主有这种感觉,但这种感觉更多的是来自于男主。与其说这是书评,不如说更多的是记录下自己或正确或想多了的感悟。读到现在已经读完两个人故事了,两个故事看起来都是在故事高潮处戛然而止,让人浮想联翩,能脑补很多续写的故事。首先男主女主和自己的好朋友,似乎都没有那么融洽。很多时候,身边人一些或带刺或不带刺的话语,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很反感,莫名其妙的玩笑就不要开了。当然了,自己也不要太敏感,有些事情就得过且过吧。然后男主和女主都要结婚了,女主期待了好久,可是男主只是完成任务似的来看一眼就要走了。在他的思维里,朋友为他做了很多,他以后都要陪女主,所以新婚前夜当然应该继续陪朋友。在女主的思维里,今天都是新婚前夜了,未婚夫当然应该陪伴在自己身边,再说所有的条件都创造好了,自己也准备了好久,怎么就吸引不了他?新婚前夜就这样,以后岂不是夜不归家?故事最后爆发的争吵,大概象征着以后的无数次这样的争吵,之前的细节都预示着这段婚姻不会那么美好。有关婚姻又是一个巨大的话题,不做详细讨论,但不管怎样,婚姻还是慎重点好,也许朋友们的质疑有一定的道理,也许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第三种孤独《乔迪撞大运》讲述了军士和新兵的故事,对于即将上战场的士兵,这么糊里糊涂不分好歹,其实有点让人无语,但年少轻狂的少年们大概正是自我意识巨大的年纪。我觉得教官越凶越严厉,对士兵们才越有好处。平常老师凶一凶,大概能提高几分成绩。而教官凶,是为了保命,为了救命。教官越凶,士兵才越有可能在残酷的战场上存活。就像电影《血战钢锯岭》里面的战争场面,现实只会更残酷,平时如果懒懒散散,上战场就只能被秒杀。可惜习惯懒散大概很容易,明明可以更严格的要求自己,失去了鞭挞的力量,士兵们又归于平庸了。文中讲到乔迪,拥有了士兵们想拥有的一切,也许吧,但是人生的意义仅仅是这些吗?战争年代的人生意义,仅仅是苟活吗?最后我想说,优秀的人,总是被上级或者周围的人嫉妒,一旦他们发现他们不如你,他们就会拉关系,走后门,拉帮结派的想赶走你,因为你的优秀会威胁到他们,而他们又不想或者又没有能力去努力改变自己,所以他们只能想办法把你赶走,然后继续维持原来平庸的水平。人生啊大概是很难做到不任人摆布,但是要详细,优秀的人,也不会只是一个人,等你遇到优秀的人们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世界更美好。
- 第四种孤独《一点也不痛》讲述了丈夫病重后,妻子去看望他的故事。在那个年代,肺结核大概是非常严重的不治之症,即使治疗成功,很多正常机能也丧失了,而治疗更需要大把大把的时间。大概是在这大把的时间中,一对夫妻也就变成了名义上的夫妻。这个故事大概讲的是疾病带给人的孤独,和爱情带给人的孤独。人生病的时候,总能感受到加倍的孤独,而所谓的感同身受其实是不存在的,就算曾经经历过,在当下又怎么能感受别人此时此刻的感受。爱情也是孤独的,若是相爱,分离和罅隙即是孤独,若是不相爱,勉强在一起内心也是孤独的,而若是沉沦放纵,内心的孤独依旧无法填满。所以啊,人这一生,真的是很孤独啊。
- 第五种孤独《自讨苦吃》讲述的是一个男人一直都强迫症似的失败,这个故事再次让人觉得一脸懵逼的戛然而止。不过仔细想想,这个场景的这个故事,其实已经讲完了,以后怎么样,那是另一个故事。不得不说我很反感一把年纪还把日子过得乱七八糟的人,虽然人生总会有不如意的时候,但是一直不如意,很大程度受到自己行为的影响。我每次读到这种颓废男人的故事,我都觉得奇怪,就这种人还有女朋友?有老婆?有孩子?这些女孩子都眼瞎吗?更何况在这篇文章的描述中,女孩子还是不错的,那是怎么看上这种男人的?如果说娶到这个女孩子是他唯一一次拒绝了失败,我真的觉得女孩子太倒霉了。我宁愿孤独终老,也不会和这种废柴扯上什么关系。
- 第六种孤独《与鲨鱼搏斗》讲述了一个糟糕的编辑部出版着糟糕的书刊。这个故事也是真心又一个一脸懵逼的故事。大概是想说工作中总有些人做着陪在老板身边这样的角色,做作装逼而又没有真才实学。工作中也总会遇见奇奇怪怪的人抱着奇奇怪怪的想法,再次感叹人生怎么可以过得这么糟糕,这么糟糕又怎么还有老婆孩子。最后想说人在窘迫的时候,是真的觉得善意的帮助也会让人觉得不舒服,不过也不要太伤害那些真正有善心的人吧。
- 第七种孤独《与陌生人共乐》讲述了两位截然不同非常典型的老师与学生的故事。如果老师没有想和学生成为朋友,那她不会觉得难过,然而她又还是想和学生关系有所改善的,她是孤独的。学生们都希望自己的老师是优秀的受欢迎的被其他人羡慕的,所以学生也会把老师往自己期望的方面去构想,然而期望没有成真,还应对被别的孩子的八卦和攀比,他们是孤独的。师生关系是复杂的,不管是第一种孤独还是第七种孤独,虽说原因有很多,但都涉及到师生关系的问题。
- 第八种孤独《布朗宁自动步枪手》讲述了布朗宁自动步枪手在生活中不如意不受重视,最后找到一个发泄口来完成满足和解脱的故事。战争中的英雄,在离开那个特定的场景和时代以后,总是容易被人忽略和冷落。当他的技能不能很好适应新的生活需要的时候,他也就变得平庸了,而这种落差,往往会带来巨大的孤独。不只是士兵,很多从高处归于平凡的人,都会感受到这种巨大落差带来的孤独。人不太能改变环境,所以大概只能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要想在一生中都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顺应潮流打磨自己,只有这样,即使不是永远站在时代巅峰,也能一直跟着时代发展,走的更好更远。
- 第九种孤独《绝佳爵士钢琴》讲述一对“好友”和一位爵士钢琴演奏者的故事。从友情的角度来看,很多人的友情都没有那么真挚,也许是为了陪伴,也许是为了衬托,也许是为了各取所需。从追求的角度来看,人当然应该有理想有骨气,可是如果把这样的理想和骨气寄托在别人身上,又因为别人没有满足自己的想象而心生怨气的情况很普遍,但是不应该。那是别人的人生,他愿意追名逐利,看不过眼不看就好了。虽说是自作多情,但觉得很受伤也是真的,所以有怨气也能理解吧。关于理想,人活一世,不同阶段,追求的东西会不一样,境界也不一样,如果已经过得不错了,境界高一点,还是更自在,更无愧于心吧。
- 第十种孤独《旧的不去》讲的是一个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故事。对于病房中的这些人,活过一年是一年,活过一年,再活过下一年,活过旧年,再活过新一年。除了病人,他们还有别的角色,而衣服赋予人身份的象征,也能改变人的举止,和周围人的态度。生活总是在继续,发生的事总是很难再改变,所以那些道理,那些贴心的话,在现实面前显得那么无力。既然日子都这么无趣了,何不找点乐子?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啊。
- 第十一种孤独《建筑工人》是用第一人称书写的,讲的是一个作家的梦想与现实经历。那位司机,把写作比作建筑,在整个过程中,他几乎什么都没有提供。而妻子的态度和想法,总是莫名和丈夫相反,最后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当我试着不再去伤害司机的时候,发现原来是司机在避免伤害我。现实残酷而又无常,好像没有谁能陪谁走到最后,这篇文章大概有点在写作者自己的意思吧。
- 其实每个故事都很引人入胜,但是想要开启一个故事,开启一种孤独,却并不容易。生活还在继续,还好我们活在一个更好的年代,所以继续努力生活吧,让自己少些机会,遇到这些孤独。
鲁迅在《而已集》中说: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十一种孤独》写的都是些局外人,他们想要进入某个世界,却遭到拒绝,便站在世界之外试图向其中张望。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有一千种不同的孤独。人类的孤独与生俱来,因为我们偶尔都不了解自己。
十一种孤独读书笔记 读后感 第(3)篇小时候经历过很长时间都是自己独自玩耍,没有人与之做伴,这样看来应该算挺孤独的,但在当时却毫无察觉。这不免使我产生疑问,孤独感是“大人们”的专利吗?我不知道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只是,当我越长大,我便越了解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美好的、丑陋的,广阔的、狭隘的。当你抱着一颗好奇心去探索这个宇宙的万事万物,你就会了解得更多,但当你了解更多之时就越是知道你真正能够认识的越少,生命何其短暂,宇宙又何其壮阔,你我且就像那流星划过长空,闪烁着,光和热,离散着,去远方。世上的孤独千千万,只是具体形态不一罢了。你与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久别重逢,你们彼此交谈,看上去相谈甚欢,但只有你们自己知道,你们在谈些什么,对方又听到了些什么。
但话说回来流星划过长空不就是宇宙中最曼妙的风景之一吗?又可曾因其短暂而减弱几分。������